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冰淇淋不大,門店也很小,這就是蜜雪冰城店的真實寫照。但是很多時候,他的門前都會排起長隊,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1
張紅超一直在做小生意。
他是開封人,從小跟著爺爺在商丘長大。初中畢業后,無事可做,就開始在家里養鴿子,養兔子,種黨參,十五六歲的他就開始做生意了。養沒養出名堂,種也沒種出結果,他想出去闖蕩一下。
1996年,張紅超來到鄭州,特別想做銷售的他,感到自己的初中學歷太低,沒法出去應聘,于是,不服輸的他參加了河南財經學院的自學考試,希望“可以在大學里學點東西。
其間,他有一次回商丘,發現了一個新產品—刨冰。品嘗了之后,感覺味道很好,立即想到這可能是個機會。當時他發現鄭州市場這類飲食還不多,就決定拜師學藝。
初學了一次,調出來的配料味道他并不滿意。于是他開始琢磨,心想反正就這幾種調料,無非加加減減。經過一段時間的潛心研試,覺得味道可以了,就趁暑假在金水路燕莊擺冷飲地攤,專制刨冰等各式冷飲,取名“寒流刨冰”。
由于刨冰口感好,所以生意不錯,他就從奶奶那里拿了4000元錢,到鄭州文化路租了20平米的小店,并開發出雪泡、奶昔、圣代、波打、賓治、奶茶等產品。張紅超的創業人生就這樣開始了,那時,他20歲。
張紅超
每月有上千元的收入,完全可以養活自己了。可是刨冰制作受到條件限制,只能在夏季賣,一年只能干那么幾個月。空閑時間,沒活干時,就去找一份工作做銷售,因為他不想去工廠車間做死板的工作。別人打工要底薪,他不要,只要高提成。他說,那時從來不知道什么是苦是累,自己找工作,騎著自行車,跑遍了鄭州。
手里沒有資本,總是做這種小生意,就這樣過了三四年。直到2006年,鄭州街頭出現了一批“彩虹帽”的冰淇淋店,才徹底改變了他這種漂泊的生活。一直對小東西情有獨鐘,也許是張紅超的“微觀經濟學”。
別人是賣冰淇淋,他是看見冰淇淋先研究:這種東西是什么做的,配料是什么,各種原料的比例是多少。沒有老師教,自己買書研究,甚至看看冰糕的包裝袋上的配料成分,就這樣研究明白了。明白了冰淇淋是怎么回事,他就立即行動。
新冰淇淋機太貴,他就去舊貨市場找。那時已經農歷臘月二十六了,舊貨市場馬上要關門了。他把冰淇淋機拉回自己的飯店里,開始制作。又經過幾天研究,他找到了各種原料的最佳配比比例。
當時,“彩虹帽”冰淇淋賣10元,他的定價策略不是比別人低多少,而是成本倒推,看一個冰淇淋賣多少錢合適,經過推算,最終定價為2元。這樣的價格的競爭力可想而知。
一切按照“就近原則”,開始在他的門店旁邊開了一家冰淇淋店,依然沿用他賣刨冰時的名字。從此,人們經常看到張紅超的門前排起長長的隊伍。
琢磨通了冰淇淋,他想到第一個發展戰略就是多開幾家店。自己的親戚朋友先加入,他給他們提供機器和原料,教他們技術,毫無保留。就這樣,開一家,火一家。
這家店就是蜜雪冰城。
2
強勢整合供應鏈,性價比俘獲千萬顧客
“蜜雪冰城?知道,那家很便宜…”
這話沒錯,低價是蜜雪冰城的一個顯著標簽。來看一張產品菜單版——2元的冰淇淋,4元的燕麥牛奶,茶飲里招牌的鮮蘆薈晶鉆果茶,里面有一個專門定制的茶包,價格是6元。
蜜雪冰城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店了,當所有的冰激凌和奶茶都是一樣的味道,但蜜雪冰城幾乎只要半價就能買到時,當然更受歡迎了!
然而,價格戰總讓很多評論者說來不屑,一個顯而易見的商業邏輯似乎是——沉淪迷失在與同行的低維競爭中,一再讓利甚至倒貼,直至退無可退,虧個血本無歸。但對能把低價做成競爭優勢而且活了 20 年(活的滋潤)的蜜雪冰城而言,“低價得起”就是它跑贏競爭對手的殺手锏。
蜜雪冰城怎么把低價從“一招鮮”玩兒成了“殺手锏”?秘密只有一個,供應鏈上做文章。
低價源于它強大的上游供應鏈整合能力。蜜雪冰城與茶山和加工企業有著深度的合作。原料大量輸出、且質量穩定,是蜜雪冰城持續低價生存的資本。
在配方一抓一大把,飲品制作視頻免費下載的今天,優秀的供應鏈體系,本身就能提升飲品店所在品類的準入成本。這也體現在工廠資源的把控和深度合作上。
比如,蜜雪冰城夏季爆款產品冰鮮檸檬水,使用的檸檬是非洲某國供應,這款檸檬集中于廣州的進口商那里,蜜雪冰城是否進貨直接影響著進口商的成敗;包材供應商是康師傅公司旗下的一家公司,目前該公司對外業務的七條生產線,單獨拿出4條供應蜜雪冰城……
“采購量很大,議價能力就很強,結果就是我們供應到加盟者手里的產品價格,不少產品都低于經銷商,你說經銷商還怎么好去挖我們的客戶?”
3
好喝的奶茶不一定是貴的
知乎上,有一個關于蜜雪冰城為什么賣得好的問題,回答基本趨同——“薄利多銷,不難喝是王道。”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可能這就足夠了。
但蜜雪冰城想要的更多,不只是“不難喝”,不只是“性價比”,而要追求的是“好”。而好的產品,不一定是貴的。
蜜雪冰城CEO張紅甫曾經分享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城的咖啡館,咖啡醇正、環境超有feel,一杯expresso只需要1.5歐元(約合人民幣11.1元),而意大利人的月收入平均在2000-3000歐元,這正符合那個“千分之一”理論——
“消費者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并且愿意持續的買。”在張紅甫看來,這才是消費升級應有的模樣——抓住消費者癢點,提供更豐富與個性的體驗,不是一味靠價格提升來彰顯。
4
擴張不做一分錢的廣告
蜜雪冰城最驕傲的事情是,從第一家店到現在的4000多家店,投放的廣告金額是零。蜜雪冰城的加盟店全部是靠口碑,靠的是每家店的財富示范效應,加盟商自己開新店或者親朋好友跟進加盟。
在蜜雪冰城的加盟客戶中,河北的一位加盟商開了57家門店,而開5家門店以上的加盟商至少100多位。由老加盟商帶動、介紹前來加盟,或者門店消費者轉化為鐵桿粉絲前來加盟的占到加盟總量的90%以上。
省下來的廣告費蜜雪冰城并非裝進了腰包,而是創造了一個新模式:免費貸款!今年該公司拿出5000萬基金,免息貸款給加盟客戶,解決他們開設新店時遇到的資金問題;另外拿出2000萬,免息貸款支持早前加盟老店升級,裝修新形象店面。
5
合理管控,確保終端店和總部步調一致
在業務管理中,蜜雪冰城創造了很多新模式,比如員工“比課”,主管和部門“業績對賭”等,。該公司250個督導員(按照1:10配對,即一個督導對應10家加盟店)在下面具體面對每家加盟店遇到的情況時,就會展現出高超的應對水準。
以西安為例,西安有60多家加盟店,6個督導員常駐西安,巡店常態化,店主遇到的經營難題,督導多數可以當場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6個督導商議解決,如實在決策不了轉交總部,總部反饋指導方法;
另外一面,如果哪家店從總部要貨量出現較大變動,督導必須找到原因,如果店面從外面進貨,導致產品良莠不齊,總部將直接解除合同,這對加盟商的制約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蜜雪冰城20周年
基于對品牌形象的統一要求,在門店管控方面,督導也會采取開具違約通知單的方式,“比如我們要求一杯飲品,封蓋處到飲品的距離為0.8厘米,督導發現做不到這個標準的,要開具違約通知單,一次繳納500元違約金。
如客戶還是不改進,總部有權取消特許加盟資格,直至解除合約。這樣取得的效果很明顯,沒有哪個敢隨隨便便做一杯產品交到消費者手里,這就保證了所有蜜雪冰城門店產品的品質。
蜜雪冰城,這個1997 年起步于二線城市,經歷了行業一波又一波的洗牌后,依然生機盎然。
#今日話題#
潛心研究,是口味標準化的王道。
你認同嗎?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舌尖上的生意經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