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岳云鵬微博官宣代言鍋圈食匯,成為了“鍋圈一哥”,雖然德云社“一哥”還在激烈競逐中,但其代言的鍋圈作為國內首創的火鍋燒烤食材連鎖便利超市品牌,在極短的時間便坐上了火鍋食材超市領域“一哥”的位置。 火鍋食材便利店是如今風頭正盛的餐飲新零售“新勢力”,通俗來講,就是更為細分的食材超市,已經逐漸成為社區生活圈不可缺少的部分。火鍋作為餐飲第一品類,其所在領域的食材超市是目前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 但無論是在社區電商還是在火鍋食材超市這條新零售賽道上,鍋圈食匯面臨的同臺競爭者都不在少數。其中知名度和資本實力雄厚者比比皆是,為什么是鍋圈食匯脫穎而出,站在了“一哥”位置呢? ■ 完善供應鏈,爭奪下沉市場 中國生鮮電商雖然一直增速較快,但滲透率低。數據顯示,2019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796億元,年增長率達36.7%。傳統分銷供應鏈模式下,生產者與消費者相隔多層分銷環節,限制了生鮮品流通速度,造成大量耗損。 面對這一局面,鍋圈自研模式,完善了食材供應鏈從產地到終端門店的所有基礎設施建設,200多名買手實行原產地直采。此外,鍋圈和上游近500家ODM廠商達成合作,其中30多家為上市合作企業,提供產品加工、包裝和質檢。 鍋圈還在全國各地建立了10大倉儲中心,30多個分倉冷配物料網絡,日流轉20萬件。設置了嚴格的出入庫審查流程,倉庫定期會對產品做抽查,—經發現產品問題,對整批次產品截流作退回或銷毀處理。物流配送體系,輻射全國所有門店。全國倉儲就近為門店配送產品,門店實現店倉一體化,兼具銷售和倉儲功能。 憑借這樣的能力,2017年成立的鍋圈食匯用短短三年時間便在全國開出4000多家門店,覆蓋15個省3個直轄市,200個地級市,1000個縣城,服務超1.3億家庭。 供應鏈管理能力和下游渠道拓展能力,是生鮮品牌最根本最核心的競爭力,對于下沉市場的滲透以及強大的供應鏈實力便是鍋圈在萬億生鮮市場筑起的競爭壁壘。 ■ 化挑戰為機遇,順勢而出 疫情期間,社區電商和生鮮電商成為大眾生活的重要支撐渠道,吸引了資本的注意。據前瞻經濟學人研報統計,2020年上半年我國新經濟消費領域投融資主要集中在生鮮電商領域。 鍋圈食匯自成立以來便一直維持著高速成長的態勢,在疫情影響下,更是用實際成績向資本展示了自身實力。疫情期間鍋圈食匯千余家門店堅持營業,創造了其在2020年同比超過400%的高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鍋圈食匯宣布完成了兩輪融資。2月24日,鍋圈宣布由IDG資本領投,嘉御基金、不惑創投跟投的5000萬美元B輪融資。相隔5個月左右,7月30日,“鍋圈食匯”6000萬美元C輪融資同樣官宣完成,此輪由IDG資本領投,嘉御基金、不惑創投跟投。 在此之前,鍋圈已于2019年8月獲得不惑創投4500萬元人民幣A輪投資,2019年10月獲三全食品5000萬元人民幣A+輪投資。不到一年時間,鍋圈融資金額累計超過10億元。 在資本日趨謹慎的今年,先后獲得兩輪數額巨大的融資以及老股東的支持,足可見資本市場對于鍋圈的認可和追捧。 ■ 資本加持,持續發力 對于資本的青睞,鍋圈食匯清楚了解自己的優勢,認為“融資成功得益于四點: 一、賽道選擇,食材供應的賽道是千億級的,行業天花板高; 二、數據驅動,數據化提高了運行效率、也為決策提供了驅動力; 三、市場下沉,解決了上下游的痛點、難點,下沉市場的極致布局,線上線下一體化、半小時送達是鍋圈的競爭壁壘之一; 四、核心團隊,團隊求真務實、敢打敢拼的精神是吸引投資人的關鍵”。 而火鍋食材超市作為新零售電商中目前最被投資人關注的一種商業模式,其仍然是成本、效率、體驗的三要素的結合,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達到最好的用戶體驗,打造人、貨、場之間新的排列組合,誰就將拿下最大的市場份額。 雖成行業“一哥”,但鍋圈食匯并不會就此止步。在最新完成C輪融資后,鍋圈就表示,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深度優化產品供應鏈、核心市場區域擴張、線上業務運營、及加強團隊等方面的投入。從這一決定便可窺見鍋圈能一躍成餐飲新零售屆黑馬絕非僅憑運氣,實力更是其最強王牌,相信有了資本的加持,鍋圈食匯還將給行業帶來更多的改變與驚喜。 來源:財訊網
精彩回顧:
深耕餐飲數十年,大咖淺談餐飲品牌數字化運營體系構建(前傳)
【餐飲老板必看數據1】收入數據怎么看,收入越多就掙錢越多?
【餐飲老板必看數據2】好餐廳竟然都套用了這個營收萬能公式……
【餐飲老板必看數據3】餐飲業毛利率怎么算?1盤土豆絲的毛利究竟是多少?
【餐飲老板必看數據4】餐飲行業租售比怎么看?
【餐廳新發現】一個蔥油餅引發的思考……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