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身邊出現了一大波的“混搭”餐廳,如喜家德+南航,喜茶+杜蕾斯,必勝客+時裝周、小楊生煎+摩拜單車等等。
這些看似不搭邊的跨界合作,仿佛起了化學反應,往往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今天小編就腦洞打開,探究未來!
未來,餐飲“跨界混搭”還能怎么玩? 1 燒烤+KTV 隨著木屋燒烤、冰城串吧等品牌的興起和火爆,烤串逐漸成為了當下餐飲最流行的品類之一。 相關數據顯示,燒烤產業在整個餐飲市場份額中已經躍居第二位,僅次于火鍋。 但與此同時,燒烤行業的洗牌也相當嚴重,據調查發現,有將近70%的燒烤店活不過一年! 蛋糕那么大,有能力來瓜分它的人卻很少。 燒烤關店如此“慘烈”,烤串品牌如何生存? 燒烤+KTV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紅餐點評 燒烤+KTV=? 抓住燒烤這個品類所具備的社交屬性,燒烤品牌可以聯合一些同樣具備社交性質的品牌或者行業進行合作,比如:KTV。 眾所周知的是,KTV的本質就是社交場所,唱歌也許不是剛需,但社交和聚會一定是剛需,除了餐廳之外,群體的社交往往首選KTV。 燒烤和KTV都有一個共同的屬性:社交,一邊烤串一邊唱K的混搭模式更符合消費者的社交需求; 可操作性:四星半! 2 洋快餐+中式快餐 在很多人看來,肯德基和麥當勞正逐漸由傳統印象種的洋快餐轉變成為一家綜合性的快餐店,以后在麥當勞、肯德基里面,將會出現更多的中式快餐。 遺憾的是,被用心設計過的“肯德基米飯”,即使在外觀上處理得很好看,但是新產品的嘗試還是失敗了,甚至曾因過于粗糙而被譽為“用后媽的心在做飯”。 即使米飯菜品在肯德基的菜單中不斷迭代,存活了下來。但消費者可能永遠不會說:我們去肯德基吃個飯吧! 中西結合,或是個新王道! 紅餐點評 洋快餐+中式快餐=加速本地化 對于肯德基or麥當勞來說:和中式快餐的合作能大幅度降低運行成本,免去市場調查、研發新品、產品測試、推廣等大量的繁瑣工作,從而真正做到實現“本地化”。 對于真功夫or72街等中式快餐而言:則可以學習麥肯的標準化管理系統,幫助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快的實現規模擴張與連鎖發展。 可操作性:五顆星! 3 傳統咖啡品牌+便利店 先看兩組數據: ① 2016年全家便利店賣出了1000萬杯咖啡,同比增長了140%; ② 星巴克2017年第四個財季業績:收入為56.98億美元,并低于市場預期的58億美元; 一邊是便利店咖啡的熊熊火焰,一邊是星巴克的冰冷海水。相形之下,價格成為了決勝市場的分水嶺。 便利店10元左右的咖啡,毛利率高達50%以上,雖然比不上星巴克(中國近2500家門店)90%毛利的夸張水平,但以便利店龐大的基數(僅上海的便利店數就將近20000間),關鍵消費者的心理落差不會特別大,心里上也容易接受; 紅餐點評 咖啡品牌+便利店=? 早上一杯咖啡,混搭包子或者油條可能也是新的趨勢; 便利店密度大,且較多分布在商業寫字樓區域,在人群上符合咖啡的自身定位。 可操作性:四顆星! 小 結 品牌之間的跨界合作,最終都是為了凝聚更多的用戶,將合作方手上的資源轉化成自身的用戶資源。 而那些看似無厘頭的跨界合作,其實都是經過深刻分析后創意的實現。 未來,必將會有更多好玩的混搭跨界出現,我們只需要期待品牌的腦洞開得有多大就行了。
編輯| 紅餐網_周洪楚
制圖| 紅餐網_王偉、唐濤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