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180元的雙人套餐比100元的更受歡迎?

    餐飲經營中,要不要用最好的食材?該不該推出高價套餐?該不該大幅度提高客單價?

    紅餐專欄作者王鹿鹿,通過一個真實的案例,談談餐飲老板和消費者之間的認識偏差。

    本文由紅餐專欄作者王鹿鹿(ID:canyindabaihua)授權發布。

    之前有個段子,叫做“別人眼中的你”與“你眼中的自己”。其實,這種“認知偏差”或者叫“認知錯位”同樣經常發生在——餐飲經營者(Business)與消費者(Customer)之間。

    這篇文章中,我用一個餐飲創始人朋友的實例,來聊聊這件事。

    01
    用心主推的爆品,市場卻不溫不火

    我的這位朋友經營的是韓式燒肉連鎖餐廳,頗受當地市場認可。去年年底他調整菜單,嘗試推出了一個新的爆款產品——選用更高等級的牛肉(并主動降低毛利率),希望點單率、認可度都能上升。但事實是,新品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銷量也不溫不火。

    為什么會這樣呢?明明不管從品質還是售價上,不僅都很優質,而且是高性價比的產品,為何消費者并不買賬呢?

    通過交流探討,我們發現,還是對消費者的解讀產生了偏差。站在經營者的角度,從一開始,就將消費者中的大多數定義為了“專業級”消費者,認為他們有足夠的品鑒能力,能分辨出不同等級的牛肉;但在現實中,絕大部分消費者都屬于“非專業”類型,他們無法分辨“M6級”與“M7級”之間有什么不同,他們對好與不好的評判標準可能是調味,可能是是否夠嫩,或者是份量的大小。

    這種情況相信很多創始人都遇到過,比如邀請一群“美食精英”食客試菜,品鑒后贊不絕口,推向市場后,卻被來店的食客稱為“平平無奇;再比如,用所有最好的材料做出精品,再以“很具性價比”的價格出售,卻還是被消費者詬病“貴得離譜”。

    因此,哪怕是一個新品,我們依舊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它,讓它的產生過程從B-C成為C-B-C。

    02
    高價的套餐,竟比低價套餐更受歡迎

    對于套餐這事,他也一直都在努力嘗試。其中一個門店分別在不同時期,推出過定價分別為100、130、180元的雙人套餐。在推出新套餐之前,曾擔心過客單價跨越這么大,會不會因為性價比降低,損失存量客流。結果卻是180元新套餐毛利、客單價、滿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很多客人覺得非常有性價比。

    為什么呢?一直以來,我們都會覺得性價比是一個“絕對值”,用獲得相同產品內容時付出的較低經濟成本來衡量。但現在的“性價比”是一個相對值,是以產品內容為核心,所獲得價值體驗的總和。

    換言之,消費者認為的“性價比”是有很大彈性的,絕對消費金額之外的“預期”,才是打造性價比的關鍵。比如這份130元的套餐,套餐產品豐富度不高,兩個人需要吃飽,就得額外點單,點的人一多,服務品質會因為過高的翻臺而下降;而這份180元的套餐,能保證大部分的兩人吃飽,套餐內產品豐富度較高,贈品的添加及桌邊服務的及時、有效,都讓消費附加值有所提升,超過了消費者的消費預期。

    這個變化帶給我很多思考,當我們去設計一次餐飲消費時,如何讓消費者產生性價比的共識?其關鍵點已發生變化。

    最近,他將免費小吃里的芝士進行了升級,換成了口感更好的品種。作為一個消費者,會在意這種小細節么?答案是肯定的。有不少消費者在評論中專門提到了這一點,說他家的芝士,比別人家的都好吃。客觀地說,對于大多數品類來說,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里,已經很難找到建立大差異、大競爭力的可能。細節中的每一個優化,都可能匯總成為一個主要的差異。

    對于消費者來說,對待差異的認知,往往籠統且感性,無法理性地分解到消費的各個環節。但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的具體細節,會左右他們的消費選擇。有人會對某個品牌餐后贈送的甜品念念不忘,有人會鐘情于對家庭/小朋友照顧友善的餐廳……我們經常會抱怨同質化的競爭,卻沒有找到自己潛伏在表面之下的優勢與特點。

    03
    客單價大幅變化,消費者會不會接受

    因為是連鎖模式,他的新店正在籌建。我們探討了一個問題:如果新店把客單價做到150左右會怎樣(原客單價在95元左右)。最終一致認為,對于同一個品類、同一個品牌來說,跳躍式的客單價,風險比較大。

    在我看來,對于不同的餐飲品類來說,它有一個主流的價格帶,即消費者對這個品類先入為主的一個消費價格認知,而且這種認知往往比較頑固。

    舉個例子,我們自然地認為日料是奢侈消費,又比如覺得粵菜會比湘菜貴,日式燒肉要比韓式烤肉消費高……當我們選擇一個品類的時候,自然產生一個預期消費區間,如果超過這個“共識價格帶”,那么就需要一個很好的理由,也就是為什么你會貴這么多?你和別人(同品類)有何不同?

    對于連鎖品牌經營者來說,選擇主流價格帶是情理之中,而選擇非主流價格帶,則意味著經營難度將大幅增加,你需要給消費者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購買理由,說到底還是要給到消費者價值,而不是所謂的噱頭/表面功夫去承擔這個購買理由。


    小結

    經營餐飲,很多時候必須跳出自我去看消費者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有什么還沒有被滿足,去看常識到底是什么,所做的創新是遵循常識,還是打破常識?如果是打破的,那有沒有產生更多的價值?

    相信通過日日反思,月月精進,我們都能從“認知錯位”走向“認知到位”,從而做出更多的有效動作。

    編輯|紅餐_萬萬

    往期內容回顧

    這4個餐飲營銷誤區,能避則避

    餐廳縮減成本3大誤區,千萬別碰!

    開餐館的這些思維誤區,你敢說沒有?

    餐廳生意下降時,最怕走進這4個誤區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909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28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1月28日 21: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