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家店虧損540萬,如今卻做到了年收入破1億。
正如他所說的,慢慢來,比較快。
仟福粥城曾經浪費了10年去“慢”,當下的快車道才是真正的爆發。
廖俊青談餐飲創業夢
從仟福粥城雁田店到仟福粥點鳳崗三正店的距離并不遠,僅需20分鐘車程。然而,這兩家店的格調卻仿佛相差了2個年代。
一廂是昏暗的燈光、老款的皮沙發、傳統的KTV式包廂, 80年代老餐飲的裝修風格一覽無余。另一廂卻是明亮的廚房、簡約的菜單、清雅的音樂,完全是一派小清新的時尚之風。
△仟福粥城鳳崗雁田怡安中路店
出自同一品牌的兩家店緣何會有如此反差?
一切的開始要回到13年前,從仟福粥城創始人廖俊青的創業故事從頭說起。
01
三心二意
餐廳面臨十年動蕩
2000年,廖俊青把原本在電信局還不錯的工作辭去,踏上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辭職后,廖俊青和朋友合伙在東莞開足浴中心——天天按摩,生意也越做越大,而他負責某一區域的管理。
在那期間,廖俊青看到身邊的朋友都在從事餐飲業,做得都很不錯。他開始琢磨,“能不能通過餐飲行業,來成就自己的一份事業呢?”
△仟福粥城創始人 廖俊青
但是,家族沒有做餐飲的基因,到底做什么好呢?機緣巧合下,廖俊青得到了東莞粥的配方。
“我覺得東莞粥的味道很像小時候媽媽熬粥的味道。”作為土生土長的東莞人,廖俊青決定,要將這碗帶有媽媽味道的東莞粥傳承下來,也為東莞的飲食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于是,在2005年的夏天,仟福粥城品牌正式在東莞成立。
之后長達近十年的日子里,廖俊青身兼兩職,相對于“臟苦累”的餐飲行業來說,足浴行業更輕松也更賺錢,所以他并沒有把很多心思放在餐飲上。
“那時候還年輕,沒什么理想,也比較懶,不想那么操勞。”
然而上帝總是公平的,他會眷顧每一個腳踏實地、專注實干的人;同樣也會懲罰那些三心二意、不夠專一的人。
在廖俊青“沉浸”在足浴行業賺錢的那段時間,恰好也是仟福粥城最為跌宕起伏的十年。在懵懂無知的初創期,廖俊青和他的仟福粥城走了不少彎路。
02
模式遇困
1家店便虧損了540萬
“當年的仟福粥城,有上千種產品,我感到很驕傲。”談及粥城 的“大而全”模式,廖俊青的語速加快了不少,不由笑出聲來。
他把當時的仟福粥城當做是一個“百貨公司”,聚集了川湘粵菜、粥、粉、面、快餐、點心等不同菜式,從早到晚,每天生意都非常好。
廖俊青遠沒有想到,讓他引以為傲的商業模式正在逐漸老化,“大而全”非但不能成為優勢,反而成了他開店的“絆腳石”。
試錯也就此拉開了序幕。2012年,廖俊青把店開到東莞黃江,第二年,位于龍崗的維也納店也正式開張營業。
“其實,這兩家店的選址和模式都是有問題的。”廖俊青回憶起那段日子,語速突然慢了下來,不禁黯然。
“黃江店的規模很大,一千多平米,涉及川湘粵、粥粉面、點心等不同品類,光是產品就有300多種,此外,還有包廂唱歌、打麻將等。”如此大的規模,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工、運營管理、停車位等成本的上漲。“業績好的話還能賺錢,業績稍微不好,就直接面臨虧損問題。”
“當時,光黃江一個店便投資了380萬,結果一年就虧了160萬,加起來總共虧損了540萬。”
如果說黃江店的弊病在于盲目的求大求全,那么龍崗店的鎩羽則完全是在客群定位上的誤判。
仟福粥城龍崗店位于當地維也納酒店一樓,這樣的選址是廖俊青的刻意為之。在他看來啊,和酒店一起合作,肯定會有更多的生意。
但事與愿違,廖俊青很快就發現了酒店住戶的需求和粥城的定位并不匹配。“粥粉面比較休閑,而酒店的人更傾向的是中餐。”在客群定位上的失誤,讓仟福粥城的優勢發揮失常。
苦苦掙扎了兩年后,黃江店和龍崗店先后關門。
“當時感覺就像在跳恰恰,進三步退兩步,很難。”廖俊青不由感慨。
03
痛定思痛
花重金尋找商業模式
“做餐飲這個行業,不懂就要多付出、多學習、多提升。”痛定思痛的廖俊青發現,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讓仟福粥城重塑輝煌。
“剛開始去外面學習,三千塊錢的課我都覺得好貴。但只有刺到你痛點的時候,你才舍得。現在的課程只要有價值,十幾萬我都愿意付。”廖俊青一邊帶著問題,一邊帶領公司骨干走上了求學之路。
在不斷學習的過程廖俊青對仟福粥城發展路徑也日益清晰,做全國連鎖品牌。
接下來,尋找適合仟福粥城連鎖發展的商業模式,成為了廖俊青餐飲事業的全新課題。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仟福粥城停止了開店,他們走遍全國,去參加業內的培訓、向優秀的餐飲企業學習、向同行討教、和餐飲朋友進行交流學習,終于慢慢有了方向。
在摸索的過程中,廖俊青和團隊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對仟福粥城的發展進行了梳理:重新定位,聚焦產品,在傳統門店的基礎上進行迭代升級。
2015年,仟福粥城兄弟品牌仟福粥點成立,同年6月,在鳳崗鎮雁田祥新中路開出首家新店。
和仟福粥城不用,仟福粥點摒棄了原來“大而全”的模式,專做“小而精”。
面積從原來的的上千平米變成300平米,1000+的菜品縮減了近90%,聚焦東莞粥和點心,定位為粥點專門店。
除了重新定位,仟福粥點還做了一系列的升級:
? 在產品上做升級,把主打產品東莞粥做到極致,把門店的品質穩定放在第一位,每個季節都會對產品進行迭代,做得好的留下來,做得不好的砍掉,再把新品補上來,讓消費者保持新鮮感;
? 在環境上做升級,由工業風變成小清新風,顧客可以在一個通透、明亮、清新的環境里喝著粥、吃著點心;
? 消費體驗的升級,打造東莞市第一個開放廚房,透明的櫥窗,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到有美女廚師在現場熬粥,點心師傅在包著包點,而油鍋里,金黃色的油條正在等待著出鍋,通過這些細節來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
? 打造文化差異,員工應該是熱情、開朗的,以此來向顧客傳遞仟福粥點的快樂文化——一碗粥的小幸福。
“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嘗試而成功的。”廖俊青很開心,仟福粥點改變了之后,生意更好了,200平米的店,單日翻臺率最高可達8-9次,月營收過百萬。
目前,仟福粥點已有20余家直營門店,而仟福粥城的絕大部分門店也依循仟福粥點進行了改造升級。2017年,兩大品牌營收破億元。
“做餐飲并不難,一靠專注,二靠知識。”在廖俊青眼中,做餐飲其實并不難,它要求的只是你要踏踏實實用心去做,用心去付出,就會把事情做好。“仟福粥城這兩年發展快的原因,正是因為我們專注了。”
3年前,廖俊青正式辭去足浴行業的管理工作,把全身心全都壓在了仟福粥城的事業上。
04
做足功課
為連鎖發展做準備
盲目的開店,讓仟福粥城走了不少彎路,以至于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長河里,不停的磕磕碰碰,進進退退,卻仍未能攻破東莞,走向全國。
“整個中國市場,把粥做得很好的品牌也有很多,比如江西的粥行天下、北京的嘉和一品,但這些都只能算是區域品牌。”在廖俊青看來,這對仟福粥城來說,是一個契機。
△鼓手肉丸粥
為了未來更好的連鎖加盟發展,2017年,廖俊青和他的團隊做了4件大事:
? 建立配送中心,建立半成品加工廠,為出品的品質、門店的供應、效率的提升保駕護航;
? 建立十二大系統,包含服務、生產、食品安全、盤存管理等在內,比如說服務系統之中,有一套標準,讓樓面人員參照標準去做;比如存盤系統,則可以保證每個月的成本把控。這些系統之間是環環相扣的,它是一個運營手冊,當加盟商或者分店拿到之后,照著系統去做,就可以把東西做好了;
? 成立商學院,做餐飲最重要的是人才,而仟福粥城的商學院是為了專門打造餐飲人才孵化的一個基地,去為未來發展做鋪墊;
? 成立出品研究所,除了研發新品外,還專門對現有的產品進行迭代升級。
“有了這四個把關,仟福粥城才有更堅定的后盾,為未來的連鎖發展和加盟發展,去做準備。”
05
未來
慢慢走,比較快
“做個更長久一點的打算,您是希望東莞粥在整個粥品類里面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廖俊青認為,未來走向全國,并不是困難的事情,但一切都要看根。“在仟福粥城的根還沒有扎穩的情況下,不能拔苗助長。仟福需要在整個餐飲發展過程中,一邊學習,一邊發展。”
他認為,慢慢來,比較快!慢慢來,比較穩!
記者 | 紅餐網_周洪楚
編輯| 紅餐網_方槍槍
視頻 | 紅餐網_王偉、羅莊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