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刻開搶年會現場名額
1518 期
小龍坎,這個日排隊過千、成為消費者打卡之地的餐飲品牌,曾因商標問題,被數百家高仿店影響品牌發展。但是現在,商標問題終于塵埃落定。
◎ 餐飲老板內參王瑛發自成都
1
“小龍坎”商標注冊終于成功了
這兩天,一則“小龍坎”跳出商標注冊風波的的新聞,在成都餐飲圈刷屏。小龍坎官方微博也發表了“致歉信”,以示聲明:
“第一家小龍坎仿冒店出現在成都雙流,時間是2016年6月。后來又出現了川龍坎、土龍坎。這些仿冒店起初比較含蓄,后來干脆把小龍坎官網也直接照搬過去,甚至還出現了以假冒店向全國招商加盟的情況。” 負責“小龍坎”品牌運營管理的仁眾管理媒介公關負責人何小姐說。
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小龍坎火鍋現在全國共有數百家仿冒店,成都仿冒店就有400余家。
在“小龍坎”商標注冊成功后,仁眾第一時間向大眾點評網等平臺發出通知,要求網上高仿、假冒的小龍坎店立即下線。
昨日,內參君再次在大眾點評輸入“小龍坎”三個字時,搜索結果顯示“小龍坎”為31個、“小龍坎火鍋”為73個。
2
從商標紛爭到塵埃落定,“小龍坎”一波三折
其實,小龍坎是重慶市沙坪壩區的一個街道名稱,1953年建立街道辦事處,曾是沙坪壩區政府機關駐地。
何小姐介紹,仁眾2014年4月創立并使用了“小龍坎”品牌,于2015年10月22日投資成立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小龍坎”品牌運營管理。
> 2014年6月13日,仁眾委托成都勤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小龍坎”商標。但2015年10月,卻核查發現成都勤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未繳納相關規費,導致商標從未被受理。
之后,仁眾便委托專業商標注冊代理公司頂呱呱集團旗下專業知識產權團隊重新申請注冊“小龍坎”商標。卻在此間檢索到已有自然人申請了“小龍坎電臺巷大龍火鍋”商標。
>2016年8月,仁眾又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商標復審申請。
>2017年3月,商標評審委員會在對兩個商標進行專業審核和分析后,認為“小龍坎電臺巷大龍火鍋”商標主要顯著部分在“大龍”二字上,遂給予“小龍坎”商標初步審定并公告的決定。
>2017年3月20日,“小龍坎”商標進行初審并公告。2017年6月20日公告結束,商標正式歸四川仁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3
商標之爭,爭的到底是什么?
其實,餐飲行業的商標之爭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而且,這一現象出現最多的,往往是那些排隊火爆的餐廳或者餐飲品牌。(相關閱讀:滿大街的“鋼管廠小郡肝”,到底誰是真的?)
>比如,2016年9月陳鵬鵬開的日日香鵝肉飯店,日翻臺13次,成為網紅店,后因抄襲者眾,遂更名為“陳鵬鵬鵝肉飯店”;
>大龍燚排隊成風時,大龍焱、大龍炎等遍地都是;
>鋼管廠五區小郡肝串串,排隊等位時間經常保持在兩三個小時,然后一夜之間鋼管廠小郡肝遍布全國;
>陳川的《醉西昌》因為《天天向上》而被消費者追捧,卻因西昌是地名不能注冊,只能眼看仿冒者出現;
>小龍坎更是日排號上千,等位三四個小時,經常不在話下……
這其中,如果網紅店沒有品牌、商標,很有可能就會被高仿店分去人流。不少被模仿品牌均向內參君表示:“高仿”就是奔著掙錢去的。市場借著現有的品牌勢能,分流消費者,而又不用對品牌負責。
何小姐說:其實,在商標被侵權的事件中,銷售額都是其次,更大的問題,是由于商標在注冊中,品牌很難阻止商家的侵權行為;而且,不能為加盟商們“正名”;由于各種仿冒門店侵蝕市場,產生不正當的市場競爭,造成行業混亂。
所以,商標之爭到最后,會對品牌生命長度產生很大的影響。
4
【 結語 】
商標投入并非“成本”,而是“投資”
四川發現律師事務所伍興容表示:很多餐飲品牌的侵權案件,即便是拿到了合法商標,不論是后期發律師函、整改也好,還是走訴訟渠道,都存在一個“誰主張、誰舉證”的要求。
也就是說,后期的維權仍是一個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過程。在市場環境還不足以支撐企業規范運營時,內參君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市場未動,商標先行”。
而且,不要把對商標的投入看做開店的成本投入,應該用“投資”的認知來看待商標這個事情。畢竟,商標保護的是品牌的合法性,而品牌厚積薄發產生的巨大能力才是最大的無形資產。
·end·
統籌|張琳娟
編輯|師麗丹 視覺|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2018餐飲業預言|2017年度漢字|3天扭虧為盈
餐廳給豬寫歌|草根5年逆襲|商場餐飲風險
短命餐廳死因|宅食送穆楊總結|外賣市場洗牌
商務聯系:首席勾搭官 18510936112
微信① 18519700748|微信② 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