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內容來源:2020年9月21日,進無止境——紀念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暨企業精神高峰論壇。

    分享嘉賓:周其仁,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筆記俠(ID:Notesman) |轉載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中國國內經濟的變化

    1. 成本上漲

    貿易順差加大量外資,是好事情,中國從來沒有這么多外匯。進來1美元,央行就要支付6元人民幣。央行的“錢”是基礎貨幣,基礎貨幣進了國內市場會流轉起來,資產價格就會有變動。

    如果經濟體內貨幣供應量大,商品資產數量少,資產價格一定會起來。價格連續上漲,就會形成“上漲”的市場預期。實際上,因為大量的貨幣進入國內經濟循環,國內產品大量出口,進而產生上述現象。

    所以,每一“美元”的國家外匯儲備,都對應國內的人民幣,好處就是國內“不差錢”。這些“錢”進入了“土地”,進入了生產要素,企業的成本就上去了。

    經濟在“不差錢”的環境運轉,企業成本就在極速地提高。我們還有市場競爭的成本,法定的成本。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期間,名義的GDP增加了8.6倍,工資總額增加8.8倍,稅收增加16.7倍,非稅的政府收入增加了18倍,社保繳納增加28.7倍,最厲害的就是土地出讓金,增加了64倍。背后,就是成本在極速提高。

    這個成本不是市場主體“你情我愿”,勞動力競爭導致的,而是法律規定的,不繳納這份“錢”屬于違法行為。

    那么,問題來了。企業的“獨到性經濟優勢”沒有上去,而企業成本卻大幅度上漲,這是中國國民經濟面臨的最基本的挑戰。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增長速度從2008年-2010年開始發生變化,從平均9%-10%的增長速度,一下子到了6.5%左右。即便疫情消失,我們要回到高速、中高速增長的難度都非常大,這個難度在我看來是結構性的。

    如何對付這個問題?

    經濟學教科書的成本永遠都是一條線,什么意思?

    就是成本不斷地下降,降到最優點以后,成本線一定會上去。經濟增長、收入翻兩番,倒過來就是成本,這就是經濟。

    所以,經濟增長一定面臨成本線上升,上去的成本如何應對?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有兩個辦法對付,也是2007年以來我們討論突圍的兩個主要方向。

    第一個方向,用新的辦法來組織生產,把成本線往右下方推,找到一條還可以持續下降的成本曲線。無論是政府改變營商環境,還是企業優化自身生產環境,控制成本永遠有潛力,即我們能夠讓成本優勢持續時間長一些。

    第二個方向,花更高的工資雇傭更厲害的勞動力,用更多的資金買更先進的設備,開發新產品,生產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所以,這就是商業世界最重要的東西。

    當年通用汽車的老總退下來去辦商學院,在他當院長的時候,商學院就兩個選擇:要么成本領先,要么與眾不同。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用我的話來說,一個是獨特性,一個是持續的成本優勢,這是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2. 創新突圍

    我們再講講創新突圍這件事情。創新突圍是什么意思?

    中國市場是個后發國家。后發國家特點就是等到國內環境和平下來之后,在搞經濟建設時,發達國家早走到前面去了。

    毛主席在50年代講過:“中國會造什么?椅子板凳,其他都不會造,不會造汽車,不會造拖拉機,更不會造飛機”。也就是說,有“人”造出來,“我們”看到以后,模仿制造就可以,這就是后發優勢。

    整個中國龐大的經濟基本上都是先“看到”后“造”。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第一階段,“看到”了也不會“造”,當年是靠蘇聯援助的156個項目,才給中國工業奠定了近代以來一直沒有奠定的基礎;

    第二個階段,慢慢會“造”,但“造”不好;

    第三個階段,“造”得不好,但是成本低,價格有足夠的吸引力;

    第四個階段,提升品質。

    在中國,以上幾個階段不同的產業線都在做,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區重點也不同。

    但是全球競爭格局的體系還要再跳一步,跳到哪一步?我們“看到”、“造”的東西是哪來的,是那些國家、產業、公司、原創的——就是“想到”了“造”。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中國人常說“兩彈一星很自豪”。中國在60年代爆破原子彈,而美國在1945年就爆破了原子彈,關于原子彈的論文最早是在1939年發布的。論文里把釋放原子能量的原理解決了,大家就都能有功夫“追”。

    所有產品在早期都只是個想法,而想法是在經驗當中產生。發現了原理,我們再看能否利用原理將它變成技術,技術能不能整合成產品,產品能不能形成產業。

    中國未來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全球上、下也是在“造”的過程,僅僅別人“卡脖子”,我們就想辦法“造”,我們的速度是驚人的,但是還不夠。

    3. 企業家精神

    中國體量大,人口多,已經和平建設幾十年了,想要在“造”的方面更有力,就要真正地在原創上下功夫。作為經濟學家,我認為發展中國家不一定要做這些事。但是,對中國這些年經濟的觀察讓我想到以下幾個問題。

    看看全球有多少過剩產能?

    無論是政府投資還是民營企業投資的,為什么不能把資源往那個方向投一些?“造”,不一定都會成功,失敗率會非常高。

    可是,這么多公司在紅海里面殺價,這么多項目“說停就停”,需要“去產能、去庫存”,要花很大力量才能挑動,我們是不是可以往那個方向走。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我訪問過以色列。以色列是個小國家,國內和平環境遠不如中國。但是,訪問以色列的過程讓我接觸到了很多獨到性的東西,以色列擁有很多大國都沒有的東西。我們都知道摩爾定律,性能翻倍,價格折半。

    但是沒有人想過,信息量可以加倍,能量也會隨之加倍。

    如何讓信息量儲備上升,熱量不上升,這個關鍵技術以色列的產業界解決了。否則不會有移動互聯網,不會有這么輕薄的手機和巨大的計算能力。臺式電腦還有風扇,手機不可能有風扇。

    類似的例子,用以色列舉例可以舉出100個,而這其中體現的其實就是企業家精神。

    從窮變富,是一種企業家精神;把產品做好,是一種企業家精神;承擔社會責任,也是一種企業家精神。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今天我們要定義新的企業家精神,就是從大量“看”到了“造”,要在中國實際的經濟基礎之上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大學、國家研究所和產業企業市場打成一片。

    因為講到底,你手里有點獨到性,才有交換籌碼。如果我們永遠在后面,被人“卡脖子”。如果我們能從“看到了造到想到了造”,全球競爭的準度就會有問題。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中國產業充滿希望

    我認為中國的產業是有希望的,下面舉2個例子。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第一個例子,是佛山一家小公司,做的是特種氣體,特種氣體被ASML(阿斯麥)認可,拿到了ASML的證書,用這些氣體,再用光刻機,質量沒有問題。

    佛山一家不大的公司,擠進專業領域的名單里面了。它還不僅是做光刻機,而且它的產品已經做尖(端)了。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也就是說,企業光做大、做強還不夠,還要做尖、做硬一點。好的產品越多,中國的民營企業,在全球舞臺上就會有更多的籌碼。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第二個例子是一家深圳的公司柔宇,生產就是柔性屏。

    我為什么高度肯定這家公司?

    因為早期他們不是看到產品才立項,他們制造柔性屏時,世面上還沒有這個產品。最早是創始人在畢業后,將自己在斯坦福撰寫的一篇論文的原理變成了專利,變成了技術,在深圳投入了生產,年量產1000億個。

    其實,這個打法能不能成功,沒有人保證。但是這個做法,值得獲得我們的認可。

    中國的企業家,特別是深圳的民營企業家,要在此基礎上再提一個更高的要求:未來五年或是十年,我們都可以在“想到了造”的方向上,“造”出一些新的成就。

    這樣在全世界,中國企業才會真正得到尊重。在商業競爭當中,我們才會有更多的籌碼,才能在復雜的世界里有更大的發言權。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結語

    總結一下,民營企業現在是“改朝換代”,過去叫“水大魚大”。

    所以,今年公布的民營500強企業的門檻與十年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當前的情況是未來全球潮起云涌不光是“水大”,還有中國的民營如何通過改革和創新去突圍,特別是不要將“新”定義為“別人有,我們拿來做創新”。而是要在全人類范圍、全球范圍的“新”這個方向上開始下功夫。

    功夫不會一天見效,但是持之以恒做下去,我相信這些功夫會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給我們奠定一個新的發展路徑,謝謝。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內參君立場。

    周其仁:越是水大浪急,越要做精做專
    統籌|臧政齊 視覺|張勁影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10月19—21日,餐飲老板內參“大魚游學·走進北京”將帶領全國餐飲老板,與新銳餐飲品牌眉州東坡、西少爺肉夾饃、冰城串吧、微海咨詢、湊湊的創始人/高管,直面交流分享及門店考察,深入了解當下優秀餐企最新的管理經驗、品牌發展模式

    10月24—25日,北京,大魚餐飲學院聯合盧南老師繼續推出《超級門店實戰營》課程第8期,從精細化運營的底層邏輯出發,深度解析提高門店營業額,以及“人效”、“平效”的實戰方法。歡迎大家掃碼占座!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 (微信同號)

    往期精選
    《開店800家后,這個火鍋串串香頭部品牌為何要“重做”?》
    《120㎡小店,靠什么月入68萬,最高翻臺12次?》
    勒緊褲腰帶的這一年,最劃算的投入就是它了
    《非麻辣火鍋賽道,番茄成黑馬,抓住巨大增量靠什么?
    前四代網紅餐廳覆滅,全因為不踏踏實實開個好餐廳
    《后疫情時代,餐飲SaaS 將是下一個增長引擎?》
    《2171億元中國咖啡市場,暴力收割已過時,諸神混戰》
    《請注意!人人都在談的餐飲新零售,做起來巨燒錢》
    《街邊餐飲三巨頭:蘭拉、沙縣、黃燜雞,地位正在被取代
    《新店扛不過前仨月,你敢關店嗎?腦筋清醒的餐飲老板這么做》

    商務合作: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neicanmishu(微信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60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22:38
    下一篇 2020年9月27日 04: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