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中旬,我應公司要求回到了北京,按防疫要求,邊居家隔離,邊網上辦公。
每天還是跟以往一樣,處理各種來函和匯兌,每天還是忙到凌晨兩三點。不記得是幾號了,只知道那晚漂著雪花,跟進了好久的廣州的大客戶中午把簽約的回函發到我郵箱里時,我有點小激動,就想著犒勞一下自己,還是老規矩,拿手機,點外賣,就是這次,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木屋燒烤,這家店我以前也去過,還可以,下單,付款一氣呵成,接下來就是等待了。等了差不多快半個小時了,電話來了,下樓取餐。
但令我意外的是,那個滿身雪花的送餐人不是以前印象中的快遞員,細問才知道是木屋燒烤好運街店的員工,當時就想,他們也跟我一樣拼啊!
隔離結束后,由于公司所在的寫字樓物業要求只能50%的人上班,所以,自己在辦公室的時間就不多,也就意味著有好多碎片化的時間是屬于我的,那天也是突發奇想,想擼串,想喝啤酒,就打通了木屋燒烤好運街店的電話,才知道他們的堂食已經恢復了,那還等什么,換衣服出發。
進店了,懵逼了,三層樓的店內,只有我一個人,這待遇有點受寵若驚了。用餐中,服務員一如既往的熱情,串一如既往的過癮,啤酒一如既往的提神。在與服務員的閑談中,我才知道,木屋燒烤疫情期間沒有關門自保,而是從大年初二堅持到了現在,而員工的薪資也沒有受太大的影響!可能是看我對他們家有興趣,服務員把我拉進了他們店的VIP群,進群后,慢慢對木屋燒烤有所了解。
有一天,看到店管理組在群里發布的他們員工寫的一篇文章,被深深的震撼了,一個普通員工騎行百公里也要回來上班!對于我們金融公司來說,不回來意味著以前跟進的項目會黃啦,一筆數額可觀的獎金就沒啦,但一個普通的燒烤師傅,他圖的真的不是為了錢而是他文章中的生活態度?這個木屋燒烤會有這么大的吸引力?這種疑問和好奇那段日子始終圍繞著我。
隨著北京防疫情況的逐步好轉,好多朋友個同事慢慢都回來了,一個個隔離期完了之后第一個想法就是出去吃一頓,由于都是夜貓子,通過手機搜索后木屋燒烤再次進入視線,那就還是木屋啦!
擼串,喝啤酒,聊聊工作,聊聊生活也不錯。酒酣耳熱時,突然想起來上次看到的文章里那個小伙,經過服務員指引,我看到了他,一身紅色的工作服,據他們員工說,他是A級烤師,也就是店里技術最過硬的!看著他不停地忙著烤串,我沒好意思打擾他。經跟他們值班經理溝通后才知道,他們的員工全部回來了,營業額也恢復的不錯,當我問他,服務行業在這次疫情中損失慘重,你們是怎么做到這樣的業績呢?他說,大家都把這當家里了,能不好嗎?是啊,一群普普通通的員工把自己養家糊口的打工職業,當做自己的家里事干,還能不好嗎?
走出木屋燒烤,我想了很多,也領悟了很多,這種領悟可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木屋,就像一個溫暖的家,不僅吸引著他們員工,也吸引著像我這樣的木屋粉絲!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