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倩
編輯|小倩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來源火鍋餐見(ID:hgcj6666)
餐飲“一哥”海底撈又刷新認知,開始賣“炒菜”了:宮保蝦球、辣子雞丁、番茄土豆燒牛肉、酸菜魚、大盤雞……
近日,海底撈在官方商城里上線了16款到家“方便菜肴”,新鮮現做,24小時送達。不僅如此,接下來,還要推出更多和餐飲品牌合作的新零售產品,比如楊記興臭鱖魚即將上線。
海底撈這一步棋背后有什么深意?對我們火鍋人又有哪些啟發呢?
1
海底撈開賣“炒菜”,進攻家庭廚房
2月29日,海底撈外送微信公眾號發文宣布,“開飯了”系列方便菜肴正式上線,目前僅限北京區域,隨著供應鏈各環節的復工復產,其他區域也將陸續推出。
16款中式菜肴,央廚直發,24小時到家
川味熱辣的宮保蝦球、新派辣子雞丁,粵式清淡的番茄土豆燒牛肉、山藥青筍木耳,還有人氣午餐酸菜魚、大盤雞……
此次,海底撈上線的方便菜肴包括12 款經典好菜,4 款精選靚湯。
所有食材都是經過煎、炸、煮、烹等預先做熟,由中央廚房工廠直發,24小時內送達。顧客進行3-5分鐘加熱即可食用,“0門檻就烹制大餐,方便快捷。”是最大賣點。
目前,“開飯了方便菜肴”系列,已在海底撈APP、海底撈京東旗艦店、海底撈微商城、海底撈外送、海底撈天貓旗艦店上線,配送范圍僅限北京地區。
并且,還做了一些推廣促銷。顧客通過任意點餐平臺,在海底撈單次消費滿299元,即可贈送方便菜肴一份(菜品隨機),北京地區整體限量400份/天。
微商城套餐,最高售賣33份
宣傳文案看得餐見君垂涎欲滴,那么真實的銷售情況呢?
3月2日早上,餐見君進入海底撈微商城,首頁便是醒目的“開飯了方便菜肴”,以套餐形式售賣,包含單人餐、二人餐和一家三口餐,最少兩份菜品起訂。
其中,銷量最高的是“葷素下飯二人餐”:紅燒茄子+魚香肉絲,售價47元,銷量33份;其次是新派辣雞丁和宮保蝦球組合的二人餐,售價60元,售出22份。而酸菜魚單人餐、清淡素菜單人餐、宮保蝦球單人餐都僅售出1份。
海底撈微商城
接下來,和餐飲品牌一起做新零售產品
餐見君從蜀海方面了解到,目前在售的方便菜肴均為蜀海供應鏈公司出品,海底撈門店負責運營,蜀海負責交付。
“接下來,方便菜肴還要上線更多餐飲品牌的新零售產品,比如蜀海和楊記興合作的“楊記興臭鱖魚”即將上線。”蜀海供應鏈總經理龔力告訴餐見君。
之所以做方便菜肴,是原來就有積累,這次是個機會窗。下一步,他們將聯合更多餐飲品牌,幫助其建立新零售產品,并且也會幫品牌做線上渠道的運營。
龔力認為,新零售是目前餐飲品牌的利潤補充,對于一般餐飲品牌而言,還需要抱團前行。
2
海底撈進攻家庭廚房,籌謀已久?
3年前上線《開飯了》,就是為了賣食材
海底撈前品牌負責人、現任羽生品牌策劃的邊江說道,此次海底撈推出方便菜肴毫不意外,因為早在2015年,海底撈就開始謀劃,向顧客銷售新鮮食材。
2016年12月,海底撈服務號上線了一檔美食視頻欄目——《開飯了》,宗旨就是不斷去傳播每種食材的不同做法,希望消費者在家里做飯時,能想到用海底撈的食材,就是為了培養顧客。
《開飯了》第1期
還請了知名的咨詢機構,給欄目做了定位,叫“好食材先送海底撈”。就是說,海底撈的所有食材、用油用料都是最新鮮、最好的,能讓消費者放心、安心的。
當時設計的是,消費者可以用門店消費的積分兌換這些半成品食材,甚至包裝和操作說明都做了精心設計,顧客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看視頻學制作。
目的,就是想增加門店的收入來源。
當時叫“5分鐘拿手菜”,5分鐘代表方便快捷。
但推出后,兌換的人很少,所以一直未得到充分發展。
而《開飯了》這個欄目一做就是三年多,一步步培養粉絲的忠誠度和活躍度。目前欄目的平均點擊量都在10萬+以上。而此次疫情,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發力生鮮直配
除了方便菜肴,其實海底撈還做了一項到家業務:生鮮直配。
在2月15日,海底撈外送恢復營業的當天,它也開始做生鮮直配。官方發文稱,海底撈攜手蜀海供應鏈,推出全新的生鮮直配便民服務。
顧客可通過海底撈APP、海底撈生鮮直配小程序、海底撈門店直接下單,配送到社區,目前已供應北京區域。
在“海底撈生鮮直配”小程序上,其外送的品類包括火鍋菜品、新鮮蔬菜、新鮮水果、冷凍葷菜、酒水飲料等,銷量從幾十到幾百份不等。
海底撈生鮮直配小程序
上述羽生品牌策劃邊江透漏,目前海底撈的生鮮直配已經打入社區,他們通過門店店長和客戶經理拓展的老客戶資源,打通物業,進入社群售賣。
生鮮直配的產品也來自蜀海。據餐見君了解,蜀海新零售產品目前一天的出貨量約30多萬,從門店銷售出去的約占80%。
疫情催生的品類需求
有不少人說,海底撈此次推出方便菜肴,是為了滿足當下人們都“宅家”的消費需求,是為了應對疫情的一種收入補充。
在餐飲業,我們也看到,先是陳記順和潮汕牛肉火鍋免費提供公益早餐,助力上班族復工;蜀大俠也準備開放公司的員工食堂,給周圍上班族提供快餐。
所以,多個餐飲老板預測,接下來的餐飲業,更多開始往剛需品類轉了。而海底撈這樣一個發力中高端的火鍋品牌,對消費場景要求較高,疫情期間火鍋外送的增長并不是特別突出,因為大家都在做。
所以,開賣炒菜,一方面是為了開辟新的家庭消費場景,做火鍋外送的補充,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轉戰剛需市場的一次試水。
海底撈一直謀求多元化布局
雖然作為餐飲“一哥”,海底撈的火鍋供應鏈非常成熟,但海底撈從來不想只止步于火鍋,而是一直在追求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業態的布局。
比如,最早海底撈做的U 鼎冒菜,后來投資的海盜蝦飯,被視為海底撈拓展品類的一次“曲線救國”行為;去年發公告稱,擬收購中式正餐品牌“漢舍中國菜”及旗下面館品牌“Hao Noodle”。
這種道理很淺顯,既然有強大供應鏈支撐,多涉足一些品類,就可以覆蓋更多消費群體。
這樣看來,此次海底撈上線“方便菜肴”搶占家庭廚房,也是毫不意外的。
3
各方聲音
“方便菜肴”,市場前景到底怎樣?
疫情期間,大眾“宅居”的現狀,會拉動中餐炒菜的銷量,但隨著復工來臨,顧客對這種家庭式方便菜的需求是否會減弱?這種模式又是否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
觀點1:市場前景廣,品質和成本是關鍵
蜀海供應鏈總經理龔力認為,雖然方便菜的市場還需驗證,但海底撈有用戶基礎,這個模式成功與否,核心是成本和品質。
一火鍋行業大佬,對海底撈此舉也抱有樂觀態度,在他看來,關鍵是做好分倉與配送,解決了效率問題才有極致體驗。
邊江預測,如果方便菜肴的銷售收入,能占到一家門店營收的10%以上,證明它是有市場機會的。比如一家門店的月營業額是600萬,方便菜肴的銷售能占到60萬,如果只需要門店抽出2個人來管理方便菜肴,這樣的話對門店貢獻的坪效還是挺高的。
不過現在在試水、上升階段,還沒有達到峰值,前景有待繼續觀察。
“疫情之后,我預測家庭做飯的比例肯定是會上升的,消費者會傾向于在家做飯,這種方便菜的銷量也會上升。”他說。
觀點2:客單高、用戶習慣仍需培養
飲食周期品類研究者吳憨子告訴餐見君,海底撈中餐外送,符合海底撈一貫的操盤手法:海底撈料包、海底撈方便火鍋……
這背后,是海底撈產能的充分利用。當然,也折射出海底撈在疫情期間,出現了超過預期的、甚至虧損性的產能過剩。海底撈也在測試預制品(或者叫“熟食或凈菜”)這條產品線的合情合理,及市場到底有多大。
“方便菜肴有一定垂直市場。只是,客單價可能很高,市場會沒那么快到來。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戶習慣起來了,可能市場很大。反之,多數同行可以不用跟進。”
不管怎么樣,海底撈此次試水,無疑在堂食、外賣之外,開辟了一個新的消費場景,即中餐家庭消費場景,也符合海底撈追求多元化的一貫操作。
至于這種模式的前景如何,還需要市場驗證,餐見君也將拭目以待,持續觀察。
▌ 餐謀軍師推薦餐廳入駐吃耶小程序,外賣/堂食/引流三不誤
1. 外賣功能:商家獨立運轉外賣業務,減少外賣平臺的額外支出(其中外賣永久0抽成、有完善的配送方式)
2. 堂食掃碼點餐功能:節約人工;降本提效。
3. 營銷推廣功能:紅包雨活動引流;自動生成二維碼海報宣傳;多樣的會員營銷玩法。
為了幫助餐廳度過疫情,盡快恢復正常營業,吃耶將向全國免費提供10000套線上餐廳1年的使用福利!詳情請掃碼加“盧灣-靜”微信號或撥打13312918817咨詢。
(盧灣-靜微信)
餐飲老板都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