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攤經濟”的政策紅利下,街頭餐飲再次迎來了高光時刻,憑一輛小推車創業謀生的新聞屢見報端。
與此同時,也有一批餐飲人擔憂,大規模回歸的街頭餐飲會把已經處境艱難的實體餐飲推向更深的深淵。事實果真如此嗎?這兩天,一條“城管喊你去擺攤”的新聞又將“地攤經濟”推上了熱搜。為了釋放“地攤經濟”的活力,江西九江瑞昌市特別設置了流動商販臨時拜訪點,同時安排城管主動打電話動員一些小商販到指定地點擺攤經營,讓不少網友大呼“活久見”。從萬眾創業到全民地攤,中央信號才釋放短短10天左右,“地攤經濟”已經在全國各地如野草般奔涌生長。
01
全民擺攤,
“地攤經濟”松綁后,餐飲業的變化肉眼可見:以“小吃小喝”為主的街頭餐飲開始大規模回歸。
過去幾年,由于全國創文創衛和環保建設的推進,大排檔、小吃攤等街頭餐飲普遍被嚴抓嚴管,很多餐飲人被逼轉行或花重金轉租門店經營,街頭餐飲一度消失在公眾的視線中。如今政策紅利釋放,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始鼓勵“擺地攤”,又恰逢疫情后一大批企業倒下,失業人口激增,門檻較低又沒有租金和人工成本壓力的街邊餐飲攤便成了很多人謀生或再創業的熱門選擇。紅餐網(ID:hongcan18)觀察發現,全國各地的街頭餐飲已經扎堆重現,成都、鄭州、濟南、南京、杭州、大連等城市都出現了一條條熱鬧的小吃街或夜市,綿延百米,聚集了鍋盔、煎餅、炸串、涼皮、燒烤、臭豆腐、炒粉炒面等各色各樣的小吃攤和排檔,價格普遍在5-10元之間。因為方便快捷、價格便宜,大部分餐飲攤的生意都很旺。在成都擺攤賣煎餅果子的何海東就是一個例子。3月底,從外貿公司下崗的何海東正好碰上成都出臺允許擺攤的規定,便用3000元成本買了部二手電三輪在黌門街擺攤賣煎餅果子。到4月,刨去成本開張等費用,何海東凈賺了1.3萬元。據紅餐網了解,目前加入擺攤大軍干餐飲的人群已經越來越多,其中不僅有部分因疫情而失業或關店的餐飲人,還有很多各行各業的上班族,有全職也有兼職。對他們來說,在街邊擺攤干餐飲既不用負擔高昂的店面租金,也不用為人工等成本發愁,簡單租個攤位、架幾張桌子,甚至只要租一臺三輪車,就可以開門迎客,解決生計問題,在當下也是一種不錯的謀生方式。
02
地攤回歸后,
實體餐飲人心惶惶
伴隨著街頭餐飲的回歸一起出現的,是大批實體餐飲人對未來的擔憂。地攤餐飲沒有租金和人工成本壓力,而且更具便利性和價格優勢,當它們的小推車擺到一些門店或商場門口時,必然會直接損害實體門店的利益,對街邊小店、商場餐飲特別是一些同品類的餐廳造成沖擊。最近幾天,紅餐網發布和“地攤經濟”相關的文章后,收到了很多餐飲人的留言,其中大部分人都表示,地攤的出現,只會把原來就不厚的薄餅攤得更薄,讓門店商鋪的生意更加雪上加霜。一位在街邊經營特色小吃生意的老板就向紅餐網表示,自從他的店外來了一批擺攤賣小吃的人后,他們店鋪的生意明顯下滑了。也有一位業內人士直言,“疫情之下,很多街邊小店的老板都是在硬撐著,現在還來開放地攤就是壓死小店鋪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對未來經營的擔憂外,更多背負著高房租壓力和高經營成本的實體餐飲人感受到的是不公平。“往年創城禁止擺地攤,我們花幾萬租了門頭做買賣,今年又讓擺攤了,對一些人是好,不可否認!但是我們租了門頭的該何去何從呢?”“我們辦了正規執照,房租裝修工商稅務衛生消防都要花錢,去年還為了環保買了凈化機,花了那么多的成本規范,現在都打水漂了?”“對餐飲店鋪是各種硬性規定,什么油煙凈化、污水處理、人員健康證辦理、各種食材存放要求、進貨渠道存檔等等,各個部門各種檢查整改,一點不合格就可能歇菜,現在變成去路邊支個攤就可以營業了,這不是鬧嗎?”△部分餐飲人的心聲
03
地攤繁榮,
真的會對實體餐飲造成沖擊嗎?
直到今日,餐飲業內關于“地攤經濟”的討論仍在持續發酵。對此,紅餐網(ID:hongcan18)認為,在當前的經濟困難時刻,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靈活,體量小,成本低,投入產出比相對較高的“地攤餐飲”短期內確實可能會出現短暫的繁榮,但這個繁榮也必然將建立在有序、規范的基礎上,而不是部分餐飲人所說的,在街上隨便支個攤就可以營業。昨天(6月3日),大連的一個夜市就因堵塞交通、衛生一片狼藉等原因而被停業整改了。大連市政府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政府計劃開展的“商業外展外擺”活動,是由政府統一管理,制定經營規范的,“外展外擺”的地段、區域、期限以及開閉展時間都有明確的規定,部分商戶也需要繳納管理費、占道費等。正如某位專業人士所說,鼓勵和支持并不等于沒有規矩,針對地攤餐飲的管理和規范必然也會同步進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地攤經濟”更多的是應一時之需,短期內可能確實會分流一些街邊店或商場店的人氣,但長遠來看,二者面向的客群并不一樣,所處的競爭維度也不同,短兵相接造成的沖擊十分有限。舉個例子,一個人要解決晚餐時或許會選擇在路邊攤解決,但如果他要請客、聚會等,是不可能在地攤上進行的。這也是為什么早期夜市經濟最火的時候,實體餐企該火的照樣火。再拿路邊餐飲最火的小吃品類來說,麻辣燙、鍋盔、炸串、涼皮、燒烤等品類已經稱霸路邊攤幾十年,近幾年也依然跑出了一批連鎖餐飲品牌,比如張亮麻辣燙、阿甘鍋盔、夸父炸串等,門店遍布全國,即便價格略貴于路邊攤,生意也完全不亞于路邊攤。原因就在于連鎖品牌和路邊攤所能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體驗和服務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餐飲人大可放平心態,不必過分擔憂也不應抱有太高的期待。未來,街邊餐飲也許會走向某種程度的繁榮,但絕不會成為餐飲的主流業態,更規范、品質和品牌形象更好的實體餐廳仍將會是大多數消費者的選擇。17城松綁地攤,餐飲業大變局來了?
餐飲市場有多少泡沫?餐飲人該醒醒了
感謝疫情,讓我體面地關了餐廳!
餐企吹響復蘇號角,效率提升成關鍵
醫學博士跨界餐飲,這個品類迎來新風口?
巨頭殺入,餐飲最后一片藍海市場要變天了
眉州東坡,為啥越戰越勇?
餐廳客流慘淡?“7種武器”破解客流難題
九毛九餐廳退出北京、天津、武漢三地
海底撈創始團隊套現15.6億,值得驚訝嗎
疫情后,這10類餐飲老板最有前
五月開局受挫,餐飲業陷入史上最長淡季
這些干餐飲的誤區,害了多少人?!
張勇的焦慮與海底撈的未來
餐企跟風玩直播帶貨,90%會死得更快!
餐飲人最擔心的事情來了
房東拒絕餐飲老板交租,還免了6萬多租
疫情下的小餐飲老板:倒下爬起來再干
疫情管控常態化!北京餐飲何去何從
餐飲,還值得做嗎?
疫情陰霾籠罩下,中國餐企的破局之道
海底撈、西貝入局快餐,是狼還是羊?
率先復蘇!社區餐飲又火了?
品類大洗牌來了!你的餐廳符合趨勢嗎?
餐飲老板,請迎戰“消費降級”
疫情重創餐飲產業鏈,無一幸免
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