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影響下,全國的餐飲業幾乎陷入了停擺的狀態。時代的灰,落到每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許多因為承受不住這份重量的餐飲還沒等到疫情結束,就已經倒下,紛紛開始關店、轉讓,在成都的高新區匯錦城也有這么一些店家。不過,有人走了,就得有人進來。
于是扛住了疫情,扛住了恐慌,扛住了營業額幾乎為零的木屋就來了!
今天,成都二店匯錦城店正式與大家見面啦!撒花慶祝,新店開業大麥!
距離首店開業已經過去八個月的時間。這8個月,成都團隊走得或許有點慢,但他們走得很穩,他們用高標準與高品質、持之以恒的努力與永恒不變的熱情一次又一次地打動了成都的顧客與物業,讓木屋燒烤這塊招牌在成都市場漸漸變亮。今天再添一店,這個招牌將開始煜煜生輝。
匯錦城位于成都天府一街,要知道,在成都,只要是以 “天府” 為前綴的市政項目或工程,都代表著成都最高建設標準。這里1.5公里范圍內有接近1.5萬家寫字樓,包括成都IBM高新區產業園、騰訊、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和亞洲最大的單體建筑環球中心。
1公里范圍內有10萬人的社區居住量,基本全部是高消費及外地人群。成都的休閑聞名全國,而這里只有快節奏和奮斗。
在這里工作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去過北上廣出差的人也很多,對木屋燒烤有一定的認知度。這對于二店來說一方面意味著有更廣的客戶群體,這在試營業期間也得到了證實,在沒有折扣的情況下能賣到將近3萬;另一方面更意味著高素質的顧客們會對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成都團隊最不怕的就是高要求!開這家店,兵哥也算是操碎了心,為了給成都伙伴們更多的機會,他堅決不從其他市場調成熟的管理組,而是自己親自帶。他說在成都他完全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店長的角色,凡事親力親為,帶管理組,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教導;帶伙伴,一個崗位一個崗位講解。
而有時候,他又是一個員工的角色,很多時候來店里都會看到兵哥在收著臺,有人問他:董總,你怎么還親自收臺?兵哥說自己在木屋8年就收了8年的臺,尤其到了新市場,更要給伙伴們做好榜樣,臟活累活我先干!伙伴們自然也會被帶動起來。
就是這樣兵哥頭頂著壓力,面對著挑戰,手握著機會,一刻都不能松懈。探尋的路程總是需要披荊斬棘的,不過好在管理思路還是非常清晰的。
他說這家店用做加法的方式管理,席位數、人員在開業的時候都不要過多。原本設計了156個席位,現在只放了108個,一方面能減輕伙伴們的工作強度,一方面也是想給到顧客更好的體驗,為門店積累口碑和人氣。
圖源/大眾點評
而團隊的組建也是匯集了五湖四海優秀的伙伴,有堅守成都的彭超、馮立威伙伴,有從廣州來的黃鑫平伙伴,從深圳來的周后雙、季秋宏、董增毅、梁策熙伙伴,還有來自北京的馬國聰伙伴,當然還有回歸老兵田清泉、楊尚朋、王靜東、黃凌偉、李歡伙伴。為了響應木屋的潛龍計劃,二店儲備了5位儲干。
人不在多,只要意愿強、能吃苦的伙伴。開始試營業以來,伙伴們也表現的很給力,每天加班加點,也毫無怨言,每一個人都在想辦法把這家店做好一點、再好一點。
這次二店開業,兵哥提出了幾個目標:
6月要做百萬大店!
6月要做五星門店!
6月做高收入門店!
6月,我們要沖上熱門榜第一!人氣第一!
因為,我們要做成都的NO.1!
木屋從深圳來到成都,從人人知曉的品牌變成了一個新冒出來的招牌,成都4000多家燒烤店,顧客為什么要選擇我們,那一定還是專業和高品質!
兵哥時常和伙伴們說對待顧客要做三件事:傾聽,聽聽顧客對我們的建議,選擇性接納;堅持,堅持木屋的風格與風味,不因為顧客的地理性喜好而改變我們的烤制標準;培養,顧客需要培養,需要“被教育”,所以成都團隊一直以來都在向顧客傳遞我們每一道菜品的靈魂,例如生蠔怎么樣才新鮮,羊肉串要三瘦兩肥、三次撒料、兩次爆香才夠味,一次次潛移默化讓顧客真正愛上木屋!
而兵哥也堅信,成都團隊只要持之以恒地做到:傾聽、堅持、培養,再加上伙伴們的真誠與熱情,木屋燒烤一定能在這個夏天,做成都的NO.1!
讓我們一起為成都團隊加油!
開拓一個新城市
遠遠不是新增了一個城市那么簡單
因為每一處都是夢想開花的地方
哪里有木屋燒烤
哪里就是木屋人的夢想起航點
此時此刻是在成都
他們的夢想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
伙伴們帶著一顆不甘平凡的心
懷著強大的信念
一路探索,一路堅持
前路并不平坦
但是他們篤定地相信
千城萬店,有我一份!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