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出來社會,工作就成了我們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談到工作,有人覺得厭惡,只是當成生存的工具,有些人卻很熱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
THE ONE
Love For Bei
我的母親是一個鄉村婦女,但她對工作的態度改變了我很多。她時常說,做好一件事,除了不怕辛苦,還要一鼓作氣做完,不能歇歇停停。比如割一畝田的稻谷,不能割一會停一會,這樣做的話,一畝田至少兩三天才能割完。但如果埋頭慢慢割,哪怕再慢也不要抬頭休息,一直等所有的稻谷割完為止,這樣休息才有意義。
記得大學畢業時,我們去一個同學的家鄉畢業旅行。他家在海南,爸爸是一個新加坡華僑,歸國后做了當地的小學校長。晚宴上,他爸爸語重心長地說:我這輩子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今天你們幾個年輕人在這里相聚,我想和你們說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生道理:世事不難做,無非是要認真仔細。當你們認真仔細去做一件事,你們會發現你們面臨的問題其實都不困難。”這些話一直牢牢印在我腦海里,指引著我前進。
其實,這種感覺我也試過。我平時喜歡冥想和運動,這兩個行為習慣培養了我對事物的專注度。大家是否有體會,你對一件事的專注度越高,你感到的快樂感越強烈?!
THE TWO
Love For Bei
這次來到木屋小徑灣店后,對于工作我又有了更深的體驗。
有天,我負責傳菜。由于小徑灣的周一不忙,上班后,我就利用空閑時間請教一些老同事。看著同事在擺臺,我才知道原來擺臺也是有講究的。比如,小盤離桌面邊緣一次性筷子的距離,餐具包放置在個人右手邊,適合拆拿。單是這個細微的擺臺原則,我便領略了木屋的標準化。同時,每位伙伴對擺臺的態度也體現對工作的態度。如果貪圖便利,而放棄了我們最原始的標準,久而久之就沒了標準化。或許,一套小小的餐具擺放,不會過多的影響客戶的用餐體驗,但更多時候,細節才是贏得顧客認可的關鍵。
記得有一次,我在店里傳菜,一桌客人帶了個小朋友,就要求所有菜品為不辣。顧客找我反映,雖然很忙,我還是停下來并微笑地對客戶說:“您好!這邊是有什么問題可以幫到您的?于是,我和顧客再三確認他們的要求后,下了單。后來,客戶還是覺得烤串有些辣,小朋友在不停的哈氣。于是,我便主動給他們上了幾杯小的冰鎮金檸果茶,客戶收到茶水后,先是很意外,繼而表示很感動!
其實,不管在哪個崗位,我們必須明白穿著這個工作服,就意味著對于客戶的要求,我們都應該義不容辭。
THE THREE
Love For Bei
當然,好的服務不止這些,我們能為顧客做的很多。有時,看見團隊聚餐或者家庭聚餐時,我都喜歡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忙留個影。今天,我曾幫助兩個聚餐家庭拍攝了合照,他們對我拍攝的圖片很滿意,因為我會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拍攝,詢問他們的喜好。拍好照片后,我會和客人說:“您先看一下是否滿意,如果不合適,我再繼續選角度。”當客戶聽到這些話,他們往往會挺開心的。
在收檔這一塊,也能體現對工作的熱愛。清洗之前,小組長和我說桌面有油污,清洗會有些難度。我說,這個不是問題,如果我清洗不干凈,可以隨時讓我回來重新清洗。小組長聽了后,便安心讓我接手。其實,關于清洗這一塊,我不知道是因為自己喜歡洗物品的緣故,還是個人內心太投入,每次洗餐具,都會有種越洗越開心,越洗越忘我的感覺。我總想著我洗的桌子或杯子是我接下來自己要使用的,帶著這種心態。我就不會馬馬虎虎的應付了事,即使桌子或餐具數量多,我都會一口氣將它們清洗干凈。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日本故事,說日本的前郵政大臣野田圣子早年步入職場時,被安排在酒店衛生間洗馬桶。她感到無比的羞恥與憤怒,試想自己名校畢業,學識豐富,自己從未做過如此粗重丟臉的工作。于是她每天得過且過地工作著。有一天,她向一名的德高望重的前輩訴苦,前輩沒有解釋和安慰她,而是直接在她面前努力清洗馬桶。在多次的清洗后,這位前輩勺起了馬桶中的清水一飲而盡。野田圣子看著前輩的行為,瞬間明白了他要表達的道理。從此,她停止了抱怨,而是認認真真對待工作,帶著這樣的積極工作態度,她一路晉升,成為了日本當時最年輕也是唯一的女性大臣!
我在收檔清洗時,也認真刷洗每個角落。雖然我未必能像那位前輩飲桶里的清水,但是我自信廁所的清潔程度也是過得去的。
另外,多學習也是一種工作態度。今天傳菜,我遇見了兩桌的外籍游客。這些外籍顧客是與華人朋友一起就餐的,上菜的時候,我首先用中文報菜名,再用英語播報一遍。驚喜的是,客戶說:“現在木屋燒烤那么國際化了嗎?服務員竟然都可以雙語交流了。”其實他們可能還不知道,木屋燒烤以后是要走向國際化的,雙語是我們木屋人以后都要掌握的技能。介于有外籍人士在場,我還主動問了他們關于烤肥腸的專業表達。我所知道的單詞spicy pig’s intestine,后來老外的解釋也是如出一轍。
有時想想,我們每天花那么多時間在工作上,或許轉變個觀念和態度,工作就會變得與眾不同。
接下來的日子,我會更投入工作,向自己的目標一步步靠近。
– THE END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