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火鍋,堪稱中國餐飲第一品類。在各個城市的商業圈,沒有幾家麻辣火鍋店,總感覺少點什么。然而火鍋如此受歡迎,并不代表每個火鍋老板都開心。
那該如何從火鍋浪潮中突圍,如何在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影響力呢?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胡茵煐(微信號:yuelaoban)授權發布;
△真正賺錢的川渝火鍋品牌不多
據悉,2017年初,全國火鍋店數量超過35萬家,占餐飲店總數的7.3%! 到2017年中旬,全國火鍋數量下降到30多萬家,占餐飲店總數的5.2%!
火鍋數量減少5萬家,如果再減去這半年新開門店數量,僅2017上半年火鍋這一品類,至少15%的火鍋店,在2017上半年虧損倒閉,還剩下硬撐的、保本的、賺錢的,算來算去,真正賺錢的火鍋店并不多。
在這種高強度競爭之下,上海截止到3月26日,還保留著5887家火鍋店(其中川渝火鍋占據一半),消費者一天吃一家,需要16年才能吃完!重慶更恐怖,23994家火鍋店,需要65年才能吃完!
然而,門店數量多還不算要命,最要命的是品牌同質化(各個品牌在菜品、鍋底、裝修、服務、活動等各方面互相模仿,導致大家雷同,消費者分不清彼此,最后只能靠價格戰)。誰的家底厚,誰就能耗到最后。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中國火鍋同質化的話題。
除了名字,其他相似度達99%
△靠模仿是沒出路的
有些火鍋店老板在經營品牌時,可能是中庸態度:我不知道怎么做,跟別人做肯定不會錯。本來火鍋門檻就不高,這樣一模仿,兩家就很像了,互相模仿的人多了,大家就越來越像了。
1、產品同質化
同一種味道、同一張桌子、同一個微笑
我說的這個產品是指:菜品+環境+服務,綜合在一起。
麻辣火鍋因為底料的作用,食材的本味很容易被蓋掉。所以,經常會鬧笑話,鍋里涮過后,吃不出羊肉卷和牛肉卷。
然而,市面上很多知名火鍋品牌,底料卻是從皇城老媽、海底撈、小天鵝等企業買的。
本身鍋底的口味就沒有識別度,涮菜又難以吃出區別。導致火鍋品牌的口味高度同質化。如果其他方面沒有特別的優勢和差異,這些將是第一波被同質化沖擊的餐廳。
△毛肚的牙感是細分成功前提
毛肚火鍋能夠在川渝火鍋里細分出來。其本質還是因為,毛肚、黃喉、鴨腸等脆爽彈牙,舌頭上的味道一樣,牙齒間的嚼感有區別,給人以深刻的體驗。再加上毛肚價格高,這里面就有很多商業元素可以挖掘。
要真把海底撈和巴奴的毛肚放同一鍋里涮,你覺得多少人吃出差異來?
裝修是最耗錢、最直觀、風險最大的一種做法。例如上海某海盜船主題火鍋、重慶某花店主題火鍋、成都某武俠主題火鍋、重慶某紅色主題火鍋……各自在裝修上花了不少精力。
△云南一家店將火鍋、胡桃里和花店融合
對于連鎖品牌來說,這種策略帶來邊際效應是大大降低的(也就是第一次來感覺很新奇很滿足,第二、三次后感覺就慢慢降低了),主題餐廳復購率是個考驗。
服務是每家火鍋都在強調的,但都是難以穩定的。火鍋店的人員流動率也是相當高的。人員一變動,服務質量就會產生波動。
而且,人力成本上升勢頭加快,所以大多數火鍋店的服務還是維持在補短板階段,除了海底撈之外,較少有火鍋在服務方面綻放異彩。
2、營銷同質化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火鍋同質化還有一個怪象就是營銷。
別人喊“辣翻天”,我喊“辣到底”。
別人請比基尼美女端菜,我請外國男模站臺。
別人刷朋友圈,我做積攢打折。
當物理層面口味、裝修、服務,已經和大多數一樣的時候,精神上還處于雷同,這才是最致命的。
△知名火鍋品牌在集贊打折
△另一個也在集贊打折
二戰前,百事可樂全年的銷售量相當于可口可樂一天的銷售量。前者正是靠著堅持與眾不同的策略,不斷和可口可樂打差異化。如今勉強做到和可口可樂并駕齊驅。
△百事可樂跟可口可樂對著干,獲得成功
兩家可樂口感上有區別,但是有多少人因為口感而選擇某一個?所有的營銷和品牌,最終落地成為強調年輕的藍色,主張快樂的紅色。才是值得火鍋老板認真思考點。
品牌同質化的危害
品牌同質化沒有贏家,結局只會是3個和尚沒水喝。
1、輻射半徑越來越短
如果你和其他家麻辣火鍋店沒有明顯區別,就餐體驗感差不多的話。消費者在選擇你和其他家的時候,排除價格和活動因素,通常是去離得最近的那一家。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消費者就餐所付出的總成本=錢+時間,相同的兩家店,誰家近,他付出的總成本就低。
△同質化火鍋店客人越來越少
正常一家火鍋店輻射范圍是周邊3公里,而你的輻射范圍可能只有500米,客人就像禿子的頭發——新的不長老的減少,慢慢越來越稀少,直至掉光。
所以,同質化到最后,你會發現來店里吃火鍋的老面孔多。不是因為你做得好,而是他來你家比較省事。
2、難以培養回頭客
消費者也許會沖著海底撈的服務或者等位福利,多去幾次。
也許會被洋房火鍋的高端打動,心心念念再去一次。
但是,市面上大多數麻辣火鍋,對于絕大部分消費者而言,感覺差不多。即便是我,自認從事餐飲行業咨詢,吃過很多家麻辣火鍋,有時候也難感受區別。
既然去誰家都差不多,為什么要反復來你家吃火鍋?沒有個性和差異化的火鍋品牌,顧客的忠誠度是很低的。
3、打折促銷一停就沒人氣
品牌同質化到后期,就是打折停不下來。
正如我上面所說,品牌同質化后期,門店客群范圍越來越窄,回頭客越來越少,人均不敢提。品牌就只能依賴做活動、打廣告,帶來一些人氣。
△1、打折停不下2、內容還過期
可事實是:連活動都在模仿的火鍋品牌,廣告也使不出創意。廣告的邊際效應遞減,最后都變成了打折促銷。這種靠犧牲利潤來帶動銷量,只要促銷一停,人氣立刻就下降。
因為,被低價吸引來的顧客,沒有忠誠度,如果別人比你更低價,他們就去別人家了。
如何跳出品牌同質化問題
解決川渝火鍋品牌同質化問題。最關鍵的還是要從消費者需求和企業自身優勢找答案。
這個過程不但需要時間,還要科學方法以及準確的洞察,再用創意表現出來。最好是找專業的餐飲咨詢公司來做,一般的廣告設計公司和營銷策劃公司,很難達到深度。
1、我們不一樣
找準一個對手,盯著它打。
凡是他提倡的,你就反對;凡是他反對的,你就提倡。
△海底撈的舞面
△對抗舞面的拽面
就像巴奴打海底撈一樣。海底撈服務好,我就說自己產品好。海底撈有舞面,我就說好面不用舞,天然零添加。盡管從體量上來看,兩家還差距相當大,但是巴奴已經比過去好很多了。
但是,具體瞄準誰來打,這個非常重要。如何與對手打,這個需要方法。
2、大聲說:我們不一樣
凡是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就拎出來大聲說。
但是,這個不一樣的地方,必須是能夠反復消費,最好競爭對手短時間內無法達到的。
△像這種不一樣,別人容易學
就像有些麻辣火鍋品牌,把鍋底做成小熊形狀,這確實不一樣,但是壁壘太低了。對手只要找到供應商,很快就可以做出一個小鹿、小狗等形狀,可持續性不強。
△你的優勢最好別人很難模仿
假如,你的底料是自己炒制的,這個在成都重慶一帶可能不稀罕,但是在外地比較吃香,一般連鎖品牌不太容易做到。那你就反復宣傳:手工炒制更香,更新鮮等。
在目所能及的地方,像門口海報、周邊廣告牌、店內視頻、菜單等,印上你的優點,著重宣傳。
3、換著花樣說:我們不一樣
找到不一樣容易。但想要持續宣傳不一樣就很難了。
很多餐飲老板覺得自己今年談底料,明年還談底料,消費者不膩自己都膩了。然后就換一個來談。殊不知,這正犯了品牌大忌。能將一個概念持續打深打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百事可樂通過換代言人表達自己年輕
百事可樂自從確立“年輕一代人選擇”的戰略以來,每年都會圍繞著“年輕”換著花樣做文章。贊助球星、聘請當下最火的流量明星代言等……
△農夫山泉每年圍繞水源講新故事
農夫山泉說自己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今年在這個基地拍片,明年又去另外一個基地拍片……也是在“老酒裝新瓶”。
這也就是為什么,那些品牌部門經常找公關公司來幫自己策劃活動,因為乙方能夠站在不同角度闡述主題,進行活動策劃。
目前整體川渝火鍋陷入了停滯狀態,這和快時尚餐廳品類停滯的原因很像。
1、領頭企業創新停滯,后面的人不知怎么辦。
2、剛出現新東西,就一哄而上,紅利被快速刮完。自熱火鍋就是個例子。
所以,解決這兩個問題。
繼續同質化只能等死。
一定要跳出來,以取代領頭羊的心態做自己。
另外,找準自己的核心優勢,讓別人想學也學不來。
編輯 | 紅餐網_澤文
用工荒背后的漲薪隱憂,你準備好了么
餐飲新風向:2018這些單品將成為爆款
2018整一年的餐飲營銷寶典,拿去不謝
餐廳如何與消費者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酸菜魚現象越演越烈,未來中餐趨勢怎么走
海底撈、CoCo都被帶火!“抖音”這股風怎么跟
露幾個鏡頭就大火,《舌尖》真能改寫餐企命運
這些餐廳明明漲價了,為啥卻能讓更多消費者買單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