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的效率秘密: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免費報名

    1814期

    親愛的餐友們,內參君為你們精心準備的“七日小灶”,今天繼續推出第五天的重磅內容!

    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餐廳如何通過店面管理,來提高效率和利潤。

    同時,給大家準備的福利仍在繼續:假期期間,連續在評論區打卡留言3天以上的餐友,可以獲得一本《產品主義》——吳曉波、秦朔聯袂推薦的火鍋黑馬的超越之道。

    餐飲凈利潤越來越低,每家餐企都在想盡辦法降成本、提利潤。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經營者都會對餐廳的平效、人效錙銖必較。

    湯城小廚創始人黃俊宇曾一語道破:“餐廳的利潤是廚師一盤盤菜、服務員一步步服務,一點一滴做出來的。如果在人均消費不變、環境品質和服務標準不降低的情況下,能多一個餐位或減少一個服務員,那節省的這部分就直接變成餐廳的凈利潤”。

    如何向店面管理要利潤?如何提高運營效率?


    餐飲老板內參 笑凡 整理

    七日小灶

    營銷攻略②老板認知

    ③大牌效應④ 旺店案例

    管理心法 ⑥ 趨勢判斷

    ⑦ 品類觀察

    (點擊藍字可回看往期 )

    01

    從餐廳設計入手

    動動餐位,能直接提高凈利潤

    在餐飲老板內參主辦的“2018中國餐飲創新年會”上,知名餐飲設計專家劉道華曾經透露了海底撈空間設計的秘密——餐廳其他細節保持不變,只靠餐位設計,就能直接提高凈利潤。

    劉道華說,餐飲設計的前期定位是人均消費和餐位數的關系,也就是“單位平方產生的價值”。

    |計算公式|

    單位平方產值= 餐廳客單價×翻臺次數÷每餐位占用的面積

    餐廳需要做的是——

    第一步:

    首先根據客單價確定每餐位所需的面積,測算出基礎需求的餐位數。

    總餐位數=(門店面積廚房面積)÷每餐位所需面積

    第二步:

    根據用餐顧客的人數組合,測算餐桌數及組合方式,需要多少散臺、包間,需要多少4人臺、6人臺和8人臺(具體怎么測算請看:一家店,兩種桌椅擺放,營收能差三倍!)。

    以一個人均消費120元、面積1500平方米的餐廳為例,劉道華做出了以下設計。

    好的餐位設計,是盡量讓每個座位都在幫餐廳賺錢,沒有閑置,與此同時還能節省人力成本。

    比如有些餐廳里,一個服務員兼顧四五桌客人,還能服務周到。而有些餐廳里,一個服務員負責兩張臺卻顧此失彼,照顧不周。也許就是在空間設計時,問題就已注定。

    關于餐位設計,劉道華還詳細介紹了海底撈更多提效方法:?

    >只動動桌椅就能提高利潤!海底撈就是這么干的

    02

    從流程設計入手

    35平小店月入30萬,靠“完美流程”

    今年3月初,云味館推出新品牌“拌粉君”,35平米的小店只有20個座位,但一天最多接待500人,日翻臺最高達到了25+,月營業額做到了30萬元。

    如此高效,靠的是一套頗有章法的點餐、出餐流程:

    顧客選主食(拌粉)——選小吃——選飲料——買單

    需要時間現做的主食拌粉,讓顧客最先挑選,節省煮粉的等待時間,同時用餐高峰的排隊過程就能消化顧客的選擇時間;

    小吃和飲料預制作,顧客所見即所得,隨時現選現取,減少了顧客的選擇成本、也節省了等餐時間。

    現點現取,出餐速度可以控制在60秒左右,非高峰期的顧客買單時已經可以拿到所有餐品。

    拌粉君的高效模式,出自云味館而更勝于云味館——云味館出餐需要二三分鐘,拌粉君只需要60秒;(相比云味館)拌粉君主食縮減20%,降價20%,小食上升了20%,取餐速度提升三倍,就餐速度提升了一倍。

    云味館創始人遲煥濤說這給了他一個巨大的啟示:拌粉君呈現的高平效、高人效,是云味館的高效率固定模式、是“核心算法”,而云味館和拌粉君的“不變”和“必然”就是便利性和極致性價比。

    圍繞這條“完美動線”,還有哪些提升效率的細節操作?看看云味館的做法:?

    >35平米餐廳月收30萬,極致高效是怎么煉成的

    03

    從細節入手

    用不用托盤,收餐能差8.6秒

    一家位于望京SOHO的中式快餐店“田老師紅燒肉”,能做到從點餐到上餐,整個過程只用不到1分鐘。

    據內參君探店當天測算,店里每個顧客平均出餐時間僅27秒,一中午,翻臺4次。在翻臺率如此之高的情況下,這家餐廳只用了5個員工。

    另一家主營西式快餐的品牌“薩莉亞”,同樣效率超高。比如,在250平左右的四元橋店,薩莉亞前廳和后廚僅用4個工作人員。在工作量較大的周末,也最多配置10個工作人員。人員配置上僅為其他同等規模西餐店面的一半。

    這兩個品牌,是怎么“快”起來的?除了最開始產品選型上,側重選擇易于半成品化、易于操作的品類外,這兩個品牌都很注重店面的“細節效率”。

    比如田老師紅燒肉,在動線設計上,田老師采用“回”字形設計。排隊人群和就餐人群、服務員和顧客互不影響,高效并且便捷。

    薩莉亞的做法則非常細致。比如,整個收餐過程都不用托盤。薩利亞曾經做過一個現場對比試驗,將一桌的杯碟收拾干凈,沒有托盤的服務員只花了18.2秒,而使用托盤的服務員卻花了26.8秒。

    有人觀察到,薩莉亞有的服務員,送餐回去的路上會順便收齊沿途餐桌上的空盤,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細節往往決定成敗,這兩家中西快餐王的經驗,也許能給你參考:?

    >27秒出餐PK250平只用4人,誰是快餐“效率之王”?

    另外,想提高翻臺率,服務員話術是關鍵!不信戳開下面這篇超級攻略試試看:?

    >萬萬沒想到:提高翻臺率只需服務員學會這幾句話!

    04

    從人效入手

    解決一線員工“混日子”問題

    細節提升的關鍵,還是在人。員工不盡心,你用再細的管理辦法也白搭。

    2017年,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做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有13%的員工在努力奮斗,24%的員工在盡忠職守,其他員工在混日子。

    如何解決“混日子”問題,讓90后、95后愿意工作、主動工作、享受工作?

    云味館首先做的是打破層級、取消命令控制,“砍掉管理層、去中心化”。

    大多常見的管理模式是“金字塔模式”,自上而下層級管理。

    云味館要去除“管理層”,公司內部也不再以“部門”分工,而是“項目制”。以項目組成一個個團隊,每個員工發現了好的項目都可以牽頭成立項目組、做項目負責人。

    說一個案例。在做改革測試的門店里,員工收入由同事互評決定,店長收入由員工評價決定。結果這個店再也沒有員工遲到早退的現象,原本9個人后來只需6個人就夠了。

    跟不上隊伍的員工自動被淘汰了,門店節省下來的成本就成了利潤,每個員工都能從成本降低、利潤增加中獲益。

    員工成了項目負責人,這個項目是他自己發現、發起、執行。當員工“享受工作”了,你還擔心他不努力嗎?

    說到底,管理的關鍵,不是發號施令,是讀懂人性:?

    >云味館、海底撈都在做的一件事:讓員工拼起來!

    ·end·

    輪值主編|笑凡

    編輯|王文婷 視覺| 周瑞敏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喜茶黑金實驗室|最牛服務員|不為人知的海系帝國

    王品榜樣|麻辣燙頭牌|酸菜魚

    臥底海底撈|方便面強勢回歸|連鎖餐飲最牛省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621610295(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0114611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19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5日 00:30
    下一篇 2018年10月5日 07:4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