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繼續為大家帶來丁一老師的餐飲真知。
上一期我們說到,菜品結構設計共分為五步。第一步:排序第二步:分區
第三步:分象限
第四步:合并
今日我們細說第五步。
第五步 分類
餐廳經營的基本原則是永遠抓關鍵的少數,重點當中再抓重點。普通菜品暫時擱一邊,怎么處理,在優化菜品結構時再說。現在進一步分析重點菜品。
首先,從重點菜品篩選出人氣菜,人氣菜的功能就是聚人氣,把顧客吸引進餐廳消費,變潛客為現客。凡是重點菜與高點擊菜(詳見第二步、分區)重疊的菜品即為人氣菜,因為這些菜品更受顧客歡迎,很多顧客就是沖這些菜品進入該餐廳消費的。剩下的重點菜品即為暢銷菜。人氣菜的核心功能是聚人氣,輔助功能是掙利潤。暢銷菜的核心功能是掙利潤,輔助功能是聚人氣。也可以說,人氣菜一定是暢銷菜,但暢銷菜不一定是人氣菜。
其次,從人氣菜中選拔招牌菜。因為招牌菜的核心功能是傳口碑,所以,在所有的人氣菜里面,看哪三個菜品更容易傳口碑,那么,這三個菜品就是潛在招牌菜。接著,再對這三個菜品進行進一步的提煉和包裝,故事最吸引人的那個菜品即為招牌菜。口碑是傳播的渠道,故事是傳播的內容。內容比渠道更重要。
招牌菜故事主要來自于七個方面。
一、菜品的來源傳口碑。如云南過橋米線體現出的草根夫妻的凡間深情。
二、名人逸事傳口碑。如東坡肘子,傳說來自于華夏饕餮王蘇東坡嘴饞難忍食指大動時的靈機一動。
三、歷史典故傳口碑。如毛家飯店的毛氏紅燒肉,因與本朝太祖衣錦還鄉大宴鄉鄰時驚鴻一閃而流芳百世。
四、風俗習慣傳口碑。
五、悠久的歷史傳承傳口碑。
六、特殊的烹制工藝、用料、器皿傳口碑。
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口碑。
總而言之,招牌菜必須有而且只能用一個故事。“少則得,多則惑”,多了就亂了。不管一個招牌菜能講幾段故事片,最終留下最有吸引力的,其余的手起刀落,全部刪掉,讓所有的口碑資源都聚焦在這一個故事上。在浮躁的世界里,專注就是最高美德;在喧囂的世界里,聚焦就是最大安寧。
這樣,餐廳的全部菜就分為了四大類:招牌菜、人氣菜、暢銷菜和普通菜。這種分類方法是餐飲經營者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以菜品大數據或財務數據為依據進行的系統分析。在餐廳的日常運營中,菜品往往是站在顧客的角度,按照行業慣例或顧客的消費習慣進行分類的,如涼菜、熱菜、海鮮、葷菜、素菜等,具體而言,就是我們菜牌上對菜品所分的品類稱為小類。站在財務角度對菜品的分類稱為大類,站在顧客角度對菜品的分類稱為小類。所以,我們下一步就是把二者結合起來,將所有菜品歸入同一張表,就張表就菜品結構表。
再次,將所有菜品歸入菜品結構表(如下圖):
至此,通過36424(第一步、排序:三個榜。第二步、分區:六個區。第三步、分象:四個象限。第四步、合并:合并為兩類。第五步、分類:分為四個大類和菜品歸位)這五個步驟,就將一個餐廳的菜品結構設計出來了,當然這張菜品結構還有很多缺陷,所以,我們下一步就要對這些缺陷進行修復,也叫菜品結構優化。
版權說明:丁一原創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微信號:qq408811859)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已由丁一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
上一篇:餐謀天下(連載16)菜品結構設計密碼(二)
下一篇:餐謀天下(連載 18):餐飲營銷天條:降低顧客決策難度(一),敬請期待!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