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眾籌“比逗”餐廳被股東投訴管理混亂,年虧損近150萬

    記者現場走訪時發現,比逗白云店生意冷清。

    “校友眾籌情懷破滅,項目運營不下去,所有人都在推諉,沒有下文”,一度轟動廣州各大高校的“大學生眾籌、90后創業”項目———比逗眾籌餐廳,被股東曝出管理混亂、資金流向不明、一年虧損近150萬元。

    近日南都記者接到報料稱,位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近的白云比逗眾籌餐廳瀕臨倒閉,開業不到兩年的比逗中大店早已關閉。不過,披著同款“大學生眾籌”外衣的“比逗(BEPOTATO)”仍在山東、重慶等地擴張。

    “大學生眾籌”到底是如何運作的?是否涉及非法集資?又折射出了眾籌中的哪些坑?

    吐槽

    一年虧百萬 投資人蒙在鼓里

    接到報料后,南都記者上周六下午走訪了白云比逗西餐廳。店內除了午休的店長和店員外空無一人,直到在記者的要求下打開室內燈后才有營業跡象。“周末沒什么人光顧”,店員從綜藝節目中回過神來,叫醒午睡的店長。

    據了解,白云比逗西餐廳于2015年11月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友發起眾籌創建,包括社會股東和學生股東在內共計130左右投資人,“社會股東投資1萬-2萬元之間,學生股東投資數千到1萬元不等,共籌得超過100萬元資金”,一名社會股東李強(化名)告訴南都記者,餐廳交由學生股東運營。

    劉韜(化名)是參與該眾籌的學生股東之一,作為人生的第一筆投資,他一次性投資了5000元左右,“口頭上說分我幾股,承諾一年半回本,盈利的30%分紅給股東、70%作為流動資金繼續投入”,劉韜稱,但事實上在第三個月就發不起工資了。

    比逗餐廳的菜單并無明顯特色。

    據白云比逗店員向南都記者介紹,白云比逗每月租金和水電費已經超過一萬元,每天營業額僅數百元。

    “周一到周三人比較少”,店員介紹道,“周四到周末人稍微多一些,每天營業額1000多元,但最近幾個月每天只有兩三百元。”南都記者留意到周六下午1點到5點之間僅4名顧客光顧。

    “其間多次詢問,管理團隊均表示運營良好”,李強稱,“直到2016年12月份在首次股東大會上得知僅前期固定資產投入就高達130萬,同時仍負債十幾萬,大多數股東都懵了。”

    位于華南師范大學附近的暨華比逗同樣是一家由暨大與華師學生及校友以眾籌形式建立的西餐吧,店內菜品與白云比逗一致,人均消費50元左右。南都記者走訪發現,該門店位置較為偏僻,“附近有兩家比較雅致的西餐廳和茶樓,樓下還有星巴克,所以很少去比逗”,一名華師學生稱,“菜品也沒什么吸引力。”而比逗在中大的分店已關閉。

    “每個比逗分店都注冊成公司進行眾籌、獨立運營并自負盈虧,我們會提供全職管理人員參與店面管理”,比逗網絡有限公司餐飲部負責人方榮鑫回應稱,“每個店投資都有風險,五山、大學城店每年分紅很高,但也有一些店運營得不太好。”

    疑惑

    眾籌資金流向哪里?

    經過近兩年爆發式的發展后,股權眾籌已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新風口,盈燦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11月底,全國眾籌行業共成功籌資156 .35億元,超越2015年全年的114 .24億元。但股權眾籌和非法集資之間的界限在普通人眼中仍然模糊,由此產生的“眾籌糾紛”不在少數。

    “判定集資詐騙還是眾籌的區別,首先是看投資標的是否真實存在;其次,籌得的資金有沒有用在協議中約定的事項上”,作為私募股權投資法律顧問的廣州國暉律師事務所杜婉純律師稱。在杜婉純看來,和白云比逗類似的眾籌糾紛很常見。

    按照股東簽訂的“白云比逗西餐廳出資協議”,股東享有財務知情權和監督權,管理者會定期召開財務答疑會、提供紙質版餐廳營業額表、流水表以及每月報表供出資人查看和監督。

    但李強表示,“一年多來資金和運營情況我們都不知情,包括租房、購入設備等大筆支出完全沒有通過股東會,所有財務都沒有公開。”眾籌資金流向由此成為白云比逗項目中的謎團。

    據劉韜介紹,2016年12月份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負責門店運營的學生股東公布固定資產投資為130萬。“其中店鋪轉讓費18萬,比逗品牌加盟費十多萬,但前期投入加起來不超過6 0萬”,劉韜稱。

    值得注意的是,方榮鑫稱并未對廣州的比逗分店收取品牌授權費,“為了快速擴大市場,廣州門店沒有收取品牌授權費,省外擴張的比逗分店才開始收費。”

    截至發稿時,比逗的股東們仍未理清錢究竟流向何處。

    診斷

    熟人眾籌易入“坑”

    值得反思的是,白云比逗眾籌項目的背后折射出股權眾籌中的哪些“坑”?

    首先是創業團隊的治理結構問題。“管理混亂”是李強對此次眾籌最大的感受,之所以完全放松管理,“一方面過于信任眾籌發起人,另一方面礙于股東之間的校友關系不便開口。”

    “理想的狀況是眾籌之后會有專門的投資管理公司代表這群人去管理投資者,同時專門聘請第三方或者在投資人中選出代表行使監督管理權利,至少每個季度定期溝通運營情況”,股權眾籌平臺愛就投創始人徐偉文稱,“另外應嚴格按照公司章程跟經營層簽訂協議,哪些是權利范圍之內哪些事需要征求股東同意的事項必須約法三章。”

    其次,單人投資數額和持股比例不高導致警惕性和責任心不強。

    “最根本的原因是股權眾籌中所有投資人持股比例都不高,警惕性不強”,杜婉純稱。“沒有責任擔當者是眾籌大忌”,徐偉文認為,“眾籌的本質是籌集資本背后的資源,只投錢叫集資不叫眾籌,不如去買P2P。”

    第三,熟人眾籌淪為為人情買單。“當初參與完全沒有考慮項目可行性,純粹出于校友的情懷”,李強感慨道。

    走訪

    比逗是家什么餐廳?

    廣州比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官網資料顯示,此類比逗西餐廳在廣州共有6家,包括五山店、廣州大學城店、龍洞店、中大店、廣外店和暨華店,其中中大店因經營不善已更改成火鍋店。

    除了李強和劉韜投資的廣外店之外,南都記者同樣走訪了暨華店和龍洞店。

    目擊

    餐廳面積縮水 變健身房

    比逗龍洞店,位于龍洞商業步行街外,被廣東工業大學等學校包圍,餐廳開業將近兩年。南都記者昨日中午1點到達餐廳時,餐廳沒有其他顧客,南都記者就坐后,服務員才打開餐廳音樂。根據菜單,餐廳主營比薩、碟頭飯、炸雞薯條以及調制咖啡、茶類飲品,菜品多為常見的簡餐、小吃,南都記者打開該餐廳的大眾點評頁面,發現該餐廳近期的點評頻率明顯不如半年前,餐廳的人均消費在三四十元。

    負責餐廳運營的比逗工作人員表示,比逗的客源以學生為主,但南都記者就坐的大約半小時內,并沒有其他顧客進入餐廳。對此,這名工作人員也承認,近期餐廳的客流量不算多,但生意一般,也絕非比逗一家的事情,“整個龍洞商圈,餐飲業都不好做,基本一兩年就會換幾波,最近放寒假,餐廳的人自然也會少些。”南都記者也以開餐廳為由,進一步詢問餐廳經營狀況以及投資價值,對方表示,“眾籌的模式讓每個人開餐廳的成本降到很低,也讓餐廳管理權分散,相對難管理。”

    比逗龍洞店有部分已經出讓用作健身房。

    此外,南都記者也留意到,餐廳旁是一家正在準備開業的健身房,健身房和餐廳共用一個大門和通道,甚至健身房的墻體還有比逗的涂鴉墻畫,顯然餐廳以前的面積要比現在大得多。對此,工作人員解釋,健身房區域原來的確屬于餐廳,不過后來發現餐廳并不需要這么大的面積,“健身房也是我們公司的,是主攻學生的健身市場。”如今,餐廳的面積只有健身房的一半不到。

    特征

    均選址于大學周邊

    龍洞周邊有多所高校,附近的龍洞商業步行街也是老牌的學生商業區,西式快餐、簡餐餐廳,在龍洞一帶很常見,南都記者大致走訪統計,發現周邊至少有三四家類似餐廳,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餐廳工作人員也表示,餐廳會在寒假期間進行一次裝修,節后以新面目示人。

    暨華比逗位于華師地鐵站附近,記者在上星期六下午1點到達時,店內僅有兩三桌客人在用餐。1點到3點共計兩名消費者,以及接到了1份外賣訂單。跟附近餐館相比,比逗店內有點冷清。記者離開后,店員便熄燈午休。

    根據官網和走訪情況可以發現,比逗餐廳的特征是均選址于大學周邊,由高校學生通過眾籌成立,店內菜品由比逗總部統一供應。

    和方榮鑫的說法一致,劉韜也表示,廣州比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不參與白云比逗單個分店的眾籌過程,僅提供品牌授權、菜品供應和門店管理協助,同時享有一定股份。除廣州之外,比逗餐廳分店在天津、山東聊城、重慶均以同樣的眾籌模式擴張。

    來源:南方都市報

    更多精彩回顧

    專訪排隊網江浩南,揭秘餐飲信息化的營銷之路!

    未來餐飲軟件如何更好地為餐廳服務?

    繼360、樂視后,排隊網再出免費殺招

    微信ID:JSH_V5

    沒關注聚食匯,別說你是做餐飲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7447.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月13日 08:58
    下一篇 2017年1月13日 13:1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