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采訪了5位裸辭開奶茶店的年輕人,他們似乎都不約而同地走上了虧本的道路。
奶茶業的紅利期已過,隨便開一家店就能賺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整個市場嚴重飽和,“十店九虧”的說法并非聳人聽聞。
”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周繼鳳 黎明 王敏 唐亞華 李秋涵
這屆年輕人,誰沒幻想過自己開一家店。最近幾年奶茶火爆,更多年輕人瘋狂地涌向了奶茶市場,甚至不惜辭職去開奶茶店。
本期我們找到五位裸辭開奶茶店的年輕人。發現,賺錢的人都各有各的賺錢方法,但是開奶茶店的人,似乎都不約而同地走上了虧本的道路。
這五位創業者中,有些人誤以為開奶茶店是小本高利的生意,開完之后才發現開奶茶店對開店者的要求極高,普通白領很難勝任;
有人在奶茶加盟生意里踩了坑,被虛假奶茶品牌騙去了幾十萬的加盟費,現在還在苦苦掙扎;
還有人試圖在已經一片紅海的茶飲市場創立新的品牌,最后虧了150萬;
也有人確實創業成功,但是前期異常艱辛,每個月只能領500塊的工資……
事實上,隨著茶飲行業的不斷發展,目前行業的紅利期已過,隨便開一家店就能賺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整個市場嚴重飽和,“十店九虧”的說法并非聳人聽聞。不少奶茶行業的創業者告誡年輕人:這里坑太多,調研清楚,再來!
“半年虧了30多萬,
每個環節都在踩坑”
吳游 | 廣州 30歲 某螺螄粉品牌總經理
2018年,我和一個朋友一起在廣州開了一家奶茶店,當年奶茶店還被視為是小本高利的生意,吸引了很多創業者前赴后繼。此前一年,我從大廠離職和朋友創業做了一個APP,到年底被收購后退出,因此2018年初,我正處于工作空窗期,加上不想再靠朝九晚五的工作賺錢,最后便決定和朋友一起開家奶茶店。
奶茶店從有想法到開業,中間只用了不到3個月,但開業剛半年就因為一直虧損關門了。我和合伙人一開始很天真,認為這門生意很好做,一年之內就可以回本,但實際情況和最初設想差距非常大,現在復盤下來,可以說當時基本上每個環節我們都有踩坑或者有偏差。
前期籌備市場調研時,我們把市場上一點點、CoCo等大品牌和一些小品牌都進行了研究對比,但最終還是選了一個小品牌。之前我的事業都是順風順水一路高走的,無論是在大廠做項目,還是創業做APP,我都做得不錯,所以當時我和合伙人覺得,哪怕是小品牌,只要能夠拿到一套系統化的開店標準,結合我們自己的理解就能把這件事情做成。
而且關鍵是,大品牌和小品牌二者的前期投入差別很大,大品牌前期投入加盟費、門店裝修費用等加起來可能要30-50萬左右,申請審核上也比較苛刻,而我們選擇的小品牌只要7-8萬。
事實證明,從品牌選擇開始我們就出現了偏差。大品牌和小品牌在品牌效應、產品更新、運營支持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差別,小品牌可以說幾乎不會給到任何支持,后來我們才明白,加盟的這個小品牌其實可以說是一個快招公司,賺的就是加盟費,他們圈完一波錢之后,會換個品牌,再繼續圈錢。
在選址上,加盟的品牌不會給到建議和參考,我們只能自己決定,最終定在了一個老步行街,那個地方人流量還可以,為了簽下店面,我們還付了7-8萬的轉租費。但結果是,雖然有人流量,但是以白領居多,而白領對我們的奶茶不太感興趣。正式開業時,一個月如果想要營收覆蓋支出的話,營業額必須要達到4-5萬,但當時我們每個月營業額都只有2-3萬。
除此之外,這次開店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也讓我對現實、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比如,在定場地時,我們和二房東進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由于我和合伙人在商業談判方面的能力比較弱,所以當時7-8萬的轉租費其實是比較高的。此外,盡管店里有監控,但還是會有員工私自收錢、中飽私囊,原材料采購量和產出預設有時會有著10%的差異。
從第三個月開始,我就有了關店的念頭,撐到半年還是看不到希望,便關店了。總的算下來,這次開奶茶店,我和合伙人扔進去了30多萬。好在這個數目對我們而言也不算大,6個月就關門也算是及時止損了。
現在聽到一些年輕人說:“不想上班了,想辭職出去開個店做小生意”,我就會想說,還是老老實實上班比較好。有過那次開奶茶店經歷后,我明白,一個普通白領即使是在大的平臺上也只是一顆螺絲釘,很難擁有運營好一個門店的全方位能力。門店的運作需要市場調研、商業談判、員工管理、政府關系處理等全方位的能力,對普通白領而言挑戰不小。
“花了28萬剛開店一個月,
得知加盟方是騙子”
霏霏 | 天津 24歲 裕茶加盟店老板
2020年9月,我動了加盟蜜雪冰城的念頭,于是在微信上搜索添加了蜜雪冰城的微信公眾號,并按照上面加盟的操作指示留了電話。隨后一位自稱是蜜雪冰城員工的孫經理添加了我微信。
他先給我發了蜜雪冰城的加盟資料,加盟費大約二三十萬,然后又跟我說不建議加盟蜜雪冰城,說他們在天津已經有很多家店了,蜜雪冰城新開了一個品牌叫裕茶,老板是同一個人,挺劃算的。他當時的微信頭像是蜜雪冰城的照片,朋友圈也都是蜜雪冰城和裕茶的信息。
我看了一下,裕茶這個品牌是江疏影代言的,加盟資料里還寫著跟九陽豆漿、美團都有合作。孫經理說他們2020年8月份才開始招商,招的是第一批加盟商,等召集齊100家店,打算做一個百店齊開的儀式,到時候江疏影會到上海剪彩。我聽了挺心動的,就去了上海簽了約,加盟費12萬,還有1萬塊錢的保證金,總共交了13萬。
交完錢之后,他們一直給我打電話,讓我交錢升級區代理,我當時手里也沒有那么多錢,就沒升。我交錢的時候他們一幫人把一切說得都很容易,我以為再投入個六七萬塊錢就能把店開起來了。但交完錢發現,首次購買物料就需要六七萬,還得找商鋪租房子,我沒有那么多錢開這個店。
一直到今年3月份,我跟一個朋友合伙才把店開起來,加上加盟費我們總共投入了28萬。店開了之后搞了幾天活動,我們本身買來的物料就挺貴的,利潤就很少了很多,再加上搞活動,盡管前期賣得稍多一點,但也基本上是在虧錢。活動結束后剛開始一天還能有個500塊錢營業額,后來基本上一天就一兩百,每天都在虧錢。
更悲劇的是,開店一個多月后,我得知網上傳的上海破獲7億奶茶店套路詐騙案里面就有我們這個品牌,據說老板已經被抓了。確實,我后來回想起來,我們開完店之后再給總部的發消息就沒人理了,之前介紹加盟的那個孫經理微信頭像也換了,朋友圈也看不到內容了。
我算過按照我們店現在的成本結構,大概每天收入500塊錢才能稍微有一點利潤,但現在每天就只能收入一兩百,每個月不算人工費用也得倒貼進去四五千。
現在我這個店品牌、選址都不行,味道也一般,而且原料都沒地方買了,我和別的被坑的加盟商也都在商量解決辦法。當然了,這個情況跟我自己也有很大的關系,前期功課做得不太夠,換加盟品牌我現在也沒資金了。
按目前的情況來看,我這個店有可能經營不下去了,我打算短期內先經營著,后面要不行了可能就會關。
我之前沒有開過任何店,也沒有特別深入地了解過這個行業,就覺得開個奶茶店挺好的,想著上班不自由,自己創業當老板,如果經營好了,雇點員工,偶爾去一下店里,還可以開展別的事業。我當時的想法是官網是不會騙人的,從官網上加的人我就信以為真了。
我現在后悔的點不是開店這件事情,而是自己愚蠢,沒有認清騙局。我覺得年輕人還是不要輕易裸辭,但是你要是真的有自己的思想、計劃,倒是可以拼一拼。
“想創立新的茶飲品牌,
沒想到虧了150萬不得不關店”
Sky | 30歲 廣西 某茶飲品牌創始人
去年在海南的時候,我發現海口市出了一個新的奶茶品類——爆打檸檬茶,這個品類還沒有出現頭部品牌,而最開始做這個品類的品牌店,幾乎家家都是爆單。盡管我了解到當下的奶茶市場是相對飽和的,但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還是決定試一下。
海口這樣同品類店的已經非常多了,所以我們把店開在了廣西南寧市,認為南寧市的人口數量是海口的三倍,市場空間應該更大。之前我上班做會展策劃小賺了一筆,所以啟動資金有一些,于是我找好店鋪,招聘完員工,奶茶店就開起來了。
我們最開始的初衷當然是做大做強,最后能創立出一個品牌,后期甚至可以引入加盟模式。沒想到,現實比想象殘酷得多。
一開始我們選擇了南寧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當時的想法是周圍的奶茶店生意不錯,那我們家肯定也不差。
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別的奶茶店比我們開的時間早,活得也不錯,說明人家品牌本身就不差,而且有一定的忠實顧客,我們作為一個新的品牌,怎么去競爭?所以,盡管我們把奶茶店開在了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但是到店轉化率,還有品牌產品吸引力,都沒有達到預期。
更要命的是,茶飲巨頭們對于在供應鏈的把控、大數據的應用上有優勢,并且有著互聯網規模效應,這些都讓新生品牌失去了先機。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今年年初的時候,因為霜凍,檸檬的價格上漲,變得供不應求。看到檸檬缺貨,一些頭部品牌直接把不少果園承包了下來,促使檸檬的價格從兩塊多一斤最高漲到三十五塊錢。這就是頭部品牌對中小微品牌的致命性打擊。
創業期間我們也不是沒想過要改變策略,但是當我們想去改造店面,或者用新的營銷方式吸引顧客時,我們發現手上的資金不足了。沒錢,這對于開店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因為每一個創業要踩的坑,除了靠經驗挺過去外,最重要的就是靠錢砸平。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