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拼環境、講定位等各種理論乍一聽非常高大上,也讓很多餐飲人忙著去學習并運用到日常的經營中來。
可這些策略并非適用于每家店。尤其是對于小餐館而言,如果一味追求策略為王,按照這些理論去實踐,很可能把自己給作“死”了。
在餐飲行業,不管是為了引流,還是為了提升利潤,使用一些策略來增加營業額是很多餐廳常用的經營模式。
在餐館現有的運營模式中,從選品到營銷等各種環節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玩法和套路,也有著各自的效果。可常常聽到很多小餐館老板抱怨,這些方式其實并不適合他們,用了反而適得其反。
不適用的運營誤區
因為這些玩法太過程式化,或者說太過理想化,對于一些小餐館來說,并沒有執行的可能性。
就比如很多餐飲老板常說的打造差異化、定價策略、提升服務、高規格裝修店鋪,這些對于一些小餐廳來說并不適用。
所謂差異化,就是與眾不同,別的餐館沒有,或者說要比別的餐館同類產品要好,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其實這模式說得確實很不錯,但對于很多小餐廳來說,餐館里并沒有廚藝高超的大廚,根本就不具備打造差異化的能力。
△麻婆豆腐全國做法都非常相似
現在有很多街邊的蒼蠅館、夫妻館,所經營的產品也不過就是家常菜,哪有什么差異化,有些菜品,一條街、一個城市,甚至全國做法都一樣。
而這些餐廳,沒有能力也沒有資金來研發改進這些產品,想做出差異化,根本就不現實。
正如上面所說。對于很多餐廳來說,所經營的產品也就是一些家常菜,這些產品的價格很穩定,而餐廳主要的顧客,對價格很敏感,價格稍有浮動就會給餐廳的客流量帶來很大的影響。
如此一來,小餐館盲目使用定價策略則很可能會讓自己的業績大受影響,只能按照市場行情來定一個合適的價格。
現在有很多街邊的蒼蠅館、夫妻館,店內的員工也就夫妻兩人,基本是沒有服務這個概念的,而進店用餐的顧客,對于服務也并沒有太大的需求。
至于裝修店鋪,就更不現實,一來沒那么多資金,二來也沒有必要。
正確的玩法 既然常用的經營思路在小餐館都不可行,那么,小餐館應如何打造屬于自己的經營策略呢?其實方法還是有的,只不過需要我們轉換一下思路。
有一位開面館的老李,在這方面做的就很不錯。老李開了一家燴面館,附近類似的面館有好幾家,而且各個面館的面味道都差不多,競爭非常激烈,面館的生意也一直不溫不火。
而老李除了會做面外,還腌了一手好咸菜,平常沒事的時候總會用面館的一些下腳料做一些咸菜自己吃。
而有一次咸菜太多吃不完,老李覺得放著吃不完占地方,扔了挺可惜的,于是靈機一動,為每位前來吃飯的顧客送一份咸菜,沒想到結果讓老李大吃一驚。
或許真的是老李的咸菜味道不錯,也可能是因為比別的面館多了配菜,老李的生意一下子變好了。
這可以說是一種爆品策略,咸菜就是老李面館的爆品,雖沒直接為老李帶來什么收益,但確實為老李帶來了很多利潤。
像老李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比如有家冒菜館里辣椒醬特別香,雖然他家的冒菜很一般,但依然生意不錯;有一家餐館里蔥油餅烙的非常好,而且價格公道,很多顧客去他家吃飯就是為了能順手點一份蔥油餅。
相信大多數能開小餐館的老板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這是自己的優勢,一定要學會利用。
也有很多餐廳的老板為了吸引顧客,會采取降低價格的方式,但降價也是有一些方式的。
譬如有一家這樣的餐廳,主要做蓋澆飯和炒菜,產品種類非常多,餐廳的環境一般,基本上沒有服務,按照常理這樣的餐廳應該早就關閉了,可這家生意還不錯。
這家餐館的玩法很簡單,就是做性價比,餐館每天都會推出幾道特價產品,這些產品的價格遠遠低于市場價,很受顧客的歡迎。
原來,餐廳為了節省成本,每天都會把一些食材剩余較多的產品或者菜市場價格較低的食材做成特價產品,因為這些原因,特價菜的成本并不高,產品價格雖然很低,但餐廳卻并不會賠本,而較低的價格又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無論是清理庫存,還是使用便宜的食材,有一點還是需要注意,一定要保證產品的安全可靠,否則不但達不到想要的效果,還可能會給店鋪帶來滅頂之災。
總結
消費者來到小餐館吃飯,所抱目的無非就是填飽肚子,解決溫飽,當然如果飯菜味道好、餐廳服務優質,消費者當然會很喜歡,可如果沒有,他們也不會太過在意。
這些消費者看重的是飯菜的安全衛生、產品經濟實惠,小餐館應該在這上面想辦法,做到既能保證自己的盈利,又能讓顧客感覺餐廳的產品很實惠。
來源:鋪鋪旺(ID:pupuwang18)
編輯|紅餐_梓沫
考驗餐飲人的淡季來了,要如何應對?
夏季是火鍋淡季?為何海底撈、巴奴常年爆滿?
小餐館要想生存,最重要的還是這5件事!
餐廳縮減成本3大誤區,千萬別碰!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