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13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孤單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3萬億餐飲市場的狂歡,許多餐飲人正在孤單。 孤單源自你每天睜開眼,所在的城市可能就新開100多家餐廳,你又多了100多個對手。 孤單源自千軍萬馬擠上從眾的獨木橋,在同一條路上堵死。 孤單源自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征塵未洗,你就從渣渣變成了老炮兒。 愈喧嘩愈危險。野蠻生長的餐飲行業,看似水草豐美,實則暗礁潛伏。 成功總是各有千秋,失敗卻大都類似。 今天,來聽聽新餐飲研究者曾暉對浮華時代的冷思考。
? 餐飲老板內參特約作者 曾暉 發于長沙
前不久,大眾點評發布的一組2015年餐飲數據引爆餐飲圈,該數據主要統計北上廣深四個城市2015年的餐飲“門店數量、增長率、品類競爭”等狀況。
喜憂參半的餐飲大數據
其中最重要的是關于新增門店的統計,以北上廣深為例,“每日新開餐廳150+以上”,這種爆發的速度大大驗證了餐飲正處于高速發展期。
但,我更關心的是,這些繁榮熱鬧背后的“杯具”,每天開了150+,但關閉了多少?還有多少在掙扎?餐廳的成功各有千秋,但失敗的理由卻大都類似,今日,細數五大原罪,希望給蠢蠢欲動的你們更多警示。
(PS:以下文字過于激烈,玻璃心請小心觀看。)
死要面子是虛榮
拿湘菜企業舉例,有一半以上老板根本都沒明白轉型的意義和目的。
餐飲老板都有小圈子,本來大家都開著同樣規格的餐館挺好的,突然其中有個老板做個新品牌瞬間洋氣了,其他人就不服氣了,心想“MD,憑啥你開奧迪我還開著奧拓,頭可斷發型不能亂,錢能花面子不能丟”,然后的結果就是這兩年沒幾家歡喜,大伙都犯愁。
抄襲模仿是投機
這個問題上,老餐飲人比新餐飲人受的罪更多,因為許多新餐飲人一般都是跨界,喜歡創新,而老餐飲人最愛哪家生意火,學!哪個模式好,搬!哪個品類旺,開!
我2015年9月孵化的品牌“爺爺的土缽菜”,剛開張兩個月不到,大江南北就興起了“缽子菜和親戚浪潮”,一時間農民伯伯的、外婆的、姥爺的、二叔家的等數十個山寨版土缽菜連文案都不改就出現了。
當然,我非常能夠理解,模仿是成本最低的,也適用于許多小微老板,他們確實缺少些條件去創新和創造。但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最應該學的是經營模式和產品結構,而非直接抄襲形象。其實同行心里都有數,背地里都在嘲笑,這個時候,面子還是重要的。
個人情懷是天真
一般餐飲創業者,以資深吃貨和重鄉情的為主,而這種創業者,100個1年后能活下來不到10個,10個里能再堅持的,1年后基本也都關門。
普遍心態就是“搞個餐廳哪有那么難;我做的比他們好吃多了;正好有個物業幾個朋友湊點錢玩玩;我要把我小時候或家鄉的美味發揚光大……”,餐飲是個依靠持續經營的行業,大多是前期熱鬧后期煎熬,關了舍不得,不關更痛苦。
我是真的見了太多美好開始慘淡收場的故事,最重要的是不僅虧了錢,更虧了信心,最嚴重的還虧了親友合伙的感情。
情懷故事是講給別人聽的,讓餐廳賺到錢才是王道,別說著說著真把自己感動了,這個時代英雄太多更新太快。(此建議對有錢任性的豪哥無效)
盲目沖動是野蠻
我目前見過最牛的創業者,他從沒做過餐飲更沒有合伙人,僅僅一個念頭就直接花了近百萬弄了兩個商鋪,更神奇的是連項目都還沒有確定。
而近兩年里快時尚餐廳、商場店、烤魚、燒烤、火鍋和創意餐廳,讓諸多老餐飲人都沖動了一把,但整體缺乏系統商業規劃和市場分析,更缺乏對自我能力、資源、資金、團隊的深度剖析,導致“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許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一頓亂學是盲從
好多餐企本來活得好好的,雖然競爭激烈每年業績有所下滑,但也還算略有盈余。但如今是信息知識泛濫、倡導不學習不創新就等死的時代,老板們花了大量的精力、時間、金錢參加大小會議、論壇、考察、培訓班,“課蟲學霸”多如牛毛,經過大半年的折騰終于把店給整關門了。
你說一個只會用微信轉發圖文和發語音的人,嘴上卻成天掛著“O2O、消費體驗、互聯網思維、場景化、大數據分析……”,人貴自知,各安其命。
我并非反對進步,而當欲望與野心膨脹的時候,要把自己透亮了,到底自己有幾斤幾兩,能干什么。
有一個億的人不見得比有一百萬的人日子過得幸福,創業這件事對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而言是為了改善生活(挑戰自己)而非改變世界。
商業不是游戲,輸了投個幣就馬上滿血復活,餐飲是個笨人最多的行業。現在一些聰明人來了,帶了些先進的工具和思想,然后笨人們以為變聰明了,其實更笨了,失去了最擅長的卻又沒有真正學會先進的,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牛來買單,最后便宜了猴。
看似處處機會,其實步步陷阱
死要面子的虛榮,抄襲模仿的投機,個人情懷的天真,盲目沖動的野蠻,一頓亂學的盲從——五原罪既是人性更是現象。
身邊人會在意你飛得多高姿勢多美,而我更關心你如何不摔下來或者別摔得太慘。
其實,我知道說這么多并沒什么卵用,反正該跳的坑還是會跳,該撞的墻還是得撞,該交的學費還是跑不掉。可就是忍不住,哪怕救了一個或引發點謹慎,也是件福報之事。
作者:曾暉(微信:zenghui861)
中國新餐飲研究與策劃專家、餐評人及投資人、小龍蝦項目創業者。
統籌:劉曉紅|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轉載請加微信iyanran
申請大食貸請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