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繼續為大家帶來丁一老師的餐飲真知。
前面說過,顧客判斷一家餐廳到底怎么樣,主要是通過與餐廳的接觸來分析體驗的。顧客與餐廳接觸的“界面”,俗稱叫“臉”。 餐廳運營的關鍵就是做好三張臉:大臉、小臉和笑臉。 大臉的作用主要是開源——把盲客和潛客變成現客。 小臉的作用是盈利——把顧客的消費能力轉化為餐廳的有效收入。 笑臉的作用是存留——把現客變為熟客和老客。
現在我們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A市有條東經街,是市政府為了產業轉型特意規劃的餐飲一條街,也是該市首條餐飲街,政府很重視。街道兩邊全是一家挨著一家的餐廳。餐廳前面是整齊劃一的寬敞停車場,可停放三排小車。東經街上有家餐廳叫金宴,店招有七個字:金宴傳統家常菜,3000平方米,兩層樓,門臉很寬,有80米。老板夫婦都是《餐飲36計》在當地的首批學員。 受到邀約后,我們來到A市,通過系統診斷,我們發現該店的原生問題是定位不清晰和菜品結構混亂,特別是招牌菜缺失。 在走訪市場、分析競爭后,我們發現了一個市場空白——魯菜。魯菜雖然貴為八大菜系之一,但是,在與川湘粵的競爭中,不管在是全國市場,還是A市市場,基本上屬于完敗,已經逐漸被市場邊緣化。同時,A市的很多餐廳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魯菜或魯菜的影子,而且,一說魯菜,大家都知道,只是沒有一個魯菜主題餐廳。金宴也未能免俗,菜品主要包括當地菜、魯菜和川菜。 于是,金宴定位于魯菜,考慮到裝修風格偏于傳統,決定通過品類細分進行聚焦,因此定位為傳統魯菜。傳統魯菜發端于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美食理念,是中國第一個擁有獨特風格的成型菜系,已經傳承兩千多年,由于孔子對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其他菜系或多或少都繼承了魯菜的部分基因。 定位清,店招明。店招就從以前的“金宴傳統家常菜”更名為“金宴傳統魯菜”。
從定位角度分析: 傳統家常菜會影響金宴的市場發展,因為不清晰,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家常菜,所以家常菜的定位即使有效,也會限制金宴向外擴張。而且,A市做家常菜上規模有影響力的餐廳有二十余家,金宴與它們相比,沒有任何優勢。但是,金宴一旦定位于魯菜,就與A市所有其他餐廳有效區別開來。 考慮到金宴80米的門臉長度,我們在門面的左肩上明確了金宴的定位:A市魯菜開創者,門面的右肩上強調了魯菜的淵源和文化內涵:孔孟文化傳承者。然后,留下了訂餐熱菜。 根據金宴的傳統裝修風格,我們借鑒了中國傳統對聯的形式,創造了一副門聯,進一步加強這個定位。上聯為:中華美食之源;下聯為;八大菜系之首。“中華美食之源”強調的是傳統魯菜的地位,“八大菜系之首”強調的是魯菜在中國餐飲史上不可超越的有歷史地位。 最終,金宴的大臉內容如下: 店門居中,門上店招六個大字:金宴傳統魯菜。“金宴”兩字更大,“傳統魯菜”字體稍小。 店門兩旁一副對聯:中華美食之源,八大菜系之首。 店門二樓左肩上一行文字:A市魯菜開創者;右肩上一行文字:孔孟文化傳承者。 同時,通過裝飾和燈光進一步進行了優化了金宴的環境,并對菜品結構進行了相應調整。 由于這張大臉太吸引人,A市的相關部門領導人聞訊后特意前來考察,夸贊說有王者之氣,并號召其他餐廳前來學習取經,這是后話。
版權說明:丁一原創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微信號:qq408811859)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已由丁一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
上一篇:餐謀天下(連載 43):學會這一手,天下橫著走(三)
-往期精彩內容 點擊圖片查看-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