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產品的話題。
看到社群了一位老板的分享的一個店家的海報。海報做得很丑,版面確實需要改進,但是看了內容就很有吸引力了。
看完之后什么感覺?我的感覺就是:
老板很自信,很堅持,聯想到了日本人對事情的偏執;
老板在日本學習了真正的技術,對產品有信心;
我愿意進去試試大阪正宗的拉面什么味道;
至于大阪拉面的味道我會不會喜歡,不知道,吃了再說。
我沒看到產品,也沒看到產品圖片,但就愿意嘗試,主要是老板的這種信心傳遞給了我,讓我有意愿進店消費。
顧客消費的時候,是需要信心的。信心從哪里來?
一方面,顧客自己會分析,對不同產品的進行對比,貨比三家,這是自己給自己的信心,來自理性的思考;
另外一個購買信心的來源我覺得就是店家的自信,老板有激情,有信念,有堅持,對自己產品有信心,這種精神會感染顧客,覺得老板人有個性,還不錯。人不錯的話,產品也應該不錯。
我現在雖然不會在店里做具體的事情,但是我開店的前三年幾乎都在店里。我和我老婆都有個不約而同的體會:就是如果當天心情不佳,那天生意都跟著不怎么好,營業額都會低些。奇怪的是我們并沒有把心里的不快掛在臉上,更不會對顧客使臉色,該做啥做啥,但就是覺得顧客老遠就察覺到不好的氛圍了,所以進店率和轉化率都因此降低了一樣。說起來毫無科學道理,我不知道其他老板會不會有這個經歷。
這個例子是從反面來說明一個道理,就是顧客的信心是會受到店家影響的,顧客不買你東西,也許有一部分是老板的問題。
那如何顧客增加信心呢?
先看看顧客什么時候需要信心?
進店的時候是需要的,如果進去不消費怕尷尬,那一個店的門臉布置要到位,要讓顧客一看就知道你店里賣什么,什么是主打,讓顧客知道進去沒有錯,就有你需要的東西;
產品選擇的時候也需要信心,那產品的介紹就要自信滿滿,要把產品的特色介紹出來,這個時候不需要一味的迎合,而是要落落大方展示產品的優點,甚至缺點;
以后再次回頭消費也需要信心,這需要把產品真正做好,服務做好,顧客體驗好了,才會回頭,顧客也才會把你的產品推薦給其他人。
最后,回答一個很多人會猶豫的問題:顧客給產品提建議,要不要聽呢?
我有三個原則:
1,選擇性的聽,只聽某些人的真誠建議。某些人就是那些比較懂的人。
2,開始不聽,要堅持自己的產品特色,營業額穩定之后,可以聽聽。
3,看比例,同一個問題如果只是少數人提出的,忽略。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現在開店筆記社群有兩個和我互動的社群:如果你需要和我面對面交流,就加入喜馬拉雅的圈子“老陳的私房開店筆記”;也可以加入大眾社群,里面有9000多位各行各業的老板交流。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請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和“面對面聊”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