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店開業首月營業額突破200萬,“空間設計”成連鎖品牌創新突圍利器?

    文 | 職業餐飲網  旖旎

    無論是大餐企還是小餐館,在度過了初創、勢能、擴張期以后,都會遇到自身的瓶頸。

    像是門店形象老化、產品優勢失焦、不能吸引90、00后年輕客群,品牌亟待升級。

     

    大部分中腰部餐企選擇從“空間設計”入手,空間設計確實是餐廳品牌升級的利器,但是比起以往只在“售賣效率”、“動線設計”、“美學”等某一項下功夫,已不能滿足餐廳的需求。

     

    如今更需要一體化的“空間解決方案”,它不僅能夠解決效率、服務,還幫助提升顧客的就餐體驗,獲客、留客、鎖客。

     

    作為極具實力的空間設計高手,專注餐飲設計8年,已服務海底撈、老鄉雞、CoCo、蛙來噠、盛香亭等520+連鎖餐飲品牌,落地2100+餐飲品牌門店,為30+品類頭部做門店設計與品牌咨詢的麥設計,就通過一體化的空間解決方案,幫助胖哥倆等眾多品牌實現迭代升級,升級后的新店首月營業額就突破200萬,全渠道曝光1000萬+,一直排隊等位2300多桌。

     

    近日,我們對其創始人盛勵和他的團隊進行了專訪,看看麥設計在助力餐企品牌創新升級的背后,暗藏怎樣的餐飲新模式打造邏輯,對其他餐企又有著怎樣的啟發。

     

    “空間設計”賦能餐飲品牌迭代升級,

    新店開業首月營業額突破200萬!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而不同連鎖品牌所處的階段也不同。

    “麥設計將餐飲企業發展分為5個階段:生死期、勢能期、擴張期、成熟期和轉型期。大部分人都知道4個階段,我加入了個人的觀點,‘勢能期’,它是最適合組織的階段,就是在門店最有勢能,最能賺錢的時候建組織,為長期發展作準備,而不是把門店的利潤全分了”盛勵說。

    而面對不同階段企業的“升級”需求,麥設計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在勢能期的火瀑,和在轉型期的牛太郎,都利用空間設計一體化解決方案,突破瓶頸實現增長。

    像日式燒肉全國連鎖品牌牛太郎,擁有20多年的品牌歷史,一直以來專注于日式燒肉放題品類,高峰時期全國連鎖門店高達200多家,但隨著消費升級,消費需求的變遷。牛太郎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頸:產品優勢失焦,門店形象老化,這也導致門店數量出現下滑、用戶發生流失。

     

    火瀑作為武漢市場的知名火鍋品牌,創業初期起勢迅猛,連續兩年蟬聯大眾點評必吃榜。但品牌發展3年以來,除了依靠產品與口碑外無品牌自身優勢,無品牌自制內容賦能消費者情緒價值,同時門店形象老舊,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無法引流,看起來不太像個“大牌”,擴張難、獲客更難。

     

    通過麥設計對兩家企業進行深度走訪和溝通后,對兩個品牌做了全新的品牌形象升級,以及營銷方案,包括顧客體驗、人員服務的部分,如今的新店不僅門店空間設計上更加的吸引其主力客群,在流量上也得到了了翻倍的增長。

    (牛太郎改造前和改造后)

    (火瀑升級前,以及升級后的對比)

    像是牛太郎廈門老虎城店重新開業,開業月營業額(2021.7.1——2021.7.31)突破200萬日營業額,峰值突破11W,開業數日即成為廈門自助餐熱門榜第一名。

     

    火瀑通過大半年的全案升級服務,江宸天街新店開業,開餐2小時等位200+桌,開業10天累計等位2300+桌,全城累計全渠道曝光破10000000+,開業當月(2021.06.19-2021.07.19)門店營業額突破100萬!

     

    如今的全案升級,已經慢慢成為餐企迭代突圍的抓手,而符合自身企業的升級計劃,有可能讓企業重新拉動勢能,迎來新一波增長,也更有可能成為“救命符”,幫助企業跨越生死。

    如何用好“設計”,

    助力餐企升級突圍增長?

     

    “門店升級的底層邏輯,是全維度效率的升級”,盛勵說。

    連鎖餐飲品牌、老品牌想要突破瓶頸,不能只依靠門店裝修美感的提升,或者只在動線上下功夫,做“售賣”效率的提升,現在要做的,是更復雜的1+1+1+……的組合全案升級。

     

    它既包括運營效率、服務效率、也包括體驗效率、轉化效率,只有聯動起來,才能讓整個品牌有新模式、新活力。

     

    1、用設計為餐廳體驗賦能,最大化搶占顧客心智 

     

    現如今無論是正餐、快餐,還是火鍋,除了產品作為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餐廳重視“顧客體驗”,比如新興的“景點式”餐廳,文化賦能的超級集市,都在重視顧客整個就餐感受。

     

    “體驗”已經成為未來餐飲的一個核心競爭點,所以面對連鎖品牌的升級,麥設計為餐廳提供了一整套圍繞“顧客體驗”的設計方案,最大化搶占消費者心智。

     

    比如最簡單的,單純從“五絕”上的改變,設計后餐廳變得更干凈規整。

     

    再比如火瀑這樣的火鍋餐廳,專門設計寶寶椅還有收納,現在三胎時代來臨,要關注到顧客的需求。還有顧客的產品體驗感,有效的菜單設計,建立產品認知。

     

    過去的火瀑:好吃菜的太多,優秀的菜品淹沒在菜單之中。

     

    現在的火瀑:霜降肥牛是招牌,九大必點樣樣經典,椒麻鍋必涮系列超有特色,甜品飲品價值感,顧客點的快又好,后廚備貨更聚焦。

     

     

    而在20多年牛太郎的升級中,麥設計通過顧客的進店體驗—峰值體驗—終值體驗三方面提升整個餐廳的體驗效率。

     

    (改造前與改造后對比)

    像是圍繞“探索寶藏”的旅程,做迎賓。為了讓用戶在體驗的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產品上首先是為圍繞兩大核心爆款——和風牛肉寶藏和至尊刺身寶藏進行食材的升級。

     

    (改造前與改造后對比)

     

    消費者用餐完畢即是尋寶旅程階段性的勝利,因此我們會給消費者呈上相應的獎勵。消費者離店時可憑結賬單據向“寶藏守護者”索要一張名叫“燒肉王的饋贈”的優惠卡,這也將為他們的下次復購埋下伏筆。

     

      

    2、用更細致的“量化”設計,提升餐廳“對內”的運營效率

     

    當我們提到門店的運營的時候,離不開“效率”,效率的提升是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尤其是連鎖餐企必須攻破的一個重大關卡。

     

    而麥設計,對餐飲品牌對內的運營效率,有很多結合企業自身的“量化”設計方法。

     

    比如火瀑為例,負責火瀑的設計師陳楠說,“火瀑原來有四家門店,但這四家門店,沒有經過正式的設計,每一家店都是很隨意的,門店很多東西的設置是不合理的,而這也會讓店員使用時造成困難”。

     

    所以麥設計在幫火瀑升級的時候,首先是幫門店把所有的物料系統做了一輪整理,都先做了一個量化的一個定義。

    像是物料中的消毒柜、電飯煲、開水機、垃圾桶、湯壺、餐具、收銀機,然后根據動線、根據便利性,顧客的體驗感,進行重新規制。

     

    (改造前與改造后對比)

     

    “像小料臺是專門為他們做的設計,結合了一些燈箱啊,包括其中小料的種類也會有獨特設計,小料臺旁邊我們配了保鮮冰箱等等。”

     

    (茶水臺、小料臺改造前后)

     

    改造后,店內人員效率更高,也不會給顧客雜亂的感覺,記憶點也更深刻。

     

    3、前中后場的獨特設計,提升餐廳的“服務效率”

     

    現在顧客越來越重視“服務”,服務效率的提升能夠幫助餐廳提升復購率,留住顧客。

     

    “從服務效率上來說,我們把一些桌子、還有備餐柜等做物料收納,比較方便工作人員隨時拿取,理論上來說,就是我們會有測算,比如說他一個工作人員服務幾個桌子”;

     

    “那我們幾乎在每個區的地方都有設置備餐柜,而且我們會把比如說收銀點位,在前、中、后場都有分別設置。我們是盡量希望所有的東西都會分成階段性的東西。這樣無論服務員在前場、或是后場,都方便拿取服務顧客,不用東跑西跑”設計師陳楠說。

     

    而這樣的設計,對于很多餐廳來說,提升了服務效率,店員不再浪費體力和精力,也能讓顧客在第一時間就獲取到貼心的服務。

     

      

    4、要圍繞企業“自身”做升級,搭建品牌文化戰略模型

    我們無法用確切的數據,去馬上證明餐廳的轉化率,因為它是一個伴隨成長的過程,但是升級后新店開業以后的一些數據,能夠顯現出整個變化的存在,以及設計帶來的轉化成效”,盛勵說。

     

    對于空間設計很多人都會走進一個誤區,模仿大牌、模仿網紅爆款,但實際搬進自家餐廳,效果并不是很好。

     

    所以麥設計會根據企業自身去“獨家訂制”一整套的方案,這其中有空間設計的改變,也有營銷、菜單的搭配、以及促成轉化的營銷心法。

     

    比如火瀑圍繞椒麻覺醒的世界觀與故事線,落地到空間之中形成核心打卡點——門頭裝置、軟裝插畫、造型結構 都成為訴說故事的載體,非常吸引年輕人拍照打卡,帶動新的流量。

     

    還有牛太郎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IP,麥設計在本次升級中,首先梳理用戶文化的共通點,發現他們具有“熱血、拼搏、團結、冒險”的精神,為牛太郎打造了具有專屬性與獨特的IP形象——愛吃燒肉的刀俠。同時結合自助餐的場景屬性,構建了“尋找燒肉王寶藏”的品牌故事,我們認為這對自助餐的模式能夠產生強大的引領作用。

    根據品牌故事的內容延展,持續深化了牛太郎的IP動作,并與品牌文案相結合,讓IP場景更具趣味性與打卡性。
     
    找到餐飲品牌獨有的IP、品牌壁壘,幫助品牌在升級過程中,形成獨一無二的視覺體系、體驗體系、效率體系,也許這正是麥設計能夠幫助眾多品牌成功升級的原因。
    5、用《餐飲超級門店模型》,讓餐企實現全維度效率升級
     
    餐飲門店升級的底層邏輯,是行業效率迭代的演進。
    它必須是基于全維度效率的升級。真正對于門店升級的抓手應該是門店不同板塊的效率的升級,它不僅僅是形象,而是生產效率,引流效率,銷售效率,運營效率,使用效率,復購效率等各個環節的升級。
    “我們通過超過2000個案例總結了自己方法論,到現在為止,它是work的。它就是《餐飲超級門店模型》,我們認為門店模型設計的四個基本需求是,跟業態匹配的功能需求,跟品牌匹配的競爭需求,跟美學匹配的體驗需求,跟創始人基因匹配的夢想需求”盛勵說。
     
    麥設計用《餐飲超級門店模型》作為賦能的基礎,幫助處于各自不同階段的連鎖餐飲品牌,找到適合自己的“升級創新”之路。

    (老鄉雞空間設計詳解文章鏈接:老鄉雞案例)
    (小龍坎空間設計詳解文章鏈接:
    小龍坎案例

    (牛太郎空間設計詳解文章鏈接:牛太郎案例)
     
    職業餐飲網總結:
     
    在餐飲群雄爭霸的當下,懂得升級和升維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某個賽道的霸主。
     
    而在企業戰略層面,“空間設計”、“品牌策略”的率先升級,也許是很多中腰部企業最好的抓手。
     
    現如今的“空間設計”已不再局限于感官,它隱藏著效率、服務、顧客體驗的升級,一體化的全維度設計創新,能夠更好的助力企業突破現有發展瓶頸。

    如果你的品牌也亟待創新升級?
    可添加上方
    麥設計
    二維碼詳細了解

    -END-

    主編丨陳青
    (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閱
    剛剛,美團被罰34.42億元!外賣平臺“二選一”時代終結!
    多家知名餐廳被臥底曝光,停業整頓!臥底讓餐飲人又怕又“恨”!
    海底撈業績下滑,張勇回應:我對趨勢判斷錯了,現在看確實盲目自信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56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17:03
    下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17: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