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馬克克登上木屋“福布斯”榜首,
6月份,馬克克位列木屋“福布斯”第二位,
甚是亮眼!
小編:克克,你每月收入那么高,有什么秘訣?
馬克克:……
小編:全國店經理那么多,你覺得你為什么能脫穎而出?
馬克克:……
最怕空氣突然變得安靜,
采訪場面一度尷尬。
最后,馬克克終于打開話匣:“拿到高收入,接受采訪,我是覺得有點慚愧,這些都是公司、領導和店里伙伴的功勞。”
接下來,馬克克分享了他的收入變化歷程。
1
按過技能算工資
2014年9月,馬克克入職深圳振華店,底薪是2400。
剛開始,伙伴們的工資是由技能水平決定的。考過海鮮加100,考過中餐加100,考過燒烤加600,最終底薪可以達到3600。當時,馬克克勢頭十足,不到半年考過出品三項技能,成為一名A級烤師。
2
按工齡算工資
到2015年初,公司調整政策,改為按工齡算工資:每2月加一次工資,樓面伙伴加100,出品伙伴則加200。(想想現在入職就4300,是真香啊!)
有段時間,公司設立了激勵制度:每家店每日設立營收標準,超過標準的部分營收,公司會按一定的比例分發獎金。到了月末,店里就可以根據伙伴們的工時和積分分配獎金。
當時,振華店和老東門PK,在店長李文濤的帶領下,伙伴們激情滿滿,每日戰斗至凌晨4點。在羊肉串還是2塊錢一串的超低單價,店里依然拼搏到6萬營收,那可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這時期,馬克克的收入不經意的就突破5000。
3
計件制的實行
2017年,在大王、平姐的帶領下,木屋的薪酬制度迎來革命性的變革:推行計件制。
公司選了東濱路店做試點,當時梁四紅做店長,馬克克是東濱店廚師長,就成了第一批“白老鼠”。
“白老鼠”有個好處,那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果不其然,隨著計件制的試行,東濱路的伙伴收入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收入最高的伙伴更是比之前猛漲2000多。
看著小伙伴們的收入都增長了,甚至有些烤師的工資比管理組還高,馬克克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2017年底,馬克克調到南新店當店長,收入也突破10000。
4
門店排名獎金的變化
2020年,華南區門店PK更加激烈,相應的ABC排名獎金也增加。
馬克克乘勢而起,多接管了一家店,成為獨立店經理。
他的收入高低取決于ABC門店排名和門店利潤增長獎。
嚴格才是愛,去年年底李文濤就力推區域PK制度。李文濤會每周拉出各店數據,然后組織馬克克、李家福等人分析,找出機會點,及時調整,讓翻身店、靈芝店在比拼中蛻變,不斷進步。
另外,翻身店的伙伴也很給力,成為馬克克的堅強后盾。
就拿門迎小伙伴胡超來說,他算得上翻身店的“一寶”。很多店長都想過來挖人,馬克克死口不肯答應。
在店里,胡超不僅長得帥,臉上從來都是洋溢著笑臉,每次他當門迎,過往的顧客都對他印象深刻,甚至連附近住的大多數居民都認識他。
有次,胡超有事請假回了家,一些過往的顧客立馬就問:“怎么不見那個帥小伙?”有些鐵粉更是直接:“很多時候我來吃燒烤,就是沖著小小超來的。”
正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馬克克特意安排胡超做門迎,積極向客人推薦店里雙A菜品、新品以及酒水。這些基本都是高毛利菜品,調整菜品結構,降低主營成本,控制好雜貨,利潤率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店內將樓面開檔工作承包給胡超,保證了胡超的工資,從而也使店內利潤率得到提升。
靠著領導的指導,伙伴們的支持,馬克克的收入繼續拉升,突破20000。
入職木屋6年,從學徒做到管理兩家店,馬克克的收入翻了十幾倍。他說,這一路走來,并不是自己有多厲害,而是選擇了相信。相信公司、相信領導、相信伙伴,是大家成就了他。
“相信”二字讓馬克克一路向前,不斷進步。6年來,馬克克感受最深的就是公司時時刻刻都在進步。
記得當時同一批進木屋的伙伴挺多,之后一些伙伴陸續的離開,選擇跳槽、轉行亦或創業。如今,他們知道馬克克成了獨立店經理,也是有些后悔,更詫異馬克克的變化之大。
有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而選擇“相信”,馬克克慢慢的活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