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老板警惕!這5個細節,把你的90后顧客都趕走了!

    當年輕人逐漸成為餐飲市場的消費主力,“吃飯”這件事也逐漸變得復雜。

    90、00后消費者們不止需要食物,還希望從吃飯中,獲得某種“幸福感”——它可能來自產品,也可能來自服務、裝修、氛圍等一整套用餐體驗。

    好的用餐體驗是相似的,不好的體驗卻各有不同,而體驗,往往依托于細節的不斷疊加。

    那么,什么樣的細節最容易破壞消費者的用餐體驗呢?

    餐飲老板內參 小鴨子 /文

    為了找到答案,內參君采訪了20位資深吃貨——他們大半是食品行業的90后從業者,職業范圍從上游研發、種植到下游營銷、報道,共同點是愛下館子,并擁有居高不下的恩格爾系數。

    統計完他們一籮筐抱怨后,內參君排出了最容易讓人炸毛的“TOP5小確怒”,請看大屏幕!

    小確怒NO.1:太透明!

    “走廊小朋友盯著我吃完了整頓飯”

    明廚明檔、透明敞亮的風格,近來很受歡迎,落地窗也成為了越來越多餐廳的標配。

    麥當勞的多家商場店,都采用全透明落地窗,僅有帶 logo 的貼紙一條——如果細看的話,會發現這個貼紙很講究,剛好能擋住用餐人的面部。

    有多個餐飲品牌都采用了類似做法,利用不透明的貼紙,保留一定程度的私密性,畢竟貼紙造價低又方便更換,還可以玩出各種花樣:橫條、logo、漸變等等。

    餐廳貼紙可結合假日活動



    但在透明這件事上,也有失敗案例。朝陽區的李女士向內參君抱怨:“一個小朋友盯著我們吃完了一頓飯”,并表示“以后再也不會來了”。

    李女士光顧的這家連鎖快餐店,也采用了落地窗設計,只是貼紙貼得較高,無法擋住客人,另外,他們將等位區設在了落地窗外側,形成了某種“動物園”般的觀感。

    同樣是落地窗外等位,西貝的設計則好得多——在桌面與玻璃之間留出了可容一人通過的寬度,仍然通透明亮,但也能保證一定程度的隱私

    西貝與此家快餐對比,注意綠圈差別



    另有一家云南火鍋,在私密性的設計上更“令人窒息”。

    他們在墻面做出了圓形鏤空,并將桌子延伸到了走道上,這張桌子也毫不掩飾自己成為“T臺”的野心。花了150人均,客人們仿佛親自參演了一出吃播直播。

    NO.2:伸不開腿!

    “不能翹二郎腿的餐廳,不值得一吃”

    對于被學校桌椅虐待長大的一代而言,吃飯最為差勁的體驗,莫過于不能用腿盤出自己喜歡的姿勢,用受訪者張老師的話說,“不能翹二郎腿的餐廳,不值得一吃”。

    伸不開腿的問題,常見于火鍋、湯鍋、串串中。老式的火鍋桌為了藏線、接氣罐等,桌子通常不是中空的;現代的火鍋桌,則更多使用了電磁爐設備加熱,桌面下支柱體積更小。

    老式火鍋桌 vs 新式火鍋桌



    現在的連鎖火鍋店,大都很注意這個問題,像馬路邊邊這樣鍋口更小的餐廳,則使用了下空的桌子構造,對于長腿的人非常友善,同時桌上設計了內嵌式的串串筒,避免了打翻竹簽筒等問題。

    不過也有餐廳在重新設計后,采用了變種的桌子,好看是好看了,可下方加大的金字塔設計,卻加重了伸不開腿的問題。

    在伸腿這件事上,下面這兩家火鍋都是反面典型——左邊這家,桌椅距離太寬,小個的人只能坐一小半凳子吃火鍋,一場飯吃得猶如蹲馬步。

    右邊這家,首先桌子之間都緊密相連,親近程度堪比呷哺;另桌椅形狀、距離設計,均為二郎腿殺手。

    NO.3:桌椅高度不匹配

    因為桌太矮“感覺自己是一匹在進食的馬”

    排名第三的“小確怒”,也跟桌椅有關,這回是高度問題——據吃貨們反映,如果椅子太高,桌子太矮,則“感覺自己是一匹在進食的馬”;如果椅子太矮,桌子太高,則“好像癩蛤蟆要吃天鵝肉”。

    四川洪雅地區非常流行矮板凳搭配,圖自美團



    延伸知識:什么樣的桌椅高度是合適的?

    根據新浪家居數據,一般餐桌的高度在700mm~780mm(宜家中國市場所有桌子的高度均為740mm),椅子的高度在400mm~450mm ,桌椅高度差控制在280至320mm 范圍內,即算是比較理想的高度。

    另外,餐桌的寬度不宜小于700mm,否則可能會在對坐的時候互相碰腳。

    從人體來看,坐姿高度為原高度百分之六十,肘部高度在人體整體高度63%左右,即滿足以下兩個要點,即為合適的椅子:

    1、雙腳平放時,膝蓋處呈90度,這樣桌面前沿不會對大腿下平面形成壓迫。

    2、如果無扶手,則手肘關節位置,與桌面大概持平,如果有扶手,則手肘處成90度。

    體驗設計師湯湯告訴內參君:“用于吃飯的椅子需要給用戶足夠的支撐,因此椅子要有靠背、且不能太軟。

    NO.4 桌位靠太近

    “正吃飯肩膀上突然多了一個頭……”

    吃貨小蒙講述了令她現場崩潰的就餐經歷:她正與朋友開心談笑,突然肩上多了一個頭——原來是背后那桌一個后仰躺了過來,場面一度十分尷尬。如果是吳彥祖,這也許是一段姻緣的開始,可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吳彥祖呢!

    下面這家位于北京青年路的連鎖火鍋餐廳,就可能發生這樣的慘劇。

    相鄰兩桌椅子靠背緊緊在一起,椅子難以移動,里側的人想出去,需要從外側的人腿上跨過。吃多了來一個北京癱,你可能就會收獲一次姻緣&撞頭。

    椅背高度不到肩胛骨



    此外,一家商場甜品店的操作更為令人費解,他們的桌位、椅子距離沒問題,可在桌上擺滿了花花草草,意思是要精致的豬豬女孩們端著盤子吃甜品?

    NO.5:碗太大!

    “吃個面,碗重得仿佛是在舉鐵”

    在辦公區,快餐是上班族午餐的首要解決方案——面條,顯然是這個場景下最受歡迎的品類之一。

    許茹云最初便看中了這個商機,在辦公樓之中開了一家川式面條,口味不錯,但生意總是不如其它。“后來把碗換大之后,生意慢慢就變好了。”許茹蕓告訴內參君。

    為驗證她的說法,內參君找出了中關村附近最受歡迎的面館,每個都打有“份量大”的關鍵詞,正如消費者點評所言,份量大不大是不知道,碗反正都很大。

    圖自大眾點評



    但大碗,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這家連鎖品牌下的鐵鍋燜面,主打內蒙風格燜面,采用半成品配送、店內加熱的方式,制作一碗需要15分鐘以上——這樣的速度,在飯點十分堪憂。

    客人需要自己到窗口取餐,而這個“大碗”的重量堪比啞鈴,男顧客也需要雙手才能端住,女顧客很容易失手把碗掉在地上。

    因為用鐵鍋直接加熱面條的緣故,鍋溫度很高,在用餐高峰容易發生意外。內參君打表測試發現,從出餐到就餐完畢28分鐘,鐵鍋仍然暖和。

    大碗是一種產品策略,但重如啞鈴……有一個詞,叫過猶不及啊。

    小結

    餐廳小bug,暴露老板的情商

    這些來自消費者的吐槽,看似荒謬好笑,實則不只是餐廳裝修中的小bug,更是餐廳體驗設計的“細節失誤”

    如果說菜品質量、運營能力是餐廳老板的硬實力,那么“伸不開腿”、“暴露隱私”這樣的設計細節則是軟實力,兩者好比智商與情商,想要與90后顧客“戀愛”,智商必不可少,情商也同樣重要。

    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你的餐廳里有沒有這樣的“蟻穴”bug?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王梅梅 視覺|劉凱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2019餐飲加盟| 餐企6大“人力坑”|科學漲價

    315危機應對手冊|上爆款菜后生意變差|有機餐廳

    肯德基被吐槽|餐廳咋賺女性的錢|加盟咖啡館慘敗

    商務合作: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楊松13331022960(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4180.html

    (0)
    上一篇 2019年3月22日 07:26
    下一篇 2019年3月22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