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餐廳被罰!海底撈怎么應對垃圾分類

    近日,因為垃圾分類的問題,北京已有多家餐飲店收到罰單。
    在新的政策之下,餐飲店該如何做出應對,變得非常現實。
    內參君探訪了海底撈、川渝人家、四有青年、陜味食族、東方餃子王等品牌的門店,看看垃圾分類政策到底給商家帶來了什么影響、他們又是怎么做的?
    總第2371
    餐飲老板內參 戴麗芬| 文
    開出垃圾分類第一張餐飲罰單
    近日,一些餐飲企業因沒有按照規定進行垃圾分類,被城管部門實施處罰。
    海淀區上地六街康得大廈底商熊貓范餐館,因未將生活垃圾分類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內,被現場責令改正,并處以1千元罰款。
    石景山區城管執法局在執法的過程中,發現位于實業大街的九億餐廳沒有按照規定進行垃圾分類,于是向餐廳負責人發放了談話通知書,并表示根據具體情節,將對餐廳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如果復查時還未整改,該餐廳將面臨停業整頓。
    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表決通過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新修訂的條例于今年5月1日開始施行。
    條例中有兩項新規定是餐飲人關注的焦點:
    一是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二是餐飲、旅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
    ?新規定中的四類垃圾桶,圖自網絡
    北京垃圾分類以“柔性”政策著稱,先宣傳教育、警告和責令改正,給出一定的緩沖期,直到10天后才正式罰款。
    據新京報報道,5月11日至12日北京開始對違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行為進行罰款,兩日內立案144起,處罰金額共計22萬余元。
    “從不分到分的過程,
    其實是一種折磨”
    內參君走訪了位于望京新薈城商場的餐飲店。東方餃子王的店長表示,商場的物業在4月份就召集商家開會,宣傳垃圾分類相關政策。自5月1日政策開始執行以來,物業每隔幾天就會來檢查。
    根據新規定,他們的門店主要做了三點調整:一是用濾網過濾廚余垃圾,做好干濕分離;二是設置了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并在垃圾室貼上不同類型垃圾的提示,幫助店員做好分類;第三就是調整倒垃圾的時間,中午2點-2點半,晚上8點-8點半集中處理垃圾,統一管理。
    ?廚余垃圾分類,圖自網絡
    商家做好垃圾分類不是一蹴而就的。陜味食族油潑面訓練經理劉政表示:“前期還是比較繁雜的,從不分到分的過程其實是一種折磨。在經過分類之后,門店落地執行并追蹤,才能做到現在的分類。”
    他提到,垃圾分類之前,大部分都會放在一個垃圾桶里面。垃圾分類以后,他們增加了門店的垃圾桶,并且做了標識。“單店成本增加了300元左右,主要都是購置垃圾桶的費用。”
    在不少門店還在逐步摸索的時候,有的全國連鎖品牌已經先行一步。
    海底撈的質檢員告訴內參君,上海開始施行垃圾分類以來,全國門店也都統一跟進了,“用制度來管理”。海底撈的垃圾分類會不時有抽檢,如果不合格,店長就會扣分,因此店長在抓垃圾分類這件事上也會更加嚴謹。
    店員表示,“去年就有在做,已經習慣了,現在就是更加嚴格。”該店員還跟內參君分享了一個小程序,“分不清楚的時候掃一掃,它就會提示是哪一類垃圾”。
    “一樓只有一個角落可以放垃圾桶,
    沒辦法做到干濕分離”
    相對于已經步入垃圾分類正軌的商場門店,街邊店的情況參差不齊。據內參君觀察,對于一些個體小商戶來說,垃圾分類工作依然存在困難。
    ?四有青年的后廚放置著三類垃圾桶
    位于遠望路的四有青年店長表示,從去年11月份北京垃圾分類新規定確定后,門店就已經開始實施垃圾分類。
    旁邊的川渝人家店長提到,物業在4月份宣傳過垃圾分類相關政策,餐廳從5月1日開始實行。因為店中并沒有有害垃圾,所以就只配置了3個垃圾桶:廚余、可回收、其他垃圾。“以前只有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現在區分出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
    內參君參觀了這家店后發現,門店的三個垃圾桶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三樓的后廚有一個廚余垃圾桶,一個其他垃圾桶,一樓則是可回收垃圾桶。
    ?川渝人家的廚余垃圾先由鐵網過濾,再倒入垃圾桶
    “廚余垃圾用過濾網分離后,先放到鐵桶中,最后再一起倒入廚余垃圾桶。油是單獨收運,有特定的方法處理掉。”川渝人家的店長說道。
    對于旁邊的倔老丁來說,做好垃圾分類還是比較麻煩。店員告訴內參君,一樓只有一個角落可以放垃圾桶,所以只能先把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挑選出來,再統一放到三樓后廚的垃圾桶。
    ?只有一個角落可以放置垃圾桶,難以做到干濕分離
    在后期垃圾處理方面,無論是商場還是街邊店,都是由物業統一管理。商家告訴內參君,每天固定的時間,他們都要把垃圾桶放到固定的位置,再由物業合作的垃圾車集中把這些垃圾運走。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還規定,如果餐館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內參君發現,其實有的餐廳并未嚴格執行。店員表示餐廳一直都提供一次性餐具,疫情以來他們也是這么做的。
    為何會有這樣的現象?店家解釋,一方面,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餐廳提供一次性餐具,如果突然不供應了,可能會造成一些不便,因此降低對餐廳的評價。考慮到這一風險,不少餐飲企業還是會做出讓步。
    另一方面,相關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政策大多是地方性行政法規,鮮少有餐飲企業因此被處罰。
    “大部分餐飲企業都會面臨空間問題,
    但推行垃圾分類是遲早之事”
    垃圾分類是必然的趨勢。
    據新華網報道,住建部相關司局負責人介紹,已經確定的垃圾分類工作目標是: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那么,餐飲人要怎么更快地適應垃圾分類政策?

    1.設置餐廳垃圾分類詳細的執行準則、懲戒措施。比如海底撈在內部實現嚴格的監督機制,就可以避免被相關部門懲戒。

    2.對餐廳員工進行垃圾分類的相關培訓。垃圾分類的習慣培養需要一段時間,越早讓員工了解并執行垃圾分類的規范,有利于門店早點適應新政策。

    3.靈活調整垃圾桶擺放位置,還未裝修的餐廳需將垃圾桶擺放考慮進門店設計中。餐飲連鎖顧問王冬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餐飲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垃圾在餐廳內分裝的空間。”

    4.關于一次性餐具的問題,門店應收起桌上的一次性餐具,客人有需求再及時提供。同時餐廳應配置消毒設備,對餐具做好清潔消毒。雖然目前還沒有對經營者有所處罰,餐飲人還是要提高環保意識,積極適應新政策。

    全民垃圾分類時代即將到來。看上去在短期內會給餐企增加一定的成本,但餐飲店只需要在前期做好準備,加上日常督導,就能掌握技能、避免流于形式。
    長遠來看,餐廳做好垃圾分類,不僅有利于環境保護,對提升店面形象、打造優質用餐環境都是有益的。
    統籌|周漁 視覺|張勁影

    跌41.2%,仍將持續虧損!“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雕爺牛腩被投資人告上法庭,無力回天……
    炒掉 CEO,瑞幸的命運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海底撈創始團隊正在“套現離場”?
    從現在起,不再拿疫情當作餐廳活不下去的借口
    張勇親筆信“有點皮”,海底撈接班人“局有點大”
    直播帶貨難,餐飲企業為何還前仆后繼?
    點評第一人氣餐廳老板憾別餐飲業
    海底撈的“新面館”,還只是個“半成品” | 探店
    立法禁食狗肉!全國4萬家狗肉餐企何去何從?
    西貝重啟快餐!品牌名與太太姓氏相同
    老羅首秀,餐飲第一!(揭秘合作)
    “餐飲新零售助力計劃”旨在幫助餐企更好地開展新零售業務,實現高效的市場拓展;幫助分銷商、C端流量渠道,快速解決選品問題、降本提效。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了解更多。
    商務合作: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neicanmishu(微信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199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1日 23:35
    下一篇 2020年5月22日 07: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