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個剃著櫻木花道式小光頭,留著小胡子的中年男人,在日本神奈川縣的一所中學教室里,用粉筆在23塊黑板上繪制了一篇漫畫。
從此,一代經典著作畫上了句點。
它的名字是——《灌籃高手》。
即便是現在,敲下這四個字的瞬間,手都在因激動而顫抖。也許說信仰太過于浮夸,但它確實是存在于一代人心中無法撼動的經典。
它的經典,不僅源于它取材真實,貼近我們的生活,更因為它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這些人物和我們經歷一樣的青春,卻做著我們做不到的努力與追尋。
2015年夏天,我背著行囊來到了這個讓我憧憬了好久的大城市——北京,來到北京對于我與其說是一種“解脫”,倒不如用“追尋”更為恰當!
從小沒經歷過風浪的我這次選擇來到北京其一是為了擺脫家人對我的“過度關愛”,最重要的是我想要追尋一種答案,一種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的答案。
2016年中秋節那天我有幸成為木屋大家庭中的一員,在我們運營支持中心我的工作崗位是平面設計,也就是負責門店的廣宣品物料設計。
平時在工作之余我總是愿意多觀察一下我們部門的“奇葩”,為啥這么說呢?
老伍(伍瑜宏):我們部門老大,對我負責的這塊工作從來是不管不問,外加不理不睬!一開始我的心里也犯嘀咕“這家伙是不是打算讓我走啊!”,后來一次部門會議老伍的一句話瞬間讓我打消了這種疑慮。
“你們就好好干!出了事情我扛著就行了。”我暗自苦笑到“我要是給公司帶來幾百萬的損失,你要給木屋白干多少年才能還清啊!”。想到這我還有點不好意思呢。就這沒心沒肺的勁兒,在木屋除了他我還能服誰!!!
楊姐(楊新華):用老伍的原話講“天生的管家”,北京20多家門店的申貨、補貨全是她一個人負責,但凡有一點錯誤人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并及時提醒廚師長改正過來。工作難度這么高,就這么一位大姐每天還和我時不時的嘮些家長里短、人生理想啥的(每次聽完我的心都在滴血,倒不是她說的有多么震撼人心多么有道理,是因為她根本不管你想聽還是不想聽,就是不住口呢!),就沖這絮叨勁兒,在木屋除了她我不服別人~
老萬(萬素芳):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假小子,做起事情來也是風風火火的。公司里不管是誰但凡有一點困難她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那個人身邊,甭管那人愿不愿意這忙她是幫定了!公司里的人都笑話她不應該叫萬素芳,應該叫“萬能”!。在木屋除了楊姐,我就服她!
霞姐(陳俐霞):公司的老員工了,是在我之后調到我們部門的。人家這一句“姐”可不是白叫的,人家做事情特別仔細從沒有出過錯。老伍平時有很多的工作和事情都是霞姐在旁邊協助處理,從來沒有遺漏的!但有一點讓我頭疼的就是嗓門比較大,就這一點在木屋除了她我不服別人!
祥哥(李芝祥):算是半個我們部門的人,人家長得牛高馬大的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那種很有威嚴的很有氣勢的人,可人家祥哥確是那種說話很溫和處事很隨和的人,他那大身板一點沒把他的氣勢襯托出來!因為人家是新店的店長來我們部門是為了學習源泉5S的,所以在這里我就祝愿祥哥負責的店成為北京第一家5S店。
我們5個人組成的小團隊恰好和《灌籃高手》里的湘北隊一樣也是5個人。(祥哥算是替補,哈哈哈!)
我們的隊伍也是性格迥異的5個人。但是時間長了所有人都會明白,老伍對手下的信任、楊姐對伙伴的關心、老萬對朋友的熱情以及霞姐對同事的責任,這些都是足以讓我們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一種一起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力量!
從現實意義上來說,《灌籃高手》是會帶給人以某種希望的,且這種希望是對于夢想而言的。
也許初衷只是為了金錢,也許只是覺得有趣,可當下沉迷于一件事物時,那一定代表著熱愛。有熱愛,必有追尋。有追尋,即是夢想。有夢想,必有失敗。有失敗,必有氣餒。有氣餒,必有……
有人會選擇放棄,也有人會選擇堅持。《灌籃高手》給我們的答案則是——堅持。
而我所追尋的答案也正是——堅持。
堅持,不一定會受人敬仰,也不一定會夢想成真,但你一定會感謝曾經盡情努力的自己。
愿我的團隊和我一樣,也不悔于這份青春的開始!
編輯:宋二
我們在屋檐下等你
戳右邊關注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