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撈某門店發生一起因顧客嫌服務員倒水慢,故而羞辱服務員事件。此事一經爆出,吃瓜群眾一片嘩然。
事實上,顧客刁難餐飲員工的事件并不鮮見。只是很多餐飲老板為了利益需求時常令員工蒙受不白之冤,甚至給予經濟處罰。
餐飲員工難道就是天生的受氣包嗎?!
01
顧客暗藏怒火,拿服務員出氣
小秦曾經是一家烤肉店的女服務員,之所以說曾經,是因為半月前她離職了。小秦對周圍的朋友說:“干什么都不要干服務行業。不止顧客不把你當人,公司也不會把你當人。”
這話雖然有些極端,但也不無道理。
兩個月前的一天,小秦還在烤肉店任職。當時有六位男士去她們烤肉店聚餐。其中一位顧客中間接了個電話,似乎與電話那邊的人起了沖突,說話聲越來越大,罵罵咧咧。小秦注意到那位顧客最后罵了句臟話,憤怒的掛斷電話,將手機拍在桌上。同桌的人拍了拍他的肩,安撫著他的情緒。
那位顧客煩躁的喊了聲:“你們這上菜怎么這么慢啊?等這么久都不來,成心的吧?”小秦愣了下,趕緊走到桌前,“不好意思,先生,我馬上給您去催一催。”
小秦剛想去后廚看看,那位顧客卻不依不饒:“催什么催,我現在就要上菜,你要解決不了就滾開行嗎?”小秦是個急性子,有些沉不住氣,但也還是面露微笑:“您要上菜,我也是要去后廚問問看的。”沒想到,那位男士直接站起來,將杯子摔在小秦身上,指著小秦就開罵,要多難聽有多難聽,惹得整個餐廳的顧客都伸著頭圍觀。
沒一會兒,餐廳經理走出來進行調解,話里話外說的都是小秦做的不好,讓顧客見諒之類的話語。小秦一聲不吭的站在那兒低著頭,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她雙手緊握著水壺柄,細看下還有些微抖。
小秦不明白,自己明明沒做錯什么,為什么要站在這給人當出氣筒,讓人謾罵。原本以為經理來了,怎么也能給自己一個公道,卻是自己想太多了。
“還不快道歉!”經理的話讓小秦震了一下,只覺得更加委屈,卻也沒辦法,只得弓著腰嗚咽著聲音再三說著“對不起”。事后,經理又訓斥了小秦幾句,告訴她要是干不了就趕緊走人。
“我領著工資,認認真真干活,又沒做錯什么事,憑什么這么讓人侮辱?公司就這么讓自己的員工受欺負?大家庭就是這樣?”每次想起這件事兒都令小秦耿耿于懷,“都說顧客是上帝,但如果都是這樣的上帝,那就讓上帝都見鬼去吧!”
02
顧客使計免單,刁難服務員
同樣因遭到顧客刁難而離職的還有某大酒樓的小張。
元旦假日晚間,有兩位顧客進店消費。小張像往常一樣,詢問了這兩位顧客需要點什么,又為他們推薦了店內的招牌產品和人氣產品。
服務過程中,小張笑容得體,說話輕柔,產品端上桌后還不忘說了“用餐愉快”。領班在一旁看了,也非常的滿意,夸小張做的不錯!
內心的喜悅很快被一盆涼水澆滅。那兩位顧客反映送去的南瓜湯里有蟲子,同事趕緊叫來小張,領班站在一旁詢問事情經過。小張仔細回憶,斬釘截鐵的告訴領班,送給顧客的時候南瓜湯沒有任何問題。
顧客把桌子拍的“嘭”一聲響,指著小張:“你什么意思?說我故意往里放蟲是吧?”
小張默不吭聲,領班試圖解釋,但顧客根本不聽,嚷嚷著,餐廳做的東西不干凈還推卸責任,一個小小服務員想誣陷他。
最后經理出面,跟顧客提出通過免單形式賠償損失。沒成想,顧客卻不依不饒,非說小張先前的澄清是在誣陷他,要是答應了免單就正好讓小張稱心如意,把他變成為了免單故意放蟲的小人。
經理當著顧客面狠狠罵了小張一頓,讓小張賠禮道歉。小張硬著頭皮說了句“對不起”,顧客卻得寸進尺,非要小張承認是她不小心把蟲子弄進湯里。
這回小張卻遲遲不肯開口,雙方僵持不下,經理暗暗掐了掐小張的手臂示意她開口。小張張了張嘴,卻怎么也開不了口,只覺胸口堵得慌,吸了吸鼻子,咬咬牙,最終還是被迫承認自己不小心弄臟了湯,在顧客的要求下喝下了那碗南瓜湯。
下班前,經理開了內部會議。會上點名批評了小張,經理義正言辭的對門店員工說:“我再次強調顧客是上帝。公司花錢雇你們來不是讓你們氣走顧客的,而是讓你們用優質的服務讓顧客滿意,留住顧客。不服務好顧客,公司哪來的錢給你們發工資?”
小張坐在位置上,默默的流著眼淚。她突然很想知道怎樣才算是優質的服務?
小張站起來直面經理,提出了6個疑問:
一,優質的服務是否包括在員工本職工作之外還得讓顧客發泄情緒?員工明明沒有做過的事情卻還是要給顧客背鍋?
二,這一切所謂優質服務的背后僅僅因為領了公司的薪資,就要員工把尊嚴踩在腳底下?
三,沒有顧客,公司就無法經營,但是沒有基層員工,怎么支撐起門店?
四,公司有什么理由幫著顧客委屈自己的員工?如果說員工代表公司的形象,是否太過屈尊降貴?
五,顧客滿意度很重要,難道員工滿意度就不重要?
六,同水平薪資的工作有很多,你的員工為什么非要在吃力不討好的服務員崗位上繼續工作?”
不止小張,下面一眾員工皆齊齊看著經理,然而經理一時卻不知該如何回答,想了半天只說出句:“顧客是上帝。”
小張由衷的說:“顧客或許是上帝,但上帝很忙,沒時間每天都出現在你的店里,無時無刻陪伴著門店的是員工。”當晚,小張便提出離職,一起走的還有兩位同事。
如今的小張在一家印刷廠工作,每月的薪資與做服務員時差不了多少,但沒有以前面對顧客時的戰戰兢兢,工作氛圍和狀態都很不錯。
總 結
但凡涉及服務顧客,一定會奉行“顧客是上帝”的服務標準,尤其在如今注重體驗感的餐飲行業。但餐企卻忽略了一個重點,“上帝”也是人,也會犯錯,難道“上帝”就可以任性嗎?
如果餐企要為了這些少數蠻不講理的“上帝”傷害員工,無異于自損口碑,讓員工寒心。每一個員工具有獨立人格與自主權益,任何一種無故的傷害都是都將受到道德譴責與法律制裁。
餐企追求極致服務并沒有錯,但凡事都有度。如果這種“極致”建立在員工的痛苦上,不要也罷,畢竟那點銅臭味不值得出賣尊嚴!
編 輯 | 紅餐網_莫非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