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經濟的變化 1. 成本上漲 貿易順差加大量外資,是好事情,中國從來沒有這么多外匯。進來1美元,央行就要支付6元人民幣。央行的“錢”是基礎貨幣,基礎貨幣進了國內市場會流轉起來,資產價格就會有變動。 如果經濟體內貨幣供應量大,商品資產數量少,資產價格一定會起來。價格連續上漲,就會形成“上漲”的市場預期。實際上,因為大量的貨幣進入國內經濟循環,國內產品大量出口,進而產生上述現象。 所以,每一“美元”的國家外匯儲備,都對應國內的人民幣,好處就是國內“不差錢”。這些“錢”進入了“土地”,進入了生產要素,企業的成本就上去了。 經濟在“不差錢”的環境運轉,企業成本就在極速地提高。我們還有市場競爭的成本,法定的成本。 這個成本不是市場主體“你情我愿”,勞動力競爭導致的,而是法律規定的,不繳納這份“錢”屬于違法行為。 那么,問題來了。企業的“獨到性經濟優勢”沒有上去,而企業成本卻大幅度上漲,這是中國國民經濟面臨的最基本的挑戰。 如何對付這個問題? 經濟學教科書的成本永遠都是一條線,什么意思? 就是成本不斷地下降,降到最優點以后,成本線一定會上去。經濟增長、收入翻兩番,倒過來就是成本,這就是經濟。 所以,經濟增長一定面臨成本線上升,上去的成本如何應對? 當年通用汽車的老總退下來去辦商學院,在他當院長的時候,商學院就兩個選擇:要么成本領先,要么與眾不同。 用我的話來說,一個是獨特性,一個是持續的成本優勢,這是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2. 創新突圍 我們再講講創新突圍這件事情。創新突圍是什么意思? 中國市場是個后發國家。后發國家特點就是等到國內環境和平下來之后,在搞經濟建設時,發達國家早走到前面去了。 毛主席在50年代講過:“中國會造什么?椅子板凳,其他都不會造,不會造汽車,不會造拖拉機,更不會造飛機”。也就是說,有“人”造出來,“我們”看到以后,模仿制造就可以,這就是后發優勢。 整個中國龐大的經濟基本上都是先“看到”后“造”。 在中國,以上幾個階段不同的產業線都在做,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區重點也不同。 但是全球競爭格局的體系還要再跳一步,跳到哪一步?我們“看到”、“造”的東西是哪來的,是那些國家、產業、公司、原創的——就是“想到”了“造”。 所有產品在早期都只是個想法,而想法是在經驗當中產生。發現了原理,我們再看能否利用原理將它變成技術,技術能不能整合成產品,產品能不能形成產業。 中國未來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全球上、下也是在“造”的過程,僅僅別人“卡脖子”,我們就想辦法“造”,我們的速度是驚人的,但是還不夠。 3. 企業家精神 中國體量大,人口多,已經和平建設幾十年了,想要在“造”的方面更有力,就要真正地在原創上下功夫。作為經濟學家,我認為發展中國家不一定要做這些事。但是,對中國這些年經濟的觀察讓我想到以下幾個問題。 看看全球有多少過剩產能? 無論是政府投資還是民營企業投資的,為什么不能把資源往那個方向投一些?“造”,不一定都會成功,失敗率會非常高。 可是,這么多公司在紅海里面殺價,這么多項目“說停就停”,需要“去產能、去庫存”,要花很大力量才能挑動,我們是不是可以往那個方向走。 從窮變富,是一種企業家精神;把產品做好,是一種企業家精神;承擔社會責任,也是一種企業家精神。 今天我們要定義新的企業家精神,就是從大量“看”到了“造”,要在中國實際的經濟基礎之上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大學、國家研究所和產業企業市場打成一片。 因為講到底,你手里有點獨到性,才有交換籌碼。如果我們永遠在后面,被人“卡脖子”。如果我們能從“看到了造到想到了造”,全球競爭的準度就會有問題。 中國產業充滿希望 我認為中國的產業是有希望的,下面舉2個例子。 也就是說,企業光做大、做強還不夠,還要做尖、做硬一點。好的產品越多,中國的民營企業,在全球舞臺上就會有更多的籌碼。 其實,這個打法能不能成功,沒有人保證。但是這個做法,值得獲得我們的認可。 中國的企業家,特別是深圳的民營企業家,要在此基礎上再提一個更高的要求:未來五年或是十年,我們都可以在“想到了造”的方向上,“造”出一些新的成就。 這樣在全世界,中國企業才會真正得到尊重。在商業競爭當中,我們才會有更多的籌碼,才能在復雜的世界里有更大的發言權。 結語 總結一下,民營企業現在是“改朝換代”,過去叫“水大魚大”。 所以,今年公布的民營500強企業的門檻與十年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當前的情況是未來全球潮起云涌不光是“水大”,還有中國的民營如何通過改革和創新去突圍,特別是不要將“新”定義為“別人有,我們拿來做創新”。而是要在全人類范圍、全球范圍的“新”這個方向上開始下功夫。 功夫不會一天見效,但是持之以恒做下去,我相信這些功夫會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給我們奠定一個新的發展路徑,謝謝。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內參君立場。

10月19—21日,餐飲老板內參“大魚游學·走進北京”,將帶領全國餐飲老板,與新銳餐飲品牌眉州東坡、西少爺肉夾饃、冰城串吧、微海咨詢、湊湊的創始人/高管,直面交流分享及門店考察,深入了解當下優秀餐企最新的管理經驗、品牌發展模式。
10月24—25日,北京,大魚餐飲學院聯合盧南老師繼續推出《超級門店實戰營》課程第8期,從精細化運營的底層邏輯出發,深度解析提高門店營業額,以及“人效”、“平效”的實戰方法。歡迎大家掃碼占座!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 (微信同號)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