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桌現做“鐵鍋燜面”,它日翻臺10次!

    文丨職業餐飲網 焦逸夢

    一張桌子,一臺電磁爐,一口大鐵鍋,這就是現做的“鐵鍋燜面”的雛形。

    有一個品牌,就靠這鍋面,創造了日翻臺10次的記錄,120平的小店,日流水1萬五,如今已開了9家直營店。

    它把鐵鍋燜面從“小吃”變為一個”品類”。

    它把鐵鍋燜面從“快餐”變為“中高端餐飲”,人均消費在45-55元之間。

    作為餐桌“鐵鍋燜面”的開創者,這個品牌的創新邏輯是什么?這種模式,又為何能在市場跑通?

    打造爆品,把烹飪過程搬到餐桌,營造現場感

    1

    地位:從普通的主食,變成爆款單品

    鐵鍋燜面是來自山西、內蒙的傳統美食,在山西、河北、內蒙古、河南、陜西等地較受歡迎,但這些地方的餐館,一般都把鐵鍋燜面當作主食來售賣。

    而搟匠金排燜面,轉變了思路,把一般餐館里“泯然眾人矣”的鐵鍋燜面,專門拿出來,當作爆品打造。

    搟匠金排燜面的sku主要有5種,分別是排骨燜面、牛腩燜面、大連海鮮燜面、羊腿燜面、紅燒肉燜面,其中,單排骨燜面這一個產品,就占據了70%的營業額,可謂是爆款無疑了。

    最近,搟匠金排燜面還推出了新品——金湯咖喱燜面、番茄辣燜面,前者的咖喱是從南瓜中提取出來的,后者將酸甜的番茄和麻椒、小米椒混合在一起,微辣中帶著鮮香。

    穩定且好吃的味道可以留客,但,食客總有厭倦的一天,因此,需要用推新品,來維持品牌的新鮮感。

    2

    地點:從后廚“安靜地燜面”,變成餐桌“煙火味十足”的現場燜制

    鐵鍋燜面,顧名思義,是用鐵鍋燜制的面,但按傳統的方式,都在后廚用鐵鍋把面燜制好,盛到碗里,再端上桌。

    但,搟匠金排燜面就不同了,直接把鍋搬到了餐桌上,在餐桌裝上電磁爐和鐵鍋,倒上食材和醬料,就可以現場燜制了。

    同樣都是用鐵鍋現場燜制,前者是在后廚進行,顧客感知不到,那么,鐵鍋燜制的意義其實并沒有彰顯出來;

    而后者,現場燜制,顧客見證著食材的由生變熟,見證著熱氣騰騰和煙火味,體驗顯然更好。

    3

    定價:把人均10-20元的快餐燜面,變成人均45-55元的中高端燜面

    搟匠金排燜面的人均消費在45-55元之間,是介于快餐和正餐之間的一種狀態。

    就像火鍋、燒烤、串串等品類,都要經歷一個從路邊攤到品牌化的過程。

    燜面也是,10-20元快餐式的燜面已經存在多年,證明這個小吃是有市場的,但,隨著消費升級,燜面的消費升級也要隨著發生,因此,中高端的燜面有市場機會。

    4

    定位西北菜,雪糕、水果、粥免費

    搟匠金排燜面的菜系定位,是西北菜,因此,除了鐵鍋燜面的系列產品,還有羊肉串、小菜等其它產品,作為搭配。

    正因為搟匠金排燜面的鐵鍋燜面,是一種中高端的定位,又因為堅持手搟面、現場燜制,用餐時間一般在40分鐘。

    在顧客等餐時間,顧客還可以免費獲取南瓜玉米粥、應季的水果,夏天還會有雪糕等。

    鐵鍋燜面一推出就受到歡迎,它做對了什么?

    1

    “新品類”,便于獲客

    首先,在餐桌現場烹制的鐵鍋燜面,就是一個新品類,是一種特色,滿足了顧客的獵奇心理。

    其次,門頭也是活廣告,搟匠金排燜面的門頭,把“鐵鍋燜面”表現得一目了然,顧客經過的時候,會在心里默讀“鐵鍋燜面”,會覺得好奇,這是什么?有了解的欲望。

    接著,再從門口向內看,看到桌子上擺放著電磁爐、鐵鍋,就基本了解了,這是一種現場燜鍋的形式。

    在好奇心(想了解),以及確保安全感(燜鍋的形式)之后,一些顧客便會走進店內消費,餐飲店的第一步——獲客,便也完成了。

    搟匠金排燜面的客群屬于老少通吃的類型,有小白領小年輕,也有帶著父母來、小孩來的家庭型消費。

    2

    “好口味”,便于留客

    從大眾點評上看,搟匠金排燜面的口味評分為9.1分,環境為9.1分,服務為9.0分。

    從食客的評價也可看出,搟匠金排燜面的口味已在食客間形成了口碑。

    其實,這與搟匠金排燜面,堅持手搟面、手工調醬料、現場烹制關系、使用容器密切。

    a. 堅持手搟面

    在搟匠金排燜面,有專門的明檔,搟面師傅會現場搟制手工面。燜面為什么一定要手工搟面呢?

    因為,機器很容易把面壓實,用方言來說,就是把面“壓死了”,它的口感自然不如人工搟的面,手工搟的面,呈現給顧客時,有的顧客會覺得面看起來只有一點,但在鍋里燜制過后,就會膨脹起來,面也會更加松軟,口感自然與機器不同。

    b. 手工調醬料

    搟匠金排燜面的醬料也是其技術團隊自己做的。

    其醬料也是在門店現場調制的,首先,采取本地的新鮮食材,再根據存放時間、口感、配方,來綜合調制醬料,而在這個方面,搟匠金排燜面的創始人陳曉東,恰恰有著十幾年的鹵味熟食相關經驗。

    c. 現場烹制

    現場燜制,現場盛制,現場吃,顧客可以第一時間,品嘗新鮮出爐的燜面。

    并且,搟匠,已經把現場燜面的時間,精確到了8分15秒,這是團隊多次測試的結果,時間太長,會粘,時間太短,會夾生。

    好的味道,再加上現場體驗的感覺,產品體驗自然不必多說。

    d. 鍋蓋用杉木做

    搟匠使用的鍋蓋,是由杉木做的,陳曉東說,他是安徽人,在他的記憶里,家里蒸米飯,總會用上木鍋蓋,用木鍋蓋蒸米飯有種香味。

    因此,他特意從安徽老家,運來杉木,做店里的鍋蓋;而做鍋蓋也不是那么容易,杉木砍下來后,不能馬上使用,而要在水里泡上1-2年,才能用。

    3

    “潮”環境,可提高顧客滿意度

    在這個時代,餐企只有味道好,是很難存活的,因為,“顧客沒有必要通過你邋遢的外在,去了解你的內在。”

    這也是許多新餐飲,不僅要花費精力開創品類、打磨產品,還要花費大量精力,去進行環境的設計和打造。

    從下圖也可看出,搟匠的門店風格,沿襲了時下流行的“小而美風”、“明亮風”,餐廳的環境,不一定要非常離奇新異,但一定要讓顧客覺得舒服、自在。

    4

    多場景:從1人食到4人食,可飽腹可小聚

    搟匠金排燜面,由于堅持現場烹制,更適合多人用餐的場景,因此,最初,僅設置了小份(2人食 78元)、中份(3人食 98元)、大份(4人食 128元)。

    后來,不少一人食的顧客也進店了,為了滿足這部分顧客的需求,搟匠金排燜面又推出了單人份的燜面,售價在30-40元之間。

    以2人桌為例,加上小菜,飲料等,搟匠燜面的桌均消費在100元左右。

    在“大繼承”與“小創新”中,開創鐵鍋燜面品類

    1

    大繼承:北方人愛吃面,對鐵鍋有感情、有認知

    南米北面,北方人愛吃面食,而搟匠燜面也開在北方,特別是東北三省。

    北方,天冷時,東北人喜歡吃鐵鍋燉,而鐵鍋燜面,用的也是鐵鍋,在鐵鍋這一點上,北方人是有感情的。

    搟匠金排燜面現在已在大連開了6家直營店,因為陳曉東認為,大連是一個極其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城市,因此,把大連作為了品牌的初試驗地,如今,在外部城市也開了3家直營店。

    2

    小創新:把“燉”改成“燜”,把低端變高端

    陳曉東告訴記者,自己去北京旅游的時候,自己的一個表哥,退伍后,和幾個戰友一起在北京延慶,開了家店,燜面就是其中的主食。

    再結合自己,在其它省份看到的,他發現燜面都是以主食的形態出現的,機緣巧合,他想是不是可以把燜面專門拿出來做,圍繞“燜”這一核心概念,從各個方面改造一下。

    首先,把鐵鍋燉改為鐵鍋燜,把燜面從主食的地位提高到主打產品的地位,把燜面從廚房挪到餐桌,把食材升級、把環境升級,把價位升級,最后,把鐵鍋燜面從“小吃”變成了“品類”。

    這也就是,如今我們看到的鐵鍋燜面。

    職業餐飲網小結:

    餐飲行業的創新,不應是全然的創新,最好的創新應是,在某一傳統小吃的基礎上,進行產品、出品形式以及模式上的創新。

    因為傳統小吃首先是有消費習慣和消費認知的,這樣,當向市場推這個品類的時候,就不會花太多的教育成本。

    而究竟該如何創新?往哪個方向創新?這就需要具備對市場的洞察力、敏感度,才會知道消費者喜歡什么。

    而鐵鍋燜面,就以手工搟面、現場燜制等特點,抓住了當下消費者看重的現場感、體驗感和價值感,因此,流行開來。

    (本文作者焦逸夢,微信wisdom2015jiaojiao,如對文章有探討,請加微信)

    福利:

    下載餐飲咖APP,免費聽餐飲課程

    -END-

    主編丨彭景 視覺丨馬聰

    相關閱讀:

    《對話宋吉:創業本是千死一生,大海里求差異》

    《向美團索賠1億元!稱被竊取商家數據》

    《想把餐廳開好,老板必須盯住這三個人》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100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8月25日 21:32
    下一篇 2018年8月25日 21: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