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譜 | 五道高大上融合菜,讓你的菜牌提高逼格!

    練的板寸頭,白色的廚師服,鏡頭前的郭元峰侃侃而談,有條不紊地說著自己的成長經歷,早年入廚的艱辛對他來說,如過眼云煙,并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但當聊到食材與烹飪的時候,郭元峰兩眼迸發出歡快的火花,顯得十分興奮,與之前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郭元峰

    廣州富力麗思卡爾頓酒店中餐行政總廚

    法國廚皇美食會金牌會員

    粵港澳名廚俱樂部會員

    世界粵菜百名工匠

    中式烹調高級技師

    中華名廚

    發現——越天然的食材越好吃

    1980年,郭元峰出生在粵北的山區里,那里山清水秀、物種資源豐富,從小他便跟著父親,穿梭在山川叢林之間,跟各種各樣的食材打交道。

    尋找深山里的菌菇、挖掘雨后的春筍、捕捉小溪里的魚蝦,都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我爸以前是教書的,經常會到山里打一些山豬、野兔拿回家里,他也很擅長捕捉山間小溪里的魚,所以我每到放假,就會跟著我爸到山里尋找一些野生、天然的食材。”

    這些難得的經歷,使得他與大自然的食材,有了更多親近的機會。

    “我從小嘴巴就很刁,如果是媽媽買回來的魚,我一般吃很少,可如果是爸爸從山里帶回來的魚,我就很喜歡吃,因為用那些魚做出來的菜,特別鮮甜、特別好吃。”

    經常能品嘗到天然的食材,也讓郭元峰從小就養成了能辨別食材味道的味覺。

    后來,因為郭元峰的父親舍棄了教書的工作,做起了食材生意,所以從8、9歲開始,他每到放假就會跟著爸爸走南闖北,到處采購食材,也正是從這個年紀開始,郭元峰學會了挑選食材。

    由于父親忙著做生意,郭元峰便開始幫著家里做飯,顧客挑剩下的食材,他便拿回家里煮。

    經過多次烹飪后,郭元峰發現,原來顧客挑剩下的食材并不是不好,只是外表不好看而已。

    “我從小就很喜歡研究食材,研究它們為什么會好吃,要怎么做、怎么搭配才好吃。比如蘑菇,用瘦肉去煮和用雞湯去煮,味道是完全不一樣的。也試過用蘑菇去煮魚,發現原來這是不好吃的,用蘑菇去煮雞就好吃了。”

    他發現,其實大的菇類,沒有小的菇類好吃,但是很多顧客不懂,只想要好看、齊整、不大不小的。

    聰明的郭元峰,便建議父親根據顧客的喜好,把菇類分為大、中、小三個等級來賣,并教會顧客怎么辨別食材好壞、搭配食物烹飪,于是,父親的生意變得越來越好。

    在這之中嘗到了甜頭的郭元峰,更是一頭扎進了研究食材的汪洋大海里,也慢慢造就了他之后喜愛探索大自然,找尋新鮮食材的個性。

    即使現在身為廣州富力麗思卡爾頓酒店的中餐行政總廚,雖然公務繁忙,他也是常常利用假期的時間,翻山越嶺去尋找天然好食材。

    菜品的質量,取決于食材

    “廚師做出來的菜品,不僅要美味,還要能讓顧客嘗到大自然的味道。”

    郭元峰覺得,目前大都市里的菜品,缺少來自大自然的味道。“例如一道筍絲雞湯,在大山里面品嘗到的味道,和在大都市里面品嘗到的味道,絕對是不一樣的。”

    那么,是什么讓兩者的味道相差那么大呢?

    郭元峰認為,這主要是食材的差異,用天然的食材入肴,會更加美味。

    “例如香菇,室內人工培養的香菇,跟大自然天然生長的香菇,做出來的菜品味道是非常不一樣的。還有一種是天然曬干、風干的花菇,跟加工廠電烤房里烤干的花菇,香味也是不一樣的。”

    “再比如臘肉,湖南、四川等地的農家菜館,是把腌好的肉掛在灶頭上面,每天三餐做飯,就靠煙囪的熱力和上升的柴火濃煙去把它烘干、熏香,這樣的臘肉又香、又帶著一種天然的煙熏味,是加工廠電烤房里烤干出來的臘肉無法比擬的。”

    “怎么去挑選呢,最好的香菇是露水菇,就是在大自然里吸收了早上的露水、從而散發出天然香氣的香菇,這種菇朵大肉厚,又香。還有一種就是經過刮風天氣而自然裂開的花菇,也是很好的食材。”

    頓了頓,郭元峰繼續說道,“花菇也分紅花菇和白花菇,紅花菇裂開后是紅色的,白花菇裂開后是白色的,選白花菇最好。”

    “做香菇還有一點,就是一定要用炭火去把它烤香,那才好吃。”

    而在談到為什么要選天然的食材,郭元峰說,“其實越快長大的食材,是越不好吃的,包括動物。并不是說多施點肥、多澆點水、多喂它吃點東西讓它快點長大就會好吃,不是的。”

    “比如我們自家養的雞,是放養的,讓它自然生長的,它在生長過程中,是不斷地運動著的,會自己去找一些蟲子來吃,這樣的雞肉質會結實很多。豬也是一樣,如果養三個月、五個月就殺了來吃,是沒有肉味的。”

    “而我們選雞,第一就是要掂量它的重量,雞并不是說越肥就越重,肥肉跟瘦肉比起來,是瘦肉更重。判斷肥瘦的方法很簡單,用手去摸,摸它的胸部和大腿,如果結實,這雞的肉質就結實。第二是摸它的爪子和嘴,如果好的雞,爪子和嘴是比較硬的,因為它找蟲子吃的時候,要用爪子和嘴去翻開泥土,長期下來就會變得比較硬。”

    其次,食材的新鮮度,也會讓菜品質量產生變化。

    “魚,我們要選沒有傷口的,要很生猛、很有活力的。”

    “龍蝦,我們要看它的兩排腿,是否像馬跑得很快一樣向后扒的,如果它的尾巴不卷起來了,兩根蝦須已經放下來了,看上去像沒有力氣的樣子,那么即使它還沒有死,我們也是不會要的。”

    因此,郭元峰對收貨的把關非常嚴格,不但要拿到天然、新鮮的食材,食材運回來后,更要求下屬對食材進行維護,上鍋之前,才能將食材進行處理,以保證食材的新鮮度。

    “空氣中的游離子,會對食物造成破壞,令食物氧化,無論是海鮮、肉類還是蔬果。”郭元峰舉例說,“例如把切開的蔬菜放置一段時間后,蔬菜中的多酚類物質和酚酶,會在切口處發生氧化作用,使得蔬菜變黑、變干,這不僅讓蔬菜失去爽脆的口感,也會讓它流失許多營養成份。所以我們的蔬菜,不是全部洗好、切好了放一邊,而是來一個洗一份,馬上洗馬上切。”

    “姜、蒜也是一樣,馬上切的姜、蒜,香味會很濃,如果提前切好了放一邊,它的香味就會流失,所以我們要求食材要在上鍋之前才去處理。”

    “廚師不僅要會烹飪,還要考慮到原材料的新鮮度,小到蔥花,大到肉類、海鮮,我們都要思考,要通過什么方法,去保留它們的原生態味道。”

    美味的菜品,離不開精心的烹飪

    對于郭元峰來說,只了解烹飪技術和食材特點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廚師,還要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食材最美的部份呈現給客人。”

    例如“桃香琥珀玉液”這道甜品里的主食材是核桃,核桃雖然味香,但是帶有苦澀味,易上火。郭元峰便針對這點,在烹飪上舍棄了干炒、油炸的方式,改為了烘烤。

    而為了中和核桃的溫熱,郭元峰更是嘗試了20多種食材,最后才決定使用安南子。“安南子性涼,既可以中和核桃的溫熱,又不會搶走主食材的味道。”

    之后,郭元峰再將安南子燉好,加入冰糖,放入核桃打均勻,拿去蒸燉;燉完后將安南子挑出來,做成甜品。

    這道甜品入口順滑,完全沒有核桃原有的油膩味和苦澀味,清甜之中帶著淡淡的核桃香味,讓不少食客都豎起大拇指。

    一身好本領,得來不易

    郭元峰入行的時候,是從打雜開始干起的,那時候,是他的堂叔把他帶進廚房的。

    “剛進廚房的時候我一無所知,最初干的就是打雜,刨姜皮、刨絲瓜、刨土豆、給師傅搞衛生等等。”

    干了一段時間,師傅們看他勤快、聽話,便提議把他轉為打荷。

    而打荷的那些日子,也是讓郭元峰難以忘懷。

    “我學東西的時候真的是挺艱苦的,中午下班的時候,所有人都走了,只有我一個人還留在廚房里摸索。”

    “那時候師傅們是不會教你東西的,叫你拿一點東西都是分開幾次來叫的,一會叫你去拿點八角,過一會才叫你去拿陳皮,所以都是要靠自己去看、去留心師傅下了什么的。而為了記住每天看到的東西,我都會在下班的時候、上廁所的時候,用紙和筆馬上一點一點的記下來。”

    那時候為了學習雕刻,郭元峰還到市場買了一條鋼鋸皮。“那時候沒錢,一套雕刻刀價格蠻高的,沒有辦法。”

    然后,郭元峰把鋼鋸皮掰開兩半,花了8個晚上,用手慢慢把它磨成一把簡陋的“雕刻刀”,每天下班以后,就呆在宿舍里學習雕刻。

    他花了一個多星期學會了雕玫瑰花、茶花、荷花,又花了2個多月學會了雕龍雕鳳。后來有一次,他把整個旋宮酒店都雕了出來,每個細節都十分精細,然后他就把這個作品拿給總廚看。

    總廚看到作品后十分驚訝,“這是你雕的嗎?!”

    郭元峰點了點頭。

    于是,這位香港來的總廚,就把他收為徒弟,調到自己的身邊打荷,專門教給他一些別人學不到的東西。

    那一年,他才18歲。

    許多人的18歲還在學校玩耍,或者懶懶散散地過著漫無目的的日子,但郭元峰已經在廚藝之路揮灑了無數的汗水。

    “我從踏入這一行,我就想好了,我要把這份事業做好。”

    懂得為顧客著想的廚師,才是好廚師

    如今,郭元峰已是一位國際五星酒店的中餐行政總廚,而他做的菜品,也一直深受食客的喜愛。

    這其中,就包括了一對退休的教授夫婦。

    他們每天都會到餐廳品嘗郭元峰做的菜肴,而郭元峰也會細心地根據兩位老人家的口味和身體狀態,為他們做一些養生菜品,并細細詢問他們的用餐感受。

    如果這樣堅持1、2個月,或許有很多大廚可以做到,但郭元峰堅持了2年多,直到老教授夫婦被孩子接到國外頤養天年。

    臨走前,兩位老人家還依依不舍,特意到餐廳跟郭元峰道別。

    “一個人能夠為他人措心積慮地著想,那么這個人一定不會差到哪里去。”老教授夫婦對郭元峰評價道。

    或許對于他們來說,每天到這里吃飯,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用餐了吧,因為郭元峰,讓他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郭元峰紅菜

    松露鮮蠔汁珍藏溏心干鮑

    主料

    溏心干鮑,黑松露。

    輔料

    鮑魚汁,雞湯,黑松露醬,新鮮麥仁,甘藍葉子。

    調料

    鮮蠔汁,蠔油,老抽,冰糖,淀粉。

    做法

    1.鮑魚蒸熱,下鮑魚汁煮開,再用小火煮約3分鐘。

    2.鮮麥仁下鹽蒸熟,用鮑魚汁炒香,裝盤備用。

    3.鮑魚汁加雞湯煮,用蠔油、鮮蠔汁、冰糖調味。

    4.調好味道后,下淀粉水勾芡,下老抽調色至金黃,下適量黑松露醬調勻。

    5.下鮑魚慢火煮約1分鐘,起盤,放在麥仁上。

    6.黑松露用刨刀刨片在上面,甘藍葉子焯熟伴邊。

    油梨果桂花糖鵝肝配清酒烤鱈魚

    主料

    鵝肝,銀鱈魚。

    輔料

    桂花糖,面包碎,油梨果,洋蔥,番茄。

    調料

    黑椒,海鹽,燒汁,清酒,醬油。

    做法

    1.鵝肝兩面煎熟,下海鹽、黑椒調味,煎香備用。

    2.銀鱈魚用姜蔥腌制入味,下清酒、燒汁烤熟備用。

    3.洋蔥切粒炒香;番茄切粒炒香,備用。

    4.油梨果打汁,加少許海鹽煮熱,劃在碟底。

    5.盤中放入炒好的洋蔥粒和番茄粒,上面放上煎好的鵝肝和銀鱈魚。

    6.用黑椒加燒汁、清酒煮汁,淋在鵝肝和鱈魚上面。

    7.灑上桂花糖裝盤。

    桃香琥珀玉液

    主料

    山核桃,安南子。

    輔料

    牛奶,雞蛋。

    調料

    冰糖,清水。

    做法

    1.山核桃去衣烤香,打碎備用。

    2.安南子用冰糖燉1小時,去皮、核及雜質,隔水備用。

    3.山核桃碎加入安南子水和牛奶,打出漿,隔出渣滓。

    4.下雞蛋清調勻后,放入碗里燉熟,上面加入挑好的安南子肉即可。

    松露醬撈山藥手工面

    主料

    黑松露,面粉,鐵棍山藥。

    輔料

    肉碎,雞湯,蔥花。

    調料

    蠔油,雞汁,海鹽,淀粉。

    做法

    1.鐵棍山藥原條蒸熟,去皮打爛備用。

    2.面粉加冷水和面,和好面后加入打好的山藥泥(和面是制作的基礎及關鍵,需特別注意水的溫度,一般冬天用溫水,其它季節用涼水)

    3.醒好面后按份量用面機壓制。

    4.將壓好的面煮熟,用清水過一下,放在碗里。

    5.肉碎炒香,下雞湯,調味并勾少許芡汁,下黑松露醬煮均勻,制成醬汁淋在手工面上面。

    6.灑少許黑松露及蔥花點綴。

    古法家燒野生石首魚

    主料

    野生黃魚。

    輔料

    姜粒、蒜子、干蔥。

    調料

    上海老黃酒,陳年花雕,蠔油,醬油,食鹽,砂糖,清雞湯,白胡椒。

    做法

    1.將黃魚開刀切塊,加入花雕酒、姜蔥汁腌制。

    2.姜蔥、蒜子用食用油慢火煸香,放入黃魚煎至一面起焦,下老黃酒。

    3.下清雞湯煮開,加入適量蠔油、醬油、食鹽、砂糖。

    4.撈起放入砂鍋里,加蓋慢火煮至熟,大火收汁。

    40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1646.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15日 21:32
    下一篇 2018年5月15日 21:5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