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妹子、白富美、大咖,如果去年夏天,你沒有買過或者注意過可口可樂的昵稱瓶,只能抱歉的說,你OUT了。2013中國艾菲獎,可口可樂昵稱瓶社交戰役獲得全場大獎,名利雙收!
在國內的social marketing圈子里,一時溢美之詞不絕于耳,弄得幕后的操盤人老金也寫了篇文字說是品牌的功勞和協作公司的功勞。誠然,這么大的社交網絡戰役,覆蓋明星、達人、名人,這確實不是老金一個社交團隊能執行的,但是其間的無數嘗試、策劃是外人所不知的。
還是從這個題目說起,奕宏為什么要寫可口可樂的社交敗局?絕逼不是為了嘩眾取寵,也不是為了罵罵同行來獲得自己的名聲,老金是我非常尊重的行業前輩。況且我今天要講的是可口可樂之前失敗的社交經歷。
作為社交網絡實踐者,可口可樂我從早期就開始關注。有多早,就是他當年還沒有被老金團隊接手運營的時候。很多人做不好社交網絡,就怪自己品牌沒有知名度。那你覺得像可口可樂這么牛逼的品牌,他在國內的社交網絡上應該有巨大的粉絲量,極大的知名度吧。恰恰相反,和線下國際最具知名度、最具品牌價值的高富帥形象相比,可口可樂在當時的微博上就是個灰頭土臉的屌絲。精英、明星、公知不鳥它,80、90后的微博大眾人群忽視它,可口可樂在美國是靈魂、是偶像、是幾代人的成長記憶。在國內他就是個賣得很好的糖開水,近兩年還被王老吉(加多寶)給逆襲了。
最早運營可口可樂微博賬號的團隊,我就不點名了,人艱不拆。做早安、搞大號轉發、抽獎、傳播所謂正能量的心靈雞湯,制造各種所謂有創意的互動。一年下來,貌似紅紅火火,也搞了小20萬粉絲,也弄了各種所謂熱門貼,終于滿足了甲方的所謂KPI。慶幸的是可樂的這個甲方不是傻子,第二年,人覺得不對,不干了。于是老金同志閃亮登場,依老金當時的話講,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清洗掉原先那20萬沒有任何價值的粉絲,這意味著過去一年的可口可樂的社交白干了,花了高額運營費、策劃費、獎品費,就社交了一幫僵尸粉、抽獎粉、機器粉。
奕宏點評:要知道這是可口可樂啊,居然沒有多少真實粉絲?對的!!!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做社交,不掌握社交網絡的核心與本質,不知道社交網絡的游戲規則,別說你是可口可樂,就是加多寶,康師傅,一樣鎩羽而歸!!縱使如可口可樂這樣的國際品牌、擁有夢幻般的團隊、超一流的預算,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那么,老金又是用什么方法讓可樂這個品牌在社交媒體上起死回生,甚至大紅大紫的,昵稱瓶戰役里又有哪些不為外人所知的秘密和細節,且聽下回分解!?
點擊左上角“行者奕宏”關注、訂閱
點擊右上角圖標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