在餐飲行業,能20年不倒的不多,百年還在的基本就鳳毛麟角了。百年老店難,無非是在經營的過程中跟不上時代潮流,老化。
那么,餐飲老字號如何才能“老樹開花、起死回生”?下面這兩家百年老字號也許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1
伯努瓦餐廳:104歲老店誓要和潮流較勁
法國巴黎圣馬丁街區有一間小餐館,名叫伯努瓦(benoit),今年已有104歲了。這家小館子外表其貌不揚,但卻是一家深受好評的米其林一星餐廳,在東京、大阪、紐約都開有分店。
△伯努瓦餐館
伯努瓦餐廳原本是一家很普通的家庭餐館,1912年由一位屠夫的太太創立。百年來,家族飯店的繼承者們細心維護小店的品質,原封不動地保留了餐廳所有的精華:屠夫太太瑪麗埃媽媽的菜單。
經營者們認為,只有尊重和了解一家餐廳的源頭,才是它長盛不衰的秘訣。為此,有時甚至得和潮流“較勁”。
就這樣其樂融融經營了近100年,小店在巴黎已經非常出名,但家族經營者們還是感到隱憂。
嚴守傳統固然可貴,但“不擴張”、“不發展”的小店模式無法克服缺乏活力的弊端,大肆引入資本擴張就意味著失去特色品質下降,這是全世界傳統小店都面臨的難題。
于是家族經營者們找來了名廚阿蘭·杜卡斯接手餐廳。
△伯努瓦餐館菜品
這位阿蘭大師是法國廚藝界的領軍人物,更是一位商業奇才。他對伯努瓦餐廳的定位是:很巴黎,巴黎得不能再巴黎。
在他的打磨下,總店繼續保持“原汁原味”,在異地開設的分店,則極力“移植”總店特有的“巴黎情調”。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分店的員工也會定期到總店學藝,體驗真正法國家庭餐館經營理念,也為古老的總店注入新鮮血液。
堅持但不固執、進取但不盲從。正如阿蘭·杜卡斯所說,伯努瓦餐廳成功的秘訣,在于認清存在于自身的普世價值,并與全世界分享,那就是對于傳統、家庭與時間的尊重。
2
八代目儀兵衛:靠一碗米飯讓老店起死回生
橋本隆志是一位70后小哥,他家的祖業是日本京都一家名為“莊屋”米店。老店創始于1750年,差不多是中國的乾隆年間。
因為賣米在日本一直是旱澇保收的營生,200多年來莊屋生意一直不錯,可20年前突然開始走了下坡路。因為西餐在日本的普及,和“吃米飯容易胖”論調的興起,老店傳到橋本隆志手中時已經瀕臨倒閉。
△八代目儀兵衛米料理餐廳
不想成為“末代當家”的橋本小哥開始設法“逆襲”,通過了極難的日本“米職人”考試,無奈傳統業務山河日下的趨勢無法改變,不得不另辟蹊徑。
命運的轉折來自一個“金點子”創意,橋本隆志覺得大家都忙著研究各種菜系,東方餐飲最核心大米反倒被忽視,為什么不去開一家以“大米料理”為特色的餐廳,把一碗米飯做到極致?
于是他將莊屋改頭換面,轉型成為了名為“八代目儀兵衛”的米料理餐廳,專營各種大米主題的料理。
為做出最好吃的米飯,橋本隆志跑到田間地頭,精挑細選最好的原材料每天親自品嘗;發明新技術脫殼最大限度保持營養和味道;按照不同大米的特點調制配方制作各種料理。
△米飯料理
如此注重品質加上營銷有道,老店新開一夜爆紅,不僅在日本掀起了一輪大米料理熱潮,他的故事甚至火到了中國,在微信朋友圈化身各種“心靈雞湯”。
小哥家的米飯料理有多好吃,這點見仁見智,但至少吃過的人有一個共識:從來沒吃過這么有誠意的米飯。也正是因為這點,八代目儀兵衛被評為米其林三星餐廳,登上了世界餐飲界的巔峰。
如今,橋本隆志不但盤活了老店,每年銷售額高達15億日元。更難能可貴的是,大米料理走紅的興起帶動了日本整個大米產業鏈的復興,而這一切完全歸功于一個年輕人對米文化的熱愛。
如何將執著、專注以及創新完美融合,是八代目儀兵衛給“老店們”帶來的啟示。
來源:GP MEDIA
編輯 | 紅餐網_李曉
為何那么多餐飲老品牌,輸得不明不白?
開店117年不倒,這家餐廳憑什么這么牛
只用了一招,這家老牌餐廳減負“重生”!
廣州酒家過八十大壽,短命的餐飲差在哪兒?
花了700萬,這個百年餐飲老字號轉型賣火鍋!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