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繼續為大家帶來丁一老師的餐飲真知。
第三部:分象限
今日我們細說第四步。
第四步 合并
第一象限菜品的特點是高營收高毛利,對餐廳的現金和利潤貢獻度都比較大,是重點菜品,銷得越多,對餐廳越有利。
第三象限菜品的特點是低營收低毛利,對餐廳的現金和利潤貢獻都很小,是普通菜品,銷得越少,對餐廳越有利。顧客的消費能力有限,即使消費能力無限,但是,他們的消費量一定是有限的,胃的容量有限,因此,顧客沒多吃一個普通菜品,就少吃一個重點菜品。
第二象限菜品的特點是高營收低毛利,營收貢獻大,利潤貢獻小。
第四象限菜品的特點是低營收高毛利,營收貢獻小,利潤貢獻大。
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的菜品又該怎么歸類呢?
餐廳往往有兩項核心任務:
對新餐廳面言,聚人氣比掙利潤更重要;對老餐廳而言,掙利潤比聚人氣更重要。
一般來說,營業時間超過一年的餐廳為老餐廳,否則,為新餐廳。相對于新餐廳,老餐廳已經擁有相當的老顧客群,因此,如何掙掙錢就會成為核心任務。
因此,對新餐廳而言,第一、二象限菜品為重點菜品,第三、四象限菜品為普通菜品。
對老餐廳呢,第一、四象限菜品為重點菜品,第二、三象限菜品為普通菜品。
對一家普通餐廳,第一、二、三、四象限菜品的數量占總菜品的百分比分別為20%±7%,10%±3%,60%±7%,10%±3%,因此,不管是新餐廳,還是老餐廳,重點菜品的占比均約為30%±10%,普通菜品占比約為70%±10%。
前面講過,菜品的第四大功能是攤成本,菜品要攤的費用包括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烹制本菜品的食材購買費為直接費用,從兌店費開始,房租、裝修、設施設備采購、各種成本費用、甚至稅收,都是由一個又一個菜品攤銷的,這些費用統稱菜品的間接費用。
其實,如果把各種待攤的間接費用都算上,普通菜品都是虧損的。
餐廳的最終利潤,通常可以從工作、顧客、營收和菜品四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如果從菜品的角度來看,是從重點菜品掙的錢,抵消掉從普通菜品虧的錢,剩下的就是利潤,如果抵消不了,就是虧損。
重點菜品可以當作盈利菜品,普通菜品可以當作虧損菜品。記得有一次在北京講課,一位學員聽到這里,站起來說,他們餐廳沒有虧損菜品,我問為什么,他說他們餐廳的每一個菜品,售價都高于成本價,因此沒有虧損菜品。我對這位學員說:“如果你的邏輯是對的,天下就沒有虧損的餐廳了。因為每一家餐廳在定菜價時,售價都會高過食材的采購費用。”這位學員對餐廳的財務不了解,只算了菜品的直接費用,沒有計算間接費用。
有些人看到這里,可能腦海里會冒出一個念頭:既然普通菜品是虧損菜品,如果直接把普通菜品砍掉,既可以迅速提高餐廳利潤,還能減掉大量工作,豈不兩全其美!
這個想法對嗎?我們在菜品結構優化時會專門回答這個問題,此時暫且擱置。
第五步請聽下回分解~
版權說明:丁一原創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微信號:qq408811859)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已由丁一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
上一篇:餐謀天下(連載15)菜品結構設計密碼(一)
下一篇:餐謀天下(連載 17):菜品結構設計密碼(三),敬請期待!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