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名清華班“總裁”是這樣開垮一家餐廳的!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

    1839期

    輕視餐飲行業規則,頂尖商業老總也會栽跟頭。


    ◎ 豪蝦傳

    這兩天,一家餐廳倒閉的消息在朋友圈里刷了屏。清華總裁班的34名學員,通過眾籌方式開了一家餐廳,結果因為經營不善而向法院申請破產。

    對于見慣了生死的餐飲行業來說,這原本只是非常普通的事情,怎么就發酵成全網討論的熱點了呢?

    只因這件事情體現出的巨大反差。餐飲行業一直都被認為是低門檻的,屬于社會底層的商業,高精尖人才瞧不上,清華大學總裁班學員則被認為是國內最頂尖的商業人才。

    結果呢?一幫國內最頂尖的商業人才,集合幾十個人的力量也搞不定最低檔次的餐飲行業。多么諷刺!

    針對這件事,網友、媒體絕大多數言論都是調侃和譏;也有一些商業大佬出來為他們發聲,意思是餐飲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餐飲失敗不代表這些總裁不合格,讓大家多多體諒。

    我是昨天知道這個事情,看到后笑了一下就沒再關注。因為我幾乎每天都看到身邊有餐廳倒閉,而且也見過各種成功人士在餐飲慘敗的案例,總裁班這次失敗,絕對不是最慘的一個,所以我把它當成正常事件。

    正好借這個案例,給大家看看我平時面對餐飲案例,是如何思考和分析的,供大家參考。

    餐廳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每個人因為立場差異,都可以得出他們自己的理由,有沒有一個大家可以統一的理由呢?我認為是有的,那就是“客人為何不來這家餐廳?”

    對于一個餐廳的老板來說,要給自家餐廳找問題,所有問題的落腳點,都只能是“客人為何不來”,其他都是浪費時間。

    01

    客群定位上:丟西瓜撿芝麻

    這家餐廳名叫“華清緣.南國小廚”,距離清華大學東門僅100米,給人的感覺應該是一個圍繞高校學子做年輕人的情調小館。

    但是,這家餐廳有1166平方,擁有216個餐位,而且還有9個大小豪華型包間,一個可以容納100多人的宴會大廳,甚至還有茶飲休閑區和可以舉辦展覽和沙龍的展廳。

    從面積和布局來看,這明明是一家中型酒樓了,與“小廚”的名字完全不符,也與高校門口這樣的區域位置完全不符。

    在高校門口的餐廳如果不是做年輕學子的生意,那他們想做什么人的生意呢?難道他們的客群目標是清華大學里面總裁班這樣的商業領袖?

    可是,這些總裁班的成員,他們在清華大學的學時,一整年才24個課時,也就是一年365天里,只有24天在清華大學出現,其他300多天基本都不在這家餐廳附近。

    很顯然,依靠他們是無法支撐餐廳的穩定客流。那么這樣的酒樓目標客群是哪些呢?周邊寫字樓上班族?還是高校里面的領導和師生接待?

    因此,從定位上,這家餐廳在高校門口不做針對年輕學生的餐廳,而拿上千平方來做綜合性質的酒樓生意,站在純餐飲角度,這是屬于典型的餐廳定位混亂。

    放棄了學生這個最大的目標消費群體,卻選擇商務接待為主的酒樓餐飲,再加上這幾年大中型餐飲的全面潰敗,他們的失敗也就不足為奇。

    02

    菜品設置上:不求精卻求全

    因為目標客群上的定位錯誤,帶來的必然是菜品上的問題。

    2012年以后,餐飲由傳統大而全變為新興的小而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原因在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變了:新興成長起來的消費者,幾乎全是獨生子女一代,他們在餐飲上的消費,由曾經一群一群的結對消費,變成兩三個人的閨蜜/好友消費。

    別小瞧消費人數的減少,它帶來的是整個餐飲生態的變化,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對菜品的需求上,兩三個人的閨蜜和小情侶聚會,他們不會再選擇任何中規中矩的酒樓,而是追逐那些單品致勝的特色餐廳和小餐廳,兩三個人點一個招牌菜,搭配兩三個配菜,一頓就吃得舒舒服服,而且還能拍照和點評一下。

    酒樓為什么在這幾年集體沒落?很簡單,酒樓在菜品上因為宴席的需求,追求的是菜品齊全,要能“成席”,而不會追求把某個單品做到極致。

    因此,這變相的通過菜品將那些兩三個人的餐飲消費拒之門外。很難想象兩三個人走進綜合性酒樓去,正兒八經的坐在里面點一些中規中矩的宴席菜。

    那么這家餐廳的菜品呢?提供的是從精致點心到生猛海鮮,從滋補靚湯到燕鮑翅參,應有盡有,而且還主打健康養生功能,文化價值內涵,其中有一樣能吸引當前市場主力消費軍的么?對不起,一樣都看不到。

    因此,因為客群定位混亂帶來的菜品結構問題,是這家餐廳的第二個問題。

    03

    股權分配上:所有平均分的都失敗了

    我在每次的餐飲小老板課程上,都反復強調一個餐飲行業的大坑,那就是股東之間的股權平均分配。我做餐飲九年來所接觸到的案例,所有股權平均分配的餐廳,全都失敗了。

    為什么平分股權會導致餐廳失敗?因為權力的均分不可能建立在現實的付出不對等基礎上。

    餐飲是一個勤行,餐飲經營幾乎全是瑣碎的事情,這需要有人扎扎實實的在店內經營和付出,沒有其他捷徑可走,想當翹腳老板的人,都不適合做餐飲。

    哪怕是在店里工作,不同的工種所要求的付出也不一樣,比如負責營銷工作的人,與負責店面管理的人,以及與負責采購的人,在工作強度和難度上都不一樣。

    基于這些原因,線下的餐飲經營中,一定會因為工種的原因存在付出的差異化,必然有人付出多,有人付出少,有人在帶領大家干活,而有人則可能連店里都不去,要想讓這家餐廳可持續的健康存活,在收入和權利上也必須要“多少有別”,才能彰顯公平。

    但這個案例的現實呢?34個總裁每人認繳出資20萬,每個人持股比例為2.94%,典型的股權平分。

    站在我的角度來看這家餐廳的話,它從籌建那一刻其實就已經注定了失敗的結局。

    更何況,這34個人都有各自的企業,都是不到店里工作的翹腳老板,典型的錯上加錯。

    04

    運營管理上:懈怠導致一再犯錯

    這家餐廳2015年1月開業,當時盛況非凡,“清促會”的官網還專門發文介紹,有15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嘉賓和股東出席,這些出席的每個人背后都可以影響很多人。

    但結果呢?從開業第一個月開始,到最近申請破產,居然一直在虧損。

    如果當年每個股東認繳的20萬全部到賬,加上現在申請破產時的欠款300多萬,那么這家餐廳虧損的就不只是當年的股本680萬,而是兩者相加的980萬,差不多就是一千萬。

    短短不到四年時間,這家餐廳居然虧損了1000萬,而且是在一直虧損狀態下出現這樣的結果。

    通過報道可知,這家餐廳中間有好幾次轉型和調整,但沒有一次成功。既然如此,我好奇的是為何沒有及時止損?

    想去想來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管理上的懈怠。

    對于每個股東來說,他們可能不差這20萬投資款,所以在明知道虧損情況下,也沒人出來做出止損的決策,不想當出頭鳥,導致大家都將就了事。

    管理上的問題不僅反應在資金層面的損失,還在于,這家餐廳居然在2015年2月受到海淀區食藥監的行政處罰,被罰了5000元,不知道當時是因為什么原因被罰。而比這更嚴重的是今年3月,這家餐廳的注冊公司,居然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為失信企業。

    什么是失信企業?一般是那些欠款不還,被法院強制執行都不搭理的公司。

    通過報道,這可能和這家餐廳高達300多萬的欠款有關。如果真是這樣,那實在太可惜,因為失信企業的法人和股東,是要被貼上失信標簽的。

    20萬投資款損失事小,被貼上失信名單,對于企業家來說就是有失顏面的大事了。

    而這些問題,則可以歸責于運營管理,但凡有個真正為這家餐廳操心的人,都不會發生上述這樣的多方面嚴重問題。

    遇到生意不好就想辦法轉型,轉型不成功就盡快止損,在這個過程中盡量不要觸犯法律,這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應該去做的事情,但結果呢?這家餐廳犯了上面的所有錯誤。

    因為上述的這些錯誤,也就不能怪網友為何如此不嫌事大的集體圍觀和嘲諷。

    事實上,根據公開報道的情況來看,這家餐廳還犯了很多餐飲行業的低級錯誤。

    餐飲行業雖然并不如表面那么簡單,但也并沒復雜到哪兒去,它所需要的無非是真正愿意付出實際行動的人。

    而不是翹腳老板!

    點擊圖片,拉升您的餐廳顏值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王文婷 視覺|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社保入稅|餐廳銷量提升|茶飲下半場

    崔永元面館火了|別蹭錦鯉這個熱點|低成本營銷

    加盟的3種騙局|南北稻香村之爭|黃記煌生意經

    首席勾搭官113718277715(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510797162(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996.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30日 07:23
    下一篇 2018年10月30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