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771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全國連鎖百強,店面300多家,員工2000余人,資產10億,年營業額56億……在一系列令人驚艷的數字面前,IT巨無霸一丁集團7月份曾發公告說,2016年起三年內O2O年銷售收入至少達到100億元人民幣。
然而,僅僅4個月后,一丁忽然一夜猝死,倒在了盲目擴張的路上。
尋求資本支持、速度連鎖擴張,是不少餐飲企業理想中的發展路徑,看看一丁的噩夢,或許會冷靜對待。
全國300家分店突然關閉
11月30日晚,福州的一丁集團店面突然提前閉店。
12月1日,一丁集團宣告破產。
目前,一丁300家直營店、合營店紛紛關門。董事長吳建榮失聯。
一丁集團創立于2000年,從一間20平方米的小店面做起,歷經15年,發展成為資產超10億元、年銷售額超56億元、員工逾2000人的集團公司。截至2013年底,一丁集團業務網絡覆蓋全國22個省,57個城市,與聯想、蘋果、三星、英特爾、微軟、IBM等世界級廠家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手機電腦、數碼配件、創業咖啡……一丁賣場銷售絕大部分當前最熱門的電子產品,還開出了一丁創客咖啡。吳建榮曾表示,他要“改變零售業態,一口氣在全國開十幾家智能生活體驗館”。
近年來,一丁在福州當地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僅受到政府的重視,獲得銀行的貸款支持,還能從產品商那里拿到越來越多的預支授信。今年8月,頂著“中國連鎖百強”和“中國軟件百強”光環的一丁進入了福州市的上市后備企業名單。
一丁集團副總裁林德志稱,創始人吳建榮出身草根,不抽煙不喝酒,也不怎么陪老婆和孩子,平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在周末想到什么問題,常把所有高管喊過來開會。
一丁收到銀行的“索償函”,被認為是破產的時間窗。該銀行貸款文件顯示:截至2015年11月30日,一丁集團欠該銀行貸款人民幣本金1.152億元及相應利息、費用等。
兩座大山壓垮“百億集團”
瘋狂擴張 全國開300多家門店
一家20多平方米的小店,如何發展為資產10多億元、員工逾2000人的“龐然大物”?員工老林說,一丁經歷了兩波發展潮,第一波是2000年組裝電腦市場快速發展,一丁開始壯大;但隨后,組裝電腦市場下滑,一丁也開始走下坡路。2008年iPhone風靡全國,一丁拿到了蘋果銷售的代理權,借此快速復蘇,進入第二波發展潮,也開啟了擴張之路。最高峰時,一丁在全國開設了300多家門店。
一丁為何會倒下?不少一丁門店店長、供貨商都表示,這幾年,一丁擴張太快了,短短幾年,門店從100家猛增至300多家,不少門店并不盈利,埋下禍因,“不斷從民間借高利貸,維持不賺錢的門店,將一丁壓垮”。
面對電商沖擊 燒錢轉型卻失敗
“公司每月要支付巨額的高利貸利息,門店微薄的利潤入不敷出,只能東挪西借,用下家填補上家。”福州一家直營店的店長林女士說。
一丁集團副總裁林德志也撰文說,盲目擴張,試圖轉型新業態,靠借貸維持運轉是導致破產的重要原因。
林德志提到,受電商沖擊,實體店銷量下滑,在銀行支持下,一丁邊快速擴張,邊改變零售業態,一口氣在全國開了十幾家智能生活體驗館,每天投入及虧損額度驚人。此外,集團還試圖把“一丁網”打造成一個包羅未來物聯網社會所有方面的網站,做中國最大、最專業的IT技術上門OTO。但“一丁網”也是燒錢的,靠借貸維持運轉,破產不可避免。
附:一丁副總裁網文告白
在今天(12月1日),一丁宣布破產。
在這之前,一丁已經走過了15年。
今天,一丁刷爆了朋友圈:有人懷念,有人傷感,有人同情,也有人,幸災樂禍……而我們,傷感的同時是感到一陣輕松。是的,你沒有看錯,是輕松。背負這么大的壓力前行,企業太累,老板太累,員工也太累。如今,解脫了。
民間債權人逼債,老板暫時消失
其實這幾天作為我們高管是很痛苦的,我已經連續幾天沒睡好了。已經知道公司不得不宣布破產,一切努力可能都無濟于事,你的員工每天兢兢業業地上班向你匯報今天要做的事,而你還要裝做什么都沒發生一樣地去鼓勵或者指導他們。此外,還要面對最近幾天在公司轉悠的有黑道背景的債權人。我覺得,沒有北影表演系的功底,是很難處理好這種情緒的。
今天的局面有些失控。民間債權人都收到風聲,數十名社會上的小混混強行進入公司,把所有能搬走的東西都搬空了,大到復印機、電視機、電腦,小到椅子、排插,洗劫一空。
關于老板跑路這事,或許真有其事。我們目前確實聯系不上。但我覺得老板暫時消失是明智的選擇。因為那些民間債權人,一旦知道錢拿不回來的時候,誰能保證他們不做出危害人身安全的舉動?老板之前說過他絕不跑路,他說他犯下的錯他自己來承擔。按我的理解,等債權人情緒穩定下來,政府和司法機關正式介入之后,老板應該就會出現。他曾經推心置腹地跟我說過,從經商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進監獄的心理準備。因為在他看來,中國的企業家不可能沒有原罪。
領先一步半步是先驅,超前兩步三步成先烈
順便說說老板這個人。出身于草根,幾乎是白手起家,從一家20平米的小店,發展為資產十億,年銷售額56億,最高峰時員工逾2000人的集團公司,靠的是什么?除了他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全體員工的努力外,還有就是今天讓他深陷漩渦的銀行和廠商。銀行說,你生意做那么好,我給你貸款吧,沒事,多貸點;廠商說,你生意做那么好,我給你授信吧,一個億夠不夠,給你三個億吧。就這樣,一個靠借貸維持運轉的資金鏈條形成了。
野心越來越大,流水越做越多,業務越鋪越廣,然并卵,傳統的電腦手機業務并不賺錢。靠借貸維持的不賺錢的業務越做越大,離死期也就越來越近了。當有一天,哪個環節的貨款收不回來,資金鏈條出現裂痕的時候,你就死定了。這年頭,經濟大環境不好,都是三角債,無論多小的一家企業倒閉,都會引起多米諾骨牌的崩塌。
當然,我并不是說,一丁的破產,全是銀行和廠商的錯。老板個人的盲目擴張,對一些新業態的超前布局或許是更重要的原因。有時候,領先一步半步成為先驅,領先兩步三步就成為先烈。
根本停不下來,只有大的布局,才能講出大的故事
老板個人是很有格局很有追求的企業家,他不抽不喝不嫖不養小三,也不怎么陪老婆孩子,平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周末的時候想到什么問題也隨時把所有高管喊過來開會的變態工作狂人,我經常感嘆的一點是,光他這精力,就非常人所能及,所以他不成功真是沒有天理。但是他的心太大了,他要改變零售的業態,一口氣在全國開十幾家智能生活體驗館,每家投入及虧損額度驚人。
在做一丁網的時候,意圖打造一個包羅未來物聯網社會所有方面的網站,要做中國最大最專業的IT技術上門O2O,提前三年布局,為傳說中2018年會全面到來的物聯網社會做準備。可是一丁網的業務也是燒錢的,一丁網是為了2018而布局,然而他沒有錢堅持到那一天,銀行和廠商也不會等到那一天。所以,靠借貸維持運轉的一丁,其破產的命運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我剛到集團工作時曾和老板聊到這個話題,我說大哥,咱們能不能不要布這么龐大的局,只專心做其中的一塊業務好不好?那是BAT要干的活。后來我知道他也有苦衷:他根本停不下來,只有大的布局,才能講出大的故事,才會有銀行和廠商繼續支持他這個不賺錢、靠借貸維持的體系。
最近這幾天,他形容憔悴,而又感覺如釋重負。他說,破產也好,“進去”也好,終于可以解脫了。每年一個多億的利息,一個不贏利的企業,幾百上千號的員工。每天他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要考慮今天銀行的利息在哪里?明天員工的工資怎么辦?后天給廠商的貨款能否及時到位?
我相信他說解脫了是真心話,表面光鮮的全國“雙百強”企業的掌門人,其實是一個隨時可能進監獄的“負翁”,這是他的不幸,也是所有靠燒錢維持運轉的O2O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究竟是先把規模做大,還是先把贏利問題解決好?潮水退去,終會知道誰在裸泳。
老板“跑路”前總結了三點教訓
他解脫了,這一天越早到來,他就越早解脫。每年一個多億的利息,放在哪個企業身上,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何況是一個不贏利的民營企業。他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也做好了為這一切埋單的準備,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哪怕是“進去”,總比現在強撐著這么一大攤子要強。所以,當陸續有債權人上門的時候,他盡力配合。只是后面的局勢失控了,出于人身安全的考慮,他不得已“跑路”了。
跑路之前,他反思了三點:第一,永遠不要跟銀行借錢;第二,永遠不要向民間借貸;第三,量力而行。他說,以后牢記這三點,我們一定還會東山再起。
他用整個集團的破產重組換來了這三點認識,也許還要用犧牲幾年自由的代價來換取另一個自由。盡管代價沉重,但他正在為他的錯誤埋單。
不當老板,不知道當老板的苦。你只看到他成功的一面,你只看到他光鮮的一面,你只看到他上頭條的一面,其實每人心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一丁倒了你可以去二丁,二丁倒了去三丁,無非是換一份工作換一個老板而已,每月領完薪水大體上吃喝生活是不愁的。對你來說,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而對企業家來說,企業是他的全部,沒錯,盡管他剝削你的一部分勞動收入,但他承擔了全部的風險。他要為他的失誤甚至你的失誤付出代價。有時候,這個代價甚至直至付出生命。一個群友說得好,企業家以一已之力,創造產品,創造價值,創造工作崗位,而自己承擔起了全部的風險。(有刪節,小標題均為編者所加)
來源:綜合網絡
統籌:劉曉紅
編輯:閆太然
視覺:陳曉月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