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繼續為大家帶來丁一老師的餐飲真知。
如果餐廳生意難做,一些餐廳老板歸罪于外——同行和對手的惡性競爭,比如說價格戰(低價策略),還有一些人歸罪于內——餐廳沒有特色。
后者在思維上陷入了一個誤區:差異化=特色。
東北王老板的餐廳生意不好,外出考察時發現一家當地土菜館顧客盈門。這家餐廳叫江南公社,人均消費50多元,菜價不高但是菜量很足。餐廳環境很有情懷——當地農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風格,“文化大革命”的各種要素一應俱全,前廳員工清一色紅衛兵裝扮,拿著“紅寶書”,跳著“忠字舞”,“文革”口號滿天飛……
王老板靈機一動、狂喜不已。回來后,經過一個月的謀劃,三個月緊鑼密鼓地改造,把江南公社的要素全盤復制過來,甚至“文革”氛圍更濃,然后,將餐廳更名為東北公社,主營東北農家菜。
東北公社一炮而紅,門外車水馬龍,店內人聲鼎沸。雖然形勢一派大好,但是,王老板心里并不踏實,因為這次改造投入不低,雖然場面熱鬧,但帳面還是虧損。
不久,王老板的擔心就成了現實。東北公社熱鬧了不到兩個月,客流量開始慢慢下降。王老板認為是文化氛圍做得還不夠,因此采取各種措施增加“文革”特色,特別是當時東北農村的特色。
每次改造完后,生意就象打了雞血一樣,會好一陣,但是,新鮮勁一過,客流又下滑。更要命的是,這種“雞血有效期”越來越短。
最后,實在找不到改造點時,王老板一咬牙,把餐廳的現代化衛生間刨了,改造成了“文革”期間東北農村標準的茅坑,神形俱全……
當然,伴隨而來的,是餐廳越來越嚴重的虧損,最終金盡而亡,關門大吉。
王老板一直想不通,為什么江南公社的特色能掙脫錢,面東北公社就關門了呢?
后來,王老板來上課,說出了他心中的困惑。
王老板:
王老板:“丁一老師,為什么東北公社這么有特色的餐廳也虧損?”
丁一老師:
“生活中有什么愛好?”
王老板:
“我喜歡散步。”
丁一老師:
“一般在哪里散步?”
王老板:
“在我們家旁邊一個城市公園里。”
丁一老師:
“這個公園是你們市里最好的公園嗎?”
王老板:
“不是。最好的公園是一個山水公園,離在城外,也是免費的,離我家有十一二公里。”
丁一老師:
“你是喜歡城市公園,還是更喜歡山水公園?”
王老板:
“當然是山水公園。因為山水公園非常美麗,有山有水,綠化比城市公園好得多,人少車少,空氣非常好。城市公園四周都是馬路,車多人多,空氣也不好。”
丁一老師:
“你多長時間去一次山水公園?”
王老板:
“大概兩個月一次吧。”
丁一老師:
“城市公園呢?”
王老板:
“基本上天天去逛一下。”
丁一老師:
“為什么不常去更好的山水公園?”
王老板:
“因為不方便呀。”
丁一老師:
“從消費角度來看,人們會為特色嘗鮮,但不會為特色重復消費。對你散步而言,美景只是特色,方便才是利益。”
王老板:
“東北公社的文革氛圍只是特色,很多人來嘗鮮,但是回頭客少。所以,剛開始好,因為嘗鮮的人多,后來,客流量下滑,因為回頭客少。但是,為什么江南公社的生意那么好呢?”
丁一老師:
“要么就是江南公社的特色保鮮期還沒過,你們剛好趕上特色保鮮期。要么,就是江南公社的商圈流動客源極多,比如是個旅游區或旅游城市,僅靠嘗鮮的客人偶爾消費就能活很好。”
王老板大悟:
“對。那里全國來的游客極多。原來如此!您說得太對了:成功是不能復制的!”
看著他一臉的懊悔,丁一老師安慰他道:
“這種教訓很多餐廳都有。比如:全竹宴、傣族餐廳、全魚宴,等等。這些都是特色。還有一位老板投近兩億打造了一家餐廳,把環境做成特色。”
王老板:
“如果特色不是差異化,那么,什么才是差異化?”
版權說明:丁一原創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微信號:qq408811859)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已由丁一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 上一篇:餐謀天下(連載57):差異化:根治價格戰的靈丹妙藥
-往期精彩內容點擊圖片查看-
-往期專欄回顧點擊文字查看- 2017餐飲第一關鍵詞|菜品結構功能|餐廳核心問題 菜品結構設計1|菜品結構設計2|菜品結構設計3 開源首問“吃什么?”|餐飲營銷天條|連鎖餐飲評判標準 品牌架構概述|顧客購買模式|餐道123 降價=自殺|傳統中餐的五條出路|單品戰略的致命缺陷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