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1
資本,是互聯網咖啡的第一生產力
從去年三月份至今,瑞幸咖啡、連咖啡、萊杯咖啡等咖啡新物種頻頻獲得資本青睞。
其中最為高調也最受爭議的瑞幸咖啡,最近剛剛完成新一輪融資——B輪2億美元。
但緊接著就被曝出經營一年,總共虧損了近8億元。
瑞幸方面則淡定表示,“我們全年的虧損會遠大于這個數字。通過補貼迅速占領市場是我們既定戰略,虧損符合我們預期。”
且更有消息稱,瑞幸咖啡已把IPO事宜提上日程,正在與海外投資銀行展開初步討論,最終有可能在今年上市。
被資本所偏愛的互聯網咖啡,難道真就如此有恃無恐嗎?
2
驚人的增長與燒錢的速度
回顧瑞幸近一年多的發展歷程,成長速度確實驚人。
從前年10月,瑞幸第一家門店在銀河soho開業開始,到去年12月底,瑞幸官方數據顯示已經在全國21大城市,開設了超過2000家門店。
用瑞幸的說法,自己已經成功超越Costa、太平洋咖啡等咖啡行業的老兵,成為目前國內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連鎖品牌。
這樣瘋狂增長的背后,各方看到的無外乎是國內咖啡飲品市場巨大的成長空間,以及破壞式創新對原有市場帶來的沖擊。
所謂巨大潛力,無外乎來自于一些第三方數據。
例如我國的年人均咖啡消費不足5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年人均消費為20杯。
而北美以及歐洲國家的年人均咖啡消費大約是400杯,就連同在亞洲的日本和韓國,年人均咖啡消耗也分別達到了360杯和140杯。
而對此的判斷,就是從5杯到幾百杯之間,必定會孕育巨大的商機。
確實,我國的咖啡市場目前正處在一個逐漸增長的發展階段。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 15% 的速度增長,一線城市甚至能達到30%左右。
而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僅為2%。
就在前年,上海正式超越紐約成為全球星巴克開設門店最多的城市。
▲星巴克上海旗艦店
拋開飲食文化的問題,希望快速點燃這股咖啡熱潮的資本和創業企業,想用多久拉平與歐美市場的差距?
一年太久, 只爭朝夕!
于是乎,我們曾經在共享單車、網約車市場看到的火熱場景,再次出現。
互聯網咖啡品牌快速發展的背后,同樣少不了資本的助推以及瘋狂地“燒錢”。
優惠、補貼似乎成了一眾互聯網咖啡身上比“口感”更重要的標簽。
連咖啡的享好友免費喝、瑞幸的買二贈一、買五贈五,以及全國門店輕食一律5折,實際上都透出一個熱詞——補貼。
同行業競爭對手定價30元左右一杯的拿鐵,在互聯網咖啡品牌的各種補貼后只需要十幾塊錢甚至更低。
這樣的大方舉措也讓一眾“互咖”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了無數用戶,開拓了大批門店。
根據Trustdata數據,瑞幸咖啡去年9月份的DAU(日活躍用戶量)最高達到12萬。
補貼之外,跟其他互聯網風口項目一樣,大面積、重資金的廣告轟炸也出現在“互咖”品牌身上。
張震、湯唯等大牌明星代言,電梯間、公交站、社交網絡等隨處可見各種形式的廣告,屢見不鮮。
瑞幸創始人錢治亞此前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去年7月之前已投入約10億元做營銷。
但是,很多質疑聲,也源于此。
補貼、廣告、擴張,鋪滿。
這一番情景,以前的滴滴、快的、優步,ofo、摩拜、瓜子、優信……是不是都曾上演過?
3
燒出來的繁榮都勢必要經歷回歸和重整
當然,“互咖”頭部品牌不屑于同門相殘,而是劍指傳統的咖啡連鎖品牌。
因為新物種要“代替”老物種。
瑞幸一直 “劍指”星巴克。
從之前的各項聲明到供應鏈“之爭”,外界一度認為星巴克確實受到了“互咖”新勢力的沖擊。
而星巴克去年第三季度不太好看的財報,似乎也側面佐證了這一看法。
但星巴克畢竟體量巨大,星巴克中國區域銷量下降,也許是整體經濟環境造成的綜合體現,這其中受“互咖”造成的影響占幾層,恐怕很難作出判斷。
客觀來看,瑞幸和連咖啡等品牌的興起,的確起到了一定的市場培育作用。
但是送券、連杯或免費等補貼,以及鋪天蓋地的廣告,在獲得用戶的同時也為其自身帶來了巨大的經營壓力。
4
燒錢換來的規模和成長,可持續嗎?
對此,一位投資銀行的分析人士表示:“2018年幾乎所有投資人花錢都變的非常謹慎,互聯網咖啡能夠獲得一系列重大投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之前其他的(項目)都投完了。
而那些相對成熟的項目想要繼續跟進的成本太大,互聯網咖啡是目前剩下的新項目中,數據表現相對不錯的。”
冷靜的媒體,開始關注互聯網咖啡與共享出行以及共享單車市場的共性問題。
很明顯,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對比,在那些堆積成山的廢棄共享單車面前,更多人產生的反應是警醒。
當然,共享出行和共享單車市場的爆發,確實造就了很多互聯網理念的誕生。
我們仔細觀察現在的互聯網咖啡行業,也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很多互聯網咖啡的創始人都是出身于大出行領域。
瑞幸咖啡的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原為神州優車COO,現任CMO楊飛曾任神州優車CMO;
連咖啡的創始人王江,原為航班管家與高鐵管家的創始人之一;
萊杯咖啡CEO周培杰,曾在易到用車任職創新業務部總監。
大出行領域,一直都是重資產、猛燒錢的代表。
而在高額補貼、瘋狂擴張的背后,其實做的都是一樁流量生意。
對流量的瘋狂追逐,在國內互聯網創業領域并不少見,或許這也是一些互聯網咖啡品牌瘋狂燒錢換用戶的原因之一。
但燒錢的結果,究竟是換來了“羊毛黨”,還是真粉,就不得而知了。
▲瑞幸咖啡搶券群,每個人每天可以無限搶券,搶到最低折扣為止
輿論對于燒錢換市場的模式一直心有余悸,但這種思維模式曾一度在出行和共享單車領域盛行。
ofo背后的推動者,著名天使投資人朱嘯虎的這句話聽來值得玩味:“好的需求,完全是靠用戶自發以及口碑產生出的病毒式傳播。靠燒錢起來的基本都是偽需求。”
或許是處于成本的壓力,一直瘋狂“燒錢”的瑞幸也放緩了狂奔的腳步。
不久前,瑞幸在外賣方面調整了運費規則。此前,用戶單筆訂單滿35元就能免除配送費。
調整之后,用戶需要單筆訂單滿55元,才能享受免費配送。
這項標準已在北京、上海的門店開始實施。
小 結
中國咖啡行業需要本土的優秀品牌,但太多例子也告訴市場,步子不要邁的太大……
對于如今瘋狂奔跑的互聯網咖啡品牌而言,高補貼以及大量門店擴張的重資產模式,意味著它們必須時刻保證資金鏈的穩定。
重壓之下,容易讓初心跑偏。
你覺得互聯網咖啡好喝嗎?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餐謀長精彩案例
【 點擊關鍵詞查看原創案例 】
茅草屋-烤小串品牌升級丨津常聚-牛肉米粉
湘棲小館丨思美思味鮮果茶丨丸來玩趣
椰妹原生態椰子雞丨楚楚小財魚丨酸渡品牌升級
聾奶奶-無聲牛肉米粉丨街度-草原羊肉串
津是-凳粉丨恰圓滴恰扁滴丨懷湘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餐飲人必讀略作刪減 作者:左岸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