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閱讀原文,也可訂閱
1742 期
一個起家于天津的“重慶小面”品牌,4年開出1000家連鎖店,客單價25元日營業額做到2萬元。在小面勢能走低的今天,它的生意卻越做越火,這個品牌有什么訣竅?
◎ 餐飲老板內參邵大碗發自北京
重慶小面風頭最勁的時候,大概是2014年《舌尖上的中國2》播出后不久,各種小面品牌如雨后春筍,在市場鋪開。
那一年,有8年餐飲從業經驗的賈云峰也看中了小面的行業趨勢,憑借以往的成熟經驗,他推出的“老城街小面”很快走紅,一年在全國31個省開出270家連鎖店。
在經營小面的四年中,老城街小面也遇到過行業波動。一次是2016年,市面上的夫妻檔重慶小面出現大面積閉店;另一次是明星餐廳“孟非的小面”連關3店……不少人說,重慶小面已經走向衰退。
但上個月,老城街小面簽約門店突破1000家,門店營業額保持在萬元以上。據賈云峰說,他曾做過4個品牌,能在行業叫衰聲中保持穩步前行,是過去的成功經驗給足了他勇氣。
站在“4個品牌大大小小的坑上”經營新品牌,老城街小面總結出了怎樣的“避坑法則”?
避坑法則一:精確 統一動作,誤差控制在毫米以內
重慶小面的核心是調料,在重慶當地,小面的調料差不多有14到18種之多,大多路邊攤都依靠人工調制,再老練的師傅“手感上”也難免產生誤差。
夫妻店昨天和今天的味不一樣,連鎖店這家和上一家的味不一樣。賈云峰見過太多缺乏標準化導致品牌方生方死的案例,所以老城街小面在籌備階段就已定下標準,把14種調料的用量都精確到克、毫米。
“我們給粉狀調料做刻勺,一勺下去拿尺一刮,一般就是一平勺的量;給蔥姜蒜做有刻度的尺板,蔥要切多長比著來。”
老城街小面運營負責人介紹,很多重慶小面沒法擴張就是因為調料配比復雜,廚師難上手,這樣動作統一后,門店復制難度降低。
另一方面是規范制作流程。除了定制調料的標準模具,廚房設備的擺放、產品出品也經過一番設計。
比如,經典產品宜賓燃面,研發部經過千次試驗后發現,小面用二道水煮1分45秒時口感最佳。便在煮面時配備“定時出鍋器”,實現最大程度標準化。
總的來說,老城街有“五個標準化”,包括標準化設備、流程、動線、口味、4D管理。通過“五化”,確保顧客最佳體驗。
避坑法則二:創新
30%的產品不斷更新
很多小店在SKU的設計上整體混亂,這位負責人說,他甚至見過一個小面店有80多個產品線,產品一年都不變,嚴重拖慢出品效率,降低顧客期待。“這也是導致一些夫妻檔沒法長久經營的關鍵。”
總結了前幾個品牌的經驗,賈云峰得出結論:一般60平米的店SKU保持在22種左右時點單效率最高。老城街小面便組合了6款小面、6款涼菜、6款小吃和4款飲料。
產品少,那該如何讓消費者保持新鮮感呢?
在產品設計上,老城街小面沿用“六二二法則”。60%的產品是品牌定位的產品,20%的產品突出全國化,另20%強調本地區域化。
比如,老城街小面屬于重慶小吃,這60%的產品就重點突出“重慶特色”,如宜賓燃面、豌雜面等;20%的全國化產品,就做通用版小吃,如麻辣香鍋小面;而區域化的20%會根據地方爆品,創新出一種新口味。
如果門店開在西安,西安人愛酸辣口,老城街小面會根據酸辣口做一款味道接近油潑扯面的小面,取一個新的名字在門店推廣,這樣既適應顧客需求,又能夠符合品牌的定位需要。
“每三個月,我們會根據顧客的反應做更新。新品要能給人新鮮感,還要有普適性。如果這款產品反響持續不錯,我們會將這些因地制宜的單品返回總部,進行全國推廣。”也就是從區域化的20%產品,晉升到全國化的20%的產品中去。
避坑法則三:舒服
不要強調產品“最好吃”,要“吃得舒服”
很多人,不停強調自己的餐廳“最好吃”。但千人千味,你怎么能保證你說的“最好吃”就一定是顧客喜歡的味道呢?
所以,老城街小面更關注“讓顧客吃得舒服”。
辣分好幾種,有的辣嘴、有的辣嗓子、有的辣心,雖然有的辣椒香,但人吃完后是不舒服的。老城街小面通過SHU(辣度指數)測試,選取了三種口感最佳,吃完后胃最舒服的辣椒。
賈云峰說,朝天椒的辣度在50000,負責保持“辣”;四川子彈頭辣椒辣度低于20000,負責“色”;再配上自帶“麻”的雞爪辣。混合后,辣度控制在25000-30000之間,口味呈現最佳狀態。
這種“舒服”還貫穿在服務中。都說快餐是沒有服務的,但老城街有“朋友式服務”。賈云峰認為,朋友間的交流遠比程式化的交流更讓人自在。“把‘您好,歡迎光臨!’,改為‘來啦,最近怎么樣?’顧客會和你更親近。”
避坑法則四:市調
做市場調研,找到新客群
動手經營前,先做市場調研。這是創始人賈云峰帶團隊的一貫作風。
不僅選址有調研,上新品也得“先問顧客”。目前,在老城街小面里銷量排第二的麻辣香鍋小面,就是一款根據顧客需求上架的產品。
老城街小面經常會安排營銷人員進行顧客問卷調研及粉絲交流會等,確保研發和顧客需求緊密結合,“您喜歡的麻辣小吃都是以下哪幾種?”麻辣燙排第一,麻辣香鍋排第二等等。
通過這類調研,經過創新升級,并考慮到備貨成本、出餐速度、市場接受度,最終,老城街小面上線了麻辣香鍋小面做為“20%的全國化產品”。
“麻辣香鍋小面迎合的是大眾,大家一看這個名字腦子就會自動形成‘麻辣香鍋’的印象,但‘麻辣香鍋小面’是什么?很多人會愿意去嘗試。”
推出新品后,這位負責人發現客群變了,原來顧客是為了吃重慶小面而嘗試麻辣香鍋小面;而現在一部分喜歡吃麻辣香鍋的人被吸引來,吃麻辣香鍋小面的時候偶爾選擇重慶小面。
避坑法則五:平衡
營銷能帶來新客,但決定餐廳生命力的是老顧客
任何事都是這樣,你過于重視一方,另一方就會被弱化。
賈云峰認為,那些通過“爆點營銷”吸引用戶的網紅餐廳之所以不能長久經營,就是因為他們把營銷看得過重,把新客的價值放在老客之上。而實際上,老客才是決定餐廳能否長久經營的關鍵,“營銷能吸引顧客,但很難產生復購。”
所以,平衡產品和營銷很重要,“你可以兩者都不突出,但不能倒向一邊。”
最終餐飲還是會回到本源,要好吃,好產品才能決定復購。“餐飲經營者要解決的不是新客,而是復購。老客在顧客整體的占比越大,餐廳生命力才會越旺盛。”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視覺|尚冉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海底撈燒烤|“百貨女王”厲玲|餐飲達沃斯
連咖啡速度|云味館極致高效|小龍蝦“冰火兩重天”
火鍋界“京東”|美團點評上市|必勝客新logo
首席勾搭官1:13811864253(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510797162(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