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開始,餐飲關店潮的聲音沒有停止過:
上海年代秀的倒閉給了很多餐飲人當頭一棒;
澳門豆撈退出濟南市場、巴國布衣陷入債務風波,被傳破產;
……
倒閉潮或者洗牌期,餐飲業怎么渡過這個難關?
上個禮拜,紅餐網(微信號:ygcywzz)刊發了《澳門豆撈敗走濟南,餐飲業新一輪倒閉潮來臨?!》和《這些年千萬不要再做餐飲了,太危險!》兩文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反響。
對于餐飲業是否進入新一輪的倒閉潮,紅餐網網友評論普遍認為:自從國八條之后,餐飲企業的日子確實難過。
紅餐網網友@陳漢:廣州這邊也關閉了很多豆撈和小肥羊,尤其豆撈也基本全部關閉了,估計也是實體不景氣和連鎖擴散的因素。現在的實體難存,經濟發展受阻,試想想房地產的蓬勃發展力,是能維持3年還是5年?
真的值得考究,市場需求是個性和舒適的環境,一方面,商家為所謂的解決需求而升級,投入巨大資金,無法回本,另一方面,消費者越來越口叼,埋下巨大的炸彈隱患,創業家與其說去創業,不如說與社會共同進步。
對于如何度過這個難關,要不要再做餐飲,大家認為:
而餐飲首輪投資(ID:cyynxs)前幾天刊發了天使投資人阮志勇的文章,經授權,現轉載以下:
餐飲業關店潮大洗牌,這個難關怎么過?
大道至簡。在所有的現象背后,都遵循著一些極其簡單的自然規律與邏輯。
1
3個時代
如果把中國餐飲業按時間先后順序來分,到目前為止大致可以分為街邊店時代、Mall店時代、網店時代,這3個時代。
顧名思義,街邊店時代做餐飲選址主要在街邊,Mall店時代做餐飲選址主要在Mall里面,網店時代做餐飲選址主要在互聯網上。
這3個時代分別代表著消費者主要消費場景的變化,因此也是創業者的主要開店渠道的變化。
街邊店時代至今大約是30年,Mall店時代至今大約是10年,網店時代至今大約是5年。
這3個時代并非替代,而是共生,不是Mall店一出來街邊店都死了,也不是網店一出來Mall店都死了,可以看成是一種渠道、空間、場景的分化。
2
4個階段
不管在以上3個時代的哪個時代里,都可以把餐飲業,分為這么4個階段:蠻荒窗口階段、存量競爭階段、增量競爭階段、組織競爭階段。
在任何時代的初始階段,都是蠻荒階段。
在這個階段,到處是機會,拼的是膽量和氣魄,只要有膽敢干,成功概率極高。
在蠻荒窗口階段,有兩個稀缺的資源:
1、商鋪
商鋪就是流量入口。高客流低租金的商鋪是獨占的稀缺資源。掌握了高性價比的商鋪,就等于掌握了成本結構的優勢。
2、時間
速度就是一切。也就是雷軍七字真言“專注極致口碑快”的最后一個字是“快”。
“快”指的就是在這個窗口期內,一旦出現機會,必須舍命狂奔。
像無意間被人發現的金礦,隨著時間的推移、信息的傳播,迅速吸引了更多的資源、資金、人才的涌入。
市場從早期的沒有競爭,到開始有了競爭。
在蠻荒窗口階段,企業大多是粗放式拓荒般的野蠻成長。
越來越多的新手入場,在迅速分割了市場的同時,也改變了原來的成本結構,使原來的成本紅利逐漸消失。
收入被不斷分流,增長趨勢逐漸放緩。
在這個存量競爭階段,經營者在有限的收入內,需要把手指縫并攏,減少從指縫里流失的利潤。
企業開始靠節流來控制成本,以贏得生存和競爭。
這個階段,管理型節流能力弱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信息的傳播具有滯后的屬性。
入行者獲利的滯后的消息不斷傳播,引來更多的新手入場,競爭越來越加劇。
隨著市場被進一步分流,企業單靠管理型節流已經無法獲得可持續的利潤,需要把有限的資源從節流轉移到開源。
本質上是從存量市場競爭升級切換為增量市場競爭。
依靠符合自身定位的營銷,增大企業的吸引力半徑,通過創新、引流來重構經營的成本結構。
在增量競爭階段,更多的是認知中的“供給側改革”。
從這個階段開始,里斯和特勞特的定位理論開始有了廣闊的應用市場。
企業把產品或服務以創新、營銷等方式進行差異化定位,從而激活了原本沒有的增量市場。
這個階段里,沒有創新、營銷能力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競爭進一步加劇。
在增量競爭階段后期,消費者對于各種營銷開始感到疲軟和無感。
企業需要在開源和節流兩方面都做到極致,而能夠支持這種內外雙修的,是看不見的企業操作系統里的組織和文化。
行業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大洗牌,形成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市場逐漸向二八法則自然進化,80%以上的企業開始微利或虧損。
時代窗口期開始關閉,只剩下少數的企業能夠贏得獲利。
在這個階段,行業競爭門檻加高,場外選手發現場子里已經沒有多少機會與利潤了,開始謹慎觀望。
同時,進場后的新手,長成巨鱷的機會越發渺茫。
這個階段里,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系統思維、沒有超強組織與文化的企業,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3
未來vs規律
街邊店時代,沉淀出了如海底撈、西貝、外婆家、味千、呷哺呷哺等一批優秀連鎖品牌。
在經受市場洗禮的過程中,他們較早意識到,組織變革與企業文化,才是長久可持續經營的基礎架構,并較早地進行資源配置與部署。
Mall店時代,誕生了如九毛九、云海肴、樂凱撒等一批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
網店時代才剛剛開始,但是能夠看到的是,在O2O平臺上,沒有商家品牌,只有平臺品牌。
這也是一些知名餐飲品牌,除了品類原因外,最重要的考量原因。
以上所述的3個時代的4個階段,都有著不變的共性:
隨著競爭環境的變化,成本結構不斷變化。
在組織競爭階段的勝出者,能夠以組織之力重構成本結構的變化,掌握主動權。
幾乎所有的餐飲老板都會去思考:下一個時代是什么?
似乎知道了下一個時代,就能在蠻荒窗口期大舉入局,搶占窗口紅利期,或者至少不至于被時代所拋棄?
其實,只要餐飲業存在,永遠都有下一個、下下一個、下下下一個的時代。
無論在哪個時代,只有把初期的膽量,轉化為管理、營銷、組織、文化,通過時間的積累,沉淀成品牌的護城河,就能夠屹立在每一個時代。
經歷過四個階段的完整周期,才算真正開始具備了跨時代的綜合競爭能力。
只有選擇走品牌之路,才會義無反顧地堅定不移地把利潤投入到看不見的未來。
正是這種對于未來的投入,才能夠讓一線員工真真切切看到感受到經營者的價值觀,讓企業獲得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去做那些對的、并且特別難的事,隨著時間的積累,那將成為你的護城河
— 周鴻祎
渠道永遠都會變。
當品牌具備了跨越時代的競爭能力,店可以開在街邊,可以開在mall,可以開在互聯網或者未來的任何地方。
打造出一支充滿夢想、目標一致、執行力強、持續學習的隊伍,就能夠帶著滿滿的信念,迎向未來的每一個新時代。
餐飲業的關店潮或倒閉潮的說法一直都存在。每年有那么多新店開張,又有那么多的店關門。有人說是市場環境使然,有人說是人多了,競爭加劇。但是更多的原因還是與自身的定位和經營有關。
盡管大家生意都不好做,但是依然有很多餐飲品牌紅紅火火地開店、賺錢。無他,做好了產品,做好服務和品質,自然能在這個關門潮中生存下來!
正文來源:餐飲首輪投資(ID:cyynxs);作者:阮志勇
編輯 | 紅餐網_李曉
這些年千萬不要再做餐飲了,太危險!
干了九年餐飲,最終得到這8個教訓……
重慶7美女投入600萬開餐飲,9個月后……
澳門豆撈敗走濟南,餐飲業新一輪倒閉潮來臨?!
餐飲關店潮來臨:數百家柴火雞餐廳一年內關掉!
又一家連鎖餐廳倒閉,九類餐飲老板撐不過2016年
巴國布衣被傳破產 晏有兵:我沒有跑路,年內回國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