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海底撈、西貝的華杉,首次揭秘4個真相

    掃 碼 關 注 評 選 進 程

    第 1494 期

    華杉的很多理論,聽上去讓人“嚇一跳”,但仔細一想都回歸了最基本的常識。

    餐飲老板內參王新磊

    華杉的公司華與華,服務的客戶最大達到千億級別,普通的也在百億級。三精藍瓶、葵花制藥、廚邦、漢庭、西貝、海底撈……都是他們的客戶。

    最近,內參君和華杉聊了聊。

    01

    成功是一個系統,而不是某一個點子

    “咨詢業是騙子的天堂。”

    這話從一個咨詢公司老板嘴里說出來,把我嚇了一跳,話題來自華與華公司企業文化墻上的話:“華與華核心價值觀:不騙人,不貪心,不夸大。”

    “做咨詢,最糟糕的就是拿客戶身家,下自己賭注。成功了,咨詢公司揚名立萬,失敗了,客戶銷聲匿跡。”華杉說。

    西貝成功后,很多人說是華杉的功勞。甚至連賈國龍都說,華與華創意的“I LOVE 莜”給西貝去除了“土腥味”,讓西貝成為了一個時尚品牌。

    華杉卻說:“西貝的成功是賈國龍的成功,跟我有什么關系?我只是把該我干的那點活干了。”

    “賈總從城鄉結合部大店到進mall開小店的轉型,以及‘一刀切’把菜單從一百多道菜,砍到33道菜,實現‘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這是西貝成功的真因。”

    華杉進一步解釋,而且“I LOVE 莜”創意的功勞,也歸之于賈國龍,因為換個老板他不一定能接受。

    沒有誰能讓誰成功,成功都是自己的,那些成不了功的人,你把金子放他面前,他也當垃圾扔掉。所以華與華的經營使命,不說讓人成功,就說讓企業少走彎路。”

    成功是一個系統,而不是某一個點子。

    沒有華與華,西貝照樣成功。只是需要多少時間,走多少彎路的問題。

    02

    創意從來不是調研出來的

    華與華服務的西貝、海底撈兩家餐飲企業,都是餐飲業的一線品牌。

    但華杉卻說,他對餐飲業關注不太多。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他不說虛話。

    我不服氣,又問:你們服務西貝、海底撈,不需要調研嗎?

    創意不是調研出來的,先創意,再調研。調研是時時刻刻的事,是一輩子的事。創意是到時間就要交的作業。”

    華杉認為,很多時候,調研已經淪為了形式主義,浪費了大量工作時間,“創意比調研更重要”。

    比如,他們為360制定了轉型“互聯網安全公司”的戰略,并不需要多么細致的調研,而是基于大勢判斷,和對360 企業稟賦的了解。

    “要通過調研,全面了解一個企業,沒有三年下不來。”他說,真正的調研,與其跑幾十家店,還不如在一家店里呆三天。

    他們更多的是靠常識和生活經驗做事。他們有一個絕活,叫“三現兩原主義”——現場、現實、現物,原理、原則。你到現場,看見現物,看見現實,找到事物作用的底層原理,制定你解決問題的原則。

    03

    彎道不是超車的地方,是翻車的地方

    華杉說,創新不是盲人摸象,而是有跡可尋的。

    在華杉眼里,什么是創新?他認為,熊彼得定義的五種創新,目前無人超越。

    采用一種新的產品——也就是消費者還不熟悉的產品——或一種產品的一種新的特性。

    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

    開辟一個新的市場,也就是有關國家的某一制造部門以前不曾進入的市場,這個市場以前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獲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種新的供應來源,同樣不論這種供應來源是經已存在的,還是第一次創造出來的。

    實現一種工業的新的組織,比如造成一種壟斷地位,或打破一種壟斷地位。

    對于很多人掛在嘴邊的創新,他認為很多是瞎折騰,違背了事物的“根本”。

    他借用孔子的話說,“門前就是大路,為什么我在大路上看不到人呢?難道大家都不是從大門口出來的嗎?”

    站在大路的華杉,對那些不相信大路,非要另辟蹊徑的人,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彎道超車?彎道是翻車的地方!”

    04

    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購買理由

    定義創新,只是一個開始,相當于找到創意的邊限,下一步是找到“購買理由”。

    華杉有個理論很出名:消費需求是個坑,購買理由才是真。

    他認為,不管是痛點還是需求,都不足以形成購買。消費者每天都在買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只是因為營銷者給了他“購買理由”。

    理由成立,他就買;理由不成立,他就不買。所以,始終從購買理由出發思考,才是始終服務于最終目的的,排除“思維浪費”。

    創新和購買理由怎么結合起來?

    華杉說,創新就是需要找到差異化,然后放大。并且,把傳播語濃縮為“購買理由”。比如:愛干凈,住漢庭。

    在華與華接手做品牌之后,華杉沒有先做調研,“旅館是大家熟悉的”,因此他們先做了創意大賽。

    最初,華杉看好的是“住漢庭,睡得好”。但是,他頭腦中有一個“成本意識”:“安靜”的成本很高,要做到,就相當于再投資半個漢庭。

    “如果是‘更干凈,住漢庭’,我也就不選了。但是這個‘愛’字一出來,就定了。”

    現在,“愛干凈,住漢庭“,又成為華與華的一個經典案例。

    “衡量我們的,是最終能不能搞定(消費者)。就像你是一個服裝買手,你要判斷哪個衣服能賣得掉。”華杉說。

    “華與華方法的工作原理有兩個,一是學習客戶的業務,理解客戶的業務,然后重新想象,重新設計客戶的業務,比如360,比如葵花藥業;二是用超級符號的創意方法,降低客戶的營銷傳播成本,比如‘I LOVE 莜’降低了西貝的品牌營銷傳播成本,綠格子降低了廚邦醬油的品牌營銷傳播成本。”

    |手記|

    華杉的話聽起來怪,但是一琢磨,還真是那個理兒。

    我們的傳統智慧中,有一句“大道至簡” 。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

    而華與華最拿手的傳播語,也是在追求“最根本的東西”:能不能搞定消費者。

    華杉引用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話說:“若一個解釋不是最終解釋,一個解釋沒有另一個解釋就懸在半空,它怎么解釋?”

    他從這句話引申出自己的話:如果我們說一句話需要用另一句話來解釋,前一句話就可以扔掉,不必再說。

    如果圍繞著“真”字,去梳理華杉的理論體系,就會變得如魚得水——那就是,排除“思維浪費”,單刀直入,尋找“根本”。

    · END·

    統籌|王艷艷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大佬前傳|員工宿舍

    餐飲業“老干媽”|2017陣亡盤點服務員“禁忌用語”

    餐飲人踩坑|年終獎怎么發|在四線做外賣

    餐飲“師徒制”|董克平談標準化|餐廳關店

    麥當勞發力|供應鏈“效率革命”|快餐水多深

    餐二代生存報告|淡季攻略|餐廳走紅10條標準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42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12日 23:40
    下一篇 2017年12月13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