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吃飯能享受到非一般的服務?你不由自主就會想起海底撈。吃過的有親身體會,沒吃過的也在網上看過不少。
話題熱度高
排位的時候可以做美甲;
怕你一個人吃火鍋孤單,給你準備一個公仔陪你吃飯;
生日的時候會給你唱生日歌慶祝;
等等……
圖源于網絡
很多時候顧客還沒有說出口,海底撈的伙伴就已經知道你急切需要什么,或者將需要什么。
服務不是他們唯一的標簽,可這是海底撈最出名的標簽。
動圖源于網絡
“木屋的串好吃,下次帶上朋友來這里聚餐!”,好吃第一的烤串讓顧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除了好吃第一的烤串,我們還有什么可以讓顧客更好地記住我們?比如說:我想念木屋的感動服務了,今晚就去吃木屋吃燒烤!
感動服務,我們一直都在行動。從去年開始我們進行金牌服務員認證。不少樓面的伙伴穿上紅色的工衣,成為樓面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感動服務可不只是金服的責任,在樓面的每個伙伴都要做好,我們才能形成一個感動服務的氣氛。
那么什么樣的服務才能讓顧客滿意,甚至會感動呢?
下面我們來看看廣州沙園店的金牌服務員張帆是怎么做好服務的。9月17日廣州第一批金牌服務員授勛,張帆以最高的分數成為金牌服務員中的冠軍!
沒點實力可當不上金服冠軍,必須得有很強的服務、溝通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必定有她的優勢。她憑什么能成為金服冠軍?
她說服務最重要的是什么?2個字:
細心
首先我們得明白顧客為什么選擇花錢到外面吃飯?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里的飯好吃,第二個是這里的服務好。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名顧客,遇到叫服務員半天沒人搭理,或者服務態度不好時,你肯定很生氣!
我出來消費花錢了還享受不到好的服務,我干嘛不在家自己做飯呢?還不用排隊呢!
因此我們不僅做好吃第一的燒烤,還要提供感動服務。在服務中怎么體現細心呢?我們從一些小案例來分享一下:
巧妙語言減少顧客流失
老王一家三口正在門口排著隊,看著里面的人擼著串喝著酒,而自己在外面等了有點久,心里有點煩躁。小男孩鬧著說等太久了要吃別的,但老王還是想吃心心念念已久的木屋燒烤。老王是要堅持?還是帶孩子去別的地方吃呢?
這時候當門迎的張帆走過去哄那個鬧騰的小男孩,把菜單翻給他看,一邊用溫柔的語氣介紹說:
“這里有很好吃的羊肉串、牛肉串、吐司等等,很快你們就可以進去吃了”。
小男孩聽完后說了句我想吃羊肉串,停止了鬧騰。通過耐心溝通緩解關鍵人員的不滿情緒,通過防止哭鬧導致別的顧客不滿而離開。
在顧客不滿情緒爆發前及時溝通,用處特別大,前提是你得培養察言觀色的能力!
從不愿意變成了期待,就在于你怎么與顧客溝通了!
如何優雅地介紹辣與不辣?
廣東人飲食偏淡,點燒烤的時候經常會說一句:
“我想點微辣。”
我們一般會說:“我們只有辣與不辣,沒有微辣。”這證明了我們的態度,沒有錯誤。但如果你是顧客,你想聽到這樣的回答嗎?我就只能吃一點點辣。怎樣才能引導顧客更滿意地在辣與不辣中做出選擇?
面對顧客點微辣,負責點單的張帆是這樣的:首先還是要跟顧客解釋,燒烤不辣不好吃(認同顧客會點菜)。
但我們的辣椒比較辣,吃不了很辣的可以點不辣再配上我們的辣椒粉,辣度由你控制,剛好能滿足你的需求。
同時還可以介紹一下我們的涼茶(可以下火),還有啤酒優惠活動(扎啤買二送一)等,火辣的烤串與扎啤是絕配!
顧客聽完就會樂意在辣與不辣之間做出選擇。出來消費用餐最怕就是聽到“沒有、不行”這些字眼,這也是我們重視沽清的原因。要是啥都沒有,干嘛來這里吃?
客人要一個碗,你就只給他碗嗎?
“麻煩給我拿一個碗。”客人要一個碗做什么呢?也許大家會認為把碗拿給顧客就OK了,客人做什么是她的事情,開心就好。
細心的張帆拿了一個碗給這位客人,她持續關注著這桌顧客的“舉動”。
過了一會兒發現客人在碗里倒了茶水,用茶水沖涮烤串表面的辣椒。(我們辛辛苦苦把烤串烤得香噴噴的,烤串“洗澡”了之后都變得不香了)。張帆馬上過去詢問情況:
“是不是我們的辣椒太辣了?要不要幫你把后面沒上的菜品換成不辣的?”
果然是辣椒讓客人受不了,聽完建議后客人把剩下的菜品改為不辣。那碗“洗串水”,再也沒有用了。
細心的觀察,讓顧客感受到暖心的服務,下次一定再來,還要介紹朋友一起過來,因為這里串好吃,服務好!
也許有人會問:每一個環節都這么弄,那樓面的伙伴不得要有兩個腦子、三頭六臂才行?
其實不是。怎么做是受你的意識影響的,你的意識里面得有“細心、感動、貼心”等等。意識影響行為。
盡可能地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往往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客訴,提升顧客滿意度!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