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來源 | 廣告創意(ID:idea1408)
    作者 | 楊陽
    ?
    你是否想過一天,不起眼的麥當勞外賣箱突然“活”起來,變成自戀的箱Sir跟你說:“我這該死的魅力,真的很帥!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
    這當然是虛構的場景,這是出自麥當勞的最新的廣告《真箱的真相,真香》。
    ?
    你會發現箱Sir自戀起來,真的不要命!
    ?
    “箱Sir”真名叫做“真箱”(真香)。沒錯,就是那個讓你的麥當勞食物保持新鮮的外送箱。
    ?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開箱最讓人期待的,就是看到辣翅袋、漢堡盒的那一刻,真是香。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
    開箱無法抵擋的魅力,連箱Sir自己都怕了,它的自信到底從哪里來?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
    都說認真做事的男人最“帥氣”。這就是“真箱”的魅力所在:認真守護美味。
    ?
    ?
    真箱的真相,其實就是“有內涵有顏值”:保溫抗壓的EPP分子材料,除濕風扇抽濕通風、冷熱分層,還有集一身工業美學的設計。
    ?
    ?
    這魅力誰看了誰不怕?在“箱Sir”面前,冷飲在“箱Sir”瑟瑟發抖,漢堡保持熾熱……
    ?
    最后還有個戲劇性結局,“箱Sir”被綁起來拖走了。
    ?
    看完短片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麥當勞為9.17“麥樂送日狂歡節”推出的一支戲精廣告,主推的營銷口號就是“一起來開箱”
    ?
    本以為外賣箱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工業品,但麥當勞卻將麥樂送真箱人格化,配合懸疑感滿滿的氛圍營造,植入外賣箱設計、功能服務亮點,將一場產品溝通做出溫度。
    ?
    這其實隱藏著一個十分重要的用戶情感洞察:說到麥樂送的外賣箱,也許很多人在街上看過TA的身影,卻少有人知曉TA的真實功能。
    ?
    多數人對于外賣箱第一感覺,都會覺得外賣箱是配送員專屬的設備。受限于功能屬性,外賣箱其實和消費者的生活關聯很弱,大家對它的感知是比較低的,因此外賣箱可以說屬于低頻低關注度品類。
    ?
    麥當勞想要拉近“真箱”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品牌溝通方向就要從B端向C端轉移。站在消費角度出發,用消費者的語言“說人話”,從而解決好溝通、認知的問題。
    ?
    ?
    只有廣告“對味”,才能讓溝通“有效”。透過這個廣告片我們也能看到,麥當勞就是根據C端消費品營銷思路,按照“講故事、塑概念、做商品”的底層邏輯溝通產品。
    ?
    具體我們來看看,麥當勞是如何突破“外賣箱”品類認知壁壘的。
    ?
    講好戲精外賣箱故事
    立好“箱Sir”人設
    ?
    如果品牌和用戶沒有共同話題,你和消費者之間就會失聯,就像在盲人摸象。
    ?
    因此麥當勞就先講了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腦洞大開地讓外送箱當主角,給真箱塑造“箱Sir”的人設,賦予了其“自戀”、“自信”的性格,在消費者面前,呈現一個富有神秘色彩的傳奇故事。
    ?
    在故事開篇,麥當勞就營造“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懸念感,為后續揭秘真香的情節,做好了氛圍的鋪墊。
    ?
    與此同時,麥當勞讓“箱Sir”按照第一人稱的視角跟消費者對話,化身隱形的高富帥,披著戲精外衣演繹魅力四射的一面。
    ?
    如我們所見,“箱Sir”以平等式的口吻與觀眾溝通,用自戀畫風證明自己是全民吃貨偶像的地位,叫很多人欲罷不能,讓人產生“箱Sir”近在眼前的親切感和代入感。
    ?
    當下的年輕人熱衷戲精玩法,因此不會給自己加戲的品牌營銷,注定難以靠近年輕人。區別于普通的正經操作,麥當勞無疑就把營銷做進年輕人的內心,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戲精元素激發娛樂共鳴。
    ?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麥當勞通過講好“箱sir”的故事,為“真箱”融入開箱驚喜的內涵,有效觸發大眾對“帥氣迷人人設好奇。這既激發起用戶對品牌產生價值聯想,也達到“秒懂”的溝通效率。
    ?
    正如麥當勞中國品牌拓展總裁龐琦女士所說,“外送箱是麥樂送優質服務的標志之一,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麥樂送騎手身背外送箱,隨時隨地為顧客送上美味。我們以麥樂送外送箱為主角,通過‘開箱’這個樂趣方式,更加了解外送箱背后的故事。”
    ?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包裝有溫度的產品概念
    “真箱=真香”玩轉諧音梗
    ?
    前面我們也說到了,“認知度低”是麥當勞與大眾的溝通痛點。
    ?
    為此,麥當勞這波操作不僅把戲精元素融入廣告語言,還運用熟悉的網絡詞匯——真香,給麥當勞外箱包裝了一個接地氣“真箱”名字。
    ?
    相對于難以記憶的“麥樂送的外賣箱子”,“真箱”不僅匹配度滿分,更是憑借個性化的名字給消費者快速留下深刻的印象。
    ?
    其實“真箱”并不是莫須有的概念,而是擁有實實在在的體驗感和黑科技感。
    ?
    我們能發現麥樂送外送箱獨家設計,擁有諸多不為人知的技能。比如抽濕風扇維持箱內的濕度范圍,保持炸制食物的酥脆口感;又比如麥樂送真箱設計上下冷熱兩層,上面擺放冷飲冰淇淋,下部熱食區,保冷保溫區別放置。
    ?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經過音譯創作的麥當勞保溫箱,除了好記好聽,還被賦予潮流解讀:“真箱”還代表著“真香”、“保鮮”,巧妙關聯麥當勞保溫箱的保溫功能,提升了年輕人對于外賣箱的接受程度。
    ?
    所以說,social感滿滿的名字,放大了外賣箱子的價值,幫助麥當勞快速傳播“開箱”活動的核心信息,向大眾傳遞了產品的功能和溫度。
    ?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麥當勞借助通俗易懂的概念包裝,在用戶心中成功樹立親和力的美味形象,改變了原來有距離感、低關注度的產品形象;同時通過強化箱子的品牌感,刷新外賣箱子“有品類無品牌”的傳統認知。
    ?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變外賣工具為生活周邊
    強化與消費者的關聯度
    ?
    有人說,銷售是實現“從產品到商品的驚險一躍
    ?
    怎么去理解這句話?
    ?
    結合麥當勞的創意來說,想要打破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距離,就要將產品推到大眾面前。這才能將看似遙遠的2B企業用品,轉變為消費者的生活周邊。
    ?
    這次麥當勞對于外賣箱的普及溝通,就不光包裝了有“品味”的故事,還把外賣箱當做商品來賣——發售麥樂送外送真箱
    ?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
    從麥當勞的官方旗艦店可以看到,“麥當勞外賣箱”一個售價1917元。
    ?
    一方面,麥當勞以限量發售形式,增加“真箱”的稀缺感;
    ?
    另一方面,又通過為消費者定制專屬編號銘牌,賦予消費的儀式感。讓人不禁感慨,原來外賣箱也能賣得如此有格調。
    麥當勞新廣告主角“箱Sir”,竟然是個自戀的外賣箱!
    ?
    雖然高價的外賣箱,未必讓人“敢于褻玩焉”。但至少這樣的周邊售賣互動,也是實現品牌一次營銷跳板。基于從0到1的突破,讓消費者從另一個角度可以靠近、了解外賣箱。
    ?
    隨著用戶越來越追求精神與情感層面的消費,你不得不承認“萬物皆可為周邊”。
    ?
    從外賣箱到生活周邊的破圈,從外賣場景到生活場景的拓展,麥當勞打破外賣箱是外賣配送員標配的既定認知;讓大家感知就算不送外賣,“真箱”同樣是生活觸手可及的炫酷物件。
    ?
    可以看到,這次麥當勞跳出了2B企業的營銷局限,而是創新性地以2C營銷語言包裝麥當勞外賣箱子,帶著消費者深入探索外賣箱的秘密。通過重塑產品觀,賦予其更多潮流時尚、大眾化的元素。
    對于麥當勞來說,它也成功靠一個“真箱”主題溝通,撬動了一場外賣箱品類認知傳播。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967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11日 17:13
    下一篇 2020年10月11日 17:1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