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 按 識 別 二 維 碼 或 點 擊 閱 讀 原 文,查 看 投 票 結 果
第 1492 期
創意有時候就像“蝴蝶效應”,一個小細節上的努力,便能讓人念念不忘……
”
■餐飲老板內參王艷艷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獵場》,其中一幕讓內參君嘆為觀止:
獵頭鄭秋冬為了獵到曲閩京,精心籌劃了會面場景:房間的窗簾換成和曲閩京家里一樣的顏色;茶幾、茶具、茶葉等都是曲閩京最喜歡的;甚至空調的溫度、洗手間的陳設都按他的喜好來……
為了讓客戶感受更好,鄭秋冬認為,這些細節和專業的談判內容是一樣重要的。
獵個人都這么講究用戶體驗,那么,就餐中顧客的好體驗來自哪里?細節又需要怎樣的精心設計?
▲《獵場》里,會客房間里燈的朝向都精心設置
顧客到一家餐廳,最大的體驗就是產品,大致包含幾個方面:食材本身、制作工藝、菜單結構、擺盤呈現、營銷服務話術。當然,餐廳的logo、外立面、室內環境設計與氛圍,對食客的體驗也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那些讓顧客忍不住“哇哦”的餐廳,對于產品都動了哪些“小心機”?
01
好食材,要讓顧客親眼看到
▼
在低濃度果汁市場,果粒橙的成功就是一個例子。
雖然果粒橙里面添加的并不是橙粒,而是橙絨,卻能讓消費者感到誠意——既能讓人看到,又能喝到濃濃的果肉。于是,終于超過鮮橙多,坐上了低濃度果汁老大的位置。
既能看到又能吃到,這是最簡單的展示食材的方式,但卻很難讓消費者信服,這里就需要一些技巧。
一個做番茄魚的品牌“嗨番茄”,別人家的火鍋上桌時,都怕服務員把湯底粘得滿鍋都是,但這個品牌卻不介意讓顧客看到這一幕。因為鍋邊上的番茄絨越明顯,越能證明番茄湯是熬制的。它們號稱的就是“6個番茄一鍋湯”,而不是番茄醬勾兌的。
▲老鄉雞的雞湯
小馬宋在接受內參君專訪時也提到老鄉雞的產品設計。無論是進門一堵墻似的農夫山泉,還是每碗湯底老母雞才有的蛋茬兒,都讓顧客對它的產品食材深信不疑。(相關閱讀:羅輯思維、小米生態鏈背后的“營銷大神”小馬宋,給餐飲營銷的8條忠告)
02
沒有無聊的食物,只有無趣的包裝
▼
顏值時代,菜美才好吃。但餐飲品牌戰略專家曹洪提醒,如今流行“淡妝”,看不出來化妝就是最美的。所以,要選用美好的器皿。
選器皿,重要的是格調一致。
“沒有無聊的食物,只有無趣的包裝。用塑料杯喝豆漿只是喝豆漿,用勺子在藍邊碗里舀著喝就是喝情懷。”桃園眷村首席品牌官程輝說,產品設計顏值一定要高,賞心悅目,讓人的眼睛先一步品嘗。
比如,炸魚不放在空蕩蕩的盤子里,而出現在漂亮的竹籃中,食用者的感受就大不一樣。
比如,禾珍珠小鍋米飯選擇了釜作為招牌產品米飯的制作、出品容器。這是一種源于戰國時期的炊具,能讓米飯均勻受熱,激發出米粒的原始香味。而且明火現蒸的場景,讓顧客有更美好的期待。
▲雕爺牛腩發明的一款專利碗
失重餐廳研發了一款水杯,和樂扣的品質非常接近,目的就是讓顧客用完舍不得扔掉,繼續拿回家用。讓顧客有更好體驗的同時,把品牌滲透到生活里。
03
菜單,展現小心機的最佳場地
▼
在雷門拉面點餐的時候,服務員會給你一張小卡片,先選面,再選一些個性化的設置,比如面條質感、咸淡程度、熬湯時長。
一方面,這種做法暗示消費者它家的湯都是熬了很久的,比直接說它家的湯熬了多久的廣告語表達效果要好得多;另一方面,因為多了客戶的勾選,多了互動參與,記憶感會更強。
無疑,菜單設計極大地影響顧客用餐舒適度。餐廳要做的是,不能讓顧客拿到菜單后一臉蒙圈無從下手,而是讓他打開一扇通往美食的大門。
有一個美好的點餐過程,美食才會美得其所,顧客才會再來光顧。
04
有趣好玩也是突破點
▼
面食餐廳連鎖店Cereality公司專門開發了新的吸管勺餐具。這種勺子很好玩,既可以舀,勺柄又有一個中空部分,可以像吸管一樣吸,受到了很多顧客的好評。
麥當勞為了解決顧客反映的“喝到上層奶昔就喝不到下層咖啡,喝到下層咖啡就喝不到上層奶昔”的問題,斥巨資找來Google的設計師和工程師,耗費心力設計出了名為“STRAW”的吸管。
這根吸管造型奇特,擁有3個不同位置的小孔,可以同時品嘗到最底層的咖啡、中間層的薄荷奶油、上層的奶昔。
▲麥當勞甚至為這根吸管舉行了一個發布會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設計,但卻體現了麥當勞在提升“消費者體驗”方面做出的努力,從細節中可以窺見一個品牌的實力和潛力。
05
【小結】
▼
在餐飲服務業,設計無處不在。而設計用戶感受背后的邏輯,就是創意、創新,這同時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對于產品體驗的“設計”,餐飲業人士這么說——
一定要有創意,但創意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平凡之中有驚喜、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比如油條里有起司,燒餅里夾金槍魚,豆漿也能做奶蓋。 ——桃園眷村首席品牌館 程輝 創新要圍繞趨勢和方向去做。人對味道的價值感越來越弱了,對美學、視覺的觀感越來越強了。所以,借助新技術是一種有效的創新手段。 —— 失重餐廳CEO張鳳來 產品設計背后的邏輯和規律,首先要考慮品牌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然后用所有的工作去匹配這個核心。具體來說,把以往在產品投入上的“沉默成本”,變成消費者在決策過程中可被明顯感知的顯性投入。 ——蘇州合眾合聯合創始人左飛林
“所以說,我們在聊產品體驗的時候,其實是在聊滿足目標客戶的需求。”羽生品牌管理公司創始人孟一飛認為。這其中有3點要注意:
1、先要思考目標客戶的根本需求是什么。做米飯外賣的,外賣包裝再好看,米飯不好吃,這個體驗就是不好的。 2.要維護消費者使用(食用)的慣性。一個好產品的體驗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例如:意大利面為原型的產品,就不能將叉子改為筷子,因為調研發現,平底盤子+叉子、圓底碗+筷子,這樣的搭配認知是一個慣性。 3.挖掘潛在的消費者隱藏需求,是打造“尖叫型”產品的關鍵。
關于產品設計方面的小心機,各位老板還有什么妙招?歡迎您在留言區與我們討論互動。
· END·
統籌丨師麗丹
編輯|師麗丹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大佬前傳|員工宿舍 餐飲業“老干媽”|2017陣亡盤點|服務員“禁忌用語” 餐飲人踩坑|年終獎怎么發|在四線做外賣 餐飲“師徒制”|董克平談標準化|餐廳關店 麥當勞發力|供應鏈“效率革命”|快餐水多深 餐二代生存報告|淡季攻略|餐廳走紅10條標準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