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報名
1745 期
能夠吃到這波新零售紅利的,依舊是具有品牌力的實力品牌。留給中小品牌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餐飲老板內參 白劉陽
盒馬鮮生、7-fresh、永輝超級物種、蘇鮮生……如火如荼的新零售戰局,正在從初期的試水階段,進入快速跑馬圈地的戰略擴張階段。
占據“新零售四少”頭一把交椅的盒馬鮮生,目前在全國已有56家實體店面,并且計劃到今年年底要開100家店。
不僅開店速度驚人,盒馬鮮生在單店運營效率上,也戰績驚人。據了解,盒馬鮮生線下門店已經實現用戶月購買4.5次的高黏性,并且坪效是傳統超市的3-5倍,其中線上訂單占比超過50%。
巨頭動向的背后,是不可逆轉的行業趨勢。作為新零售的先行者,盒馬鮮生在餐飲板塊的經營領先于其他諸多新零售試水者。什么樣的餐飲品牌能夠入駐盒馬鮮生?在產品選擇和打造上,盒馬鮮生有哪些策略?
△左三為盒馬鮮生新餐飲事業部總經理陸磊寧
7月19日,在餐飲老板內參主辦的“中國餐飲創新大會2018夏季峰會”上,盒馬鮮生新餐飲事業部總經理陸磊寧,分享了盒馬鮮生的餐飲經營戰略。
01
布局
打造“大牌小店”、“老牌新店”
與“大牌小廚”3種模式
▼
在餐飲經營戰略上,盒馬鮮生進行了3個方面的嘗試:“大牌小店”、“老牌新店”和“大牌小廚”。
“大牌小店”是指把大品牌引入盒馬開“小店”
盒馬鮮生先后引進西貝、避風塘等一些大品牌,在盒馬開起了“小店”,專門打造高坪效、高人效的產品。很多人看字面意思,會簡單認為,只是把店面的面積縮小,然后把產品搬進來售賣。
實際上,大牌小店有更多的內涵。
首先從品類維度上,要看這個品類是否具有外賣性質。陸磊寧告訴內參君,并不是說,一個品牌從“型”上把店面的面積縮小就可以了。盒馬鮮生在選品上,額外注重這個品類適不適合外賣。
“我們的實際經驗是,不適合做外賣的產品,在平臺上也非常難以銷售。”陸磊寧說。“因為消費者變了,現在的消費者是90后、00后,喜歡在家里懶宅癌和叫快遞的人。未來這是藍海市場,誰能夠把這塊做好,擁有無限巨大的想象空間。”
其次是面積,入駐盒馬的品牌,店面的面積都不會太大。盒馬不會像幾百平的大店一樣,做幾百個sku,需要精選每個品牌頭部的“爆款產品”售賣給消費者。
“老牌新店”則是為了增加顧客粘性。
現在,盒馬鮮生有一個堅持的做法:每個地區的門店都需要有本地特色,需要讓消費者感受到家門口的味道。
因此,在北京、武漢、上海等地區,盒馬鮮生都引進了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老品牌,比如北京有稻香村,武漢有德華樓,上海有大富貴。
“大牌小廚”主要進行餐飲零售化的實踐,以吸引有OEM能力、有研發能力的餐飲企業為主,為盒馬鮮生打造標準化的產品。
這些品牌和一些非常有實力的,比如西貝、滿記甜品等品牌一起,組成了一個有機的餐飲組合,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
02
合作
深度介入每個品牌的sku
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
▼
作為新零售的先行者。盒馬鮮生的門店內有餐飲、生鮮、零售等多個板塊。陸磊寧認為,每一個板塊都是盒馬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有增加產品豐富性的功能。
不管哪個版塊,對消費者來說,都是盒馬的場景。“所以,不論是自營的品牌,還是聯營的品牌,我們一視同仁。”陸磊寧說。
“我們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什么產品賣得好,就會相應增加這個產品的供應。因為消費者不會在意產品在哪個版塊,是直營還是聯營。消費者看重的是:在盒馬有沒有買到滿意的產品,產品品質是不是足夠好,是不是有性價比。”
也正是如此,為了最大程度滿足消費者需求,盒馬鮮生會深度介入入駐品牌的選品、價格制定、營銷計劃各個方面,甚至能夠做到緊盯每個品牌的SKU。
“只有相信了消費者,消費者才會相信我們。”陸磊寧說。
03
銷售
放棄客單價 商品包裝的背后有心機
▼
在前不久的一次行業會議上,盒馬鮮生CEO侯毅曾說,盒馬的策略是“放棄客單價”。
內參君采訪后了解到,更準確的說法是,盒馬鮮生沒有刻意去追求客單價這個數據指標。
陸磊寧表示,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盒馬鮮生希望的并不是消費者一下子購買一大批貨,而是希望消費者的消費有粘性、高頻次。
“所以,你看我們的產品,尤其是生鮮和水果,我們都會采用小份裝。可能是三四百克一包的蔬菜,剛好夠炒一頓菜。炒完以后,第二天你再買,我再送就好了。”陸磊寧說。“再加上我們有物流三公里、保證30分鐘送達的這個保障,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快捷的雙重追求。”
看似笨拙的“放棄客單價”戰略,其實包含了不小的心機。表面上看,小份裝產品會使得每筆的客單價,都沒有消費者一次購買一大批多。但是,小份裝的產品毛利卻比大批量售賣的毛利要大。
“所以,我們不會希望消費者一次買很多,但是希望他們每天都會來。”陸磊寧說。
04
品牌選擇
需要具備一定實力的連鎖餐企
▼
講選品原則之前,陸磊寧先給內參君算了一筆賬。2018年底,盒馬鮮生的店面數將達到100家,平均每個店有10個餐飲檔口。算下來一共有1000個檔口去管理。
數量如此龐大的檔口,僅憑盒馬自身很難實現全部有效管理。所以,挑選入駐品牌時,無論哪個區域,都至少需要具備一定實力的連鎖企業。也就是說,最起碼這個品牌,是某一個區域內,比較有代表性,比較有特色的連鎖品牌。
成熟的連鎖品牌,往往有非常完善的管理體系,以及嚴格的標準。即使在沒有盒馬干預的情況下,也能實現自我管理。
其次,這個品牌需要有產品的研發能力和中央工廠的生產能力。因為局限于小檔口的面積,很多產品不可能現場制作加工,更多的是復熱的過程。如果有中央廚房,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也能夠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
陸磊寧透露,盒馬鮮生內的餐飲店面普遍較小,大都在30平左右,所以店里的產品必須選擇拳頭產品。而且這個拳頭產品特別容易零售化,并且復熱口感不能打折太多。復熱口感達到80%-85%,消費者是可以接受的。
|小結|
從盒馬鮮生的一系列策略上,我們可以提取幾個關鍵詞:外賣屬性、爆品、用戶粘性、規模化連鎖。
可以看出,能夠吃到這波新零售紅利的,依舊是具有品牌力的實力品牌。留給中小品牌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視覺|尚冉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林依輪玩跨界|炒飯年收400萬|最強內容營銷
海底撈燒烤|“百貨女王”厲玲|餐飲達沃斯
連咖啡速度|云味館極致高效|小龍蝦“冰火兩重天”
首席勾搭官1:13811864253(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510797162(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