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屋純干貨】干完這碗毒雞湯,再決定要不要做餐飲

    最近有同事分享了一張毒雞湯圖片,截取美國笑星和主持人的對話,“我該怎么入行?“”怎么成為像你一樣成功的人?”

    這是很多名人都經常被問及的問題,不同于常規的打雞血講故事,Bo直接回答“放棄吧,我只是運氣好而已。”

    想想這碗雞湯還真是毒,殺死了多少一心懷著演員夢的普通人,但是靜下心來想想,成功確實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你能否認嗎?

    把這個場景放進餐飲圈,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各大餐飲培訓課堂和學習群里,“怎么開店才能賺錢?“”單店模式怎么實現復制?”在餐飲圈功成名就,不是靠抓大神給你回答幾個無頭無腦的問題,把人家的系統拿過來復制粘貼就能實現的,面對近幾年涌進餐飲圈撈金的逐利型掌柜,只能套用Bo的毒雞湯式回答,這路勸你最好不要走了,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躺著掙錢的機會一去不復返

    偉大的科學家告訴你,成功靠1%的天分和99%的努力,但那1%是最重要的。

    每個看到后半句話的人都忍不住想翻白眼,說好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躺著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開餐廳也一樣,品牌的形成并不神秘,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餐飲巨頭“海底撈”、“西貝”,發家問世靠的正是那1%的時運,如果當時開店的是你,只要你做的不是太爛,存活下來so easy,為什么?時代不同際遇不同而已!

    哪怕有70家直營店的木屋燒烤老板隋政軍也曾坦言,走到今天根本不是我們做的有多好,純屬運氣好,天上掉個大餡餅!20年前,國外的快餐品牌在中國都屬于高端餐飲,市場上哪有什么品牌意識,開創餐飲品牌的成本太低,只要敢干就能把店陸續開起來。

    木屋第二家新店開業,客人多的把門檻快踏破的時候,創始團隊都傻眼了,只覺得自己走了狗屎運。你以為當時的木屋出品棒環境好有調性?只是那時候正經開燒烤店的少,而且大把比木屋做的差的,老百姓的消費者意識還沒有覺醒,無門檻0競爭,先機都占盡了有理由不活嗎?換到今天的市場環境下,能不能出現木屋這個品牌都兩說。

    被大群登門顧客嚇傻

    躺著能掙錢的機會不在了,現在的餐飲就沒法做了嗎?不是,只是消費升級時代下,對新晉餐飲人的要求更高了。想想自己同期的競爭對手有多少,現在的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環境的要求有多高,前期不斷試錯的摸索等待意味著短期內無法獲利,先不談梳理清楚盈利模式、運管系統、風險管控等背后的一系列理論需要花費的心血,單是做不出好吃的東西這一項,就直接面臨被洗牌。

    急躁的餐飲人做不出好吃的東西

    從最近連點4次外賣都無比難吃說起,就怕其他雜牌味道不好吃,專門在”品牌連鎖”這欄選擇都無濟于事,一邊哀嘆土豪價格只能買到叫花子級別的菜,一邊驚嘆根本下不去口的飯也能躋身”品牌連鎖”之列!我只是想要一個家常式樣,味道別太奇怪的正常飯,為啥大部分市面上的餐飲品牌連最低標準都無法滿足?

    只想吃碗正常的飯!

    大家都知道東西好不好吃關乎餐廳的存亡,可為什么做頓好飯就那么難?

    1

    上班族有剛需

    大城市生活節奏較快,上班族工作壓力普遍大,能做到每天自己解決伙食問題的很少,外賣和就近的餐食成了上班族的剛需,這次不好吃取關換下一家,取關了一圈,但飯還是要吃,只能在一堆最差里面選最優,所以目前存活的餐廳不是東西有多好吃,這只是顧客無奈之下的被迫選擇,造成部分商家認為不用太在意口味,生意照樣成活。

    2

    打工的人不想做好吃

    如果出身、學歷、長相等條件可以選擇的話,哪個人愿意當伙夫?服務行業是迫于生計而選擇的,生活窘迫、處在社會底層、內心自卑,老板要么在吹他的大夢想,要么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壓迫員工做事,這頓做的好吃與否跟我的未來有什么直接關系?做好做壞也是那點工資,到哪里找動力精益求精把飯做好吃?不在統一戰線上,“匠心”在打工者心態里簡直就是笑話。

    后廚小伙子累的要死要活的

    3

    美食有門檻也有血統

    不只美食,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好的人都有一個特點,懷有對這件事真誠的熱愛,潛心研究,長久堅持。但餐飲圈喜歡”坐收漁翁之利”的人占多,飽含對美食熱愛的人少之又少。美食必然是上乘的原材料、精致的手藝、優雅的環境、沁人心脾的服務聯合作用的結果,但與之相匹配的資金投入是多數人無法企及的,這是美食的門檻。

    能當甩手掌柜的人不多

    說了這么多意思不是說這事大家都別干了,而是讓大家對自己做餐飲這件事有個正確的預判,不要病急亂投醫,找到自己的病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療效才是最佳。

    首先,餐飲是個累活。帶領一群人每天做很多低級重復性勞動,耐不住寂寞的人不適合做餐飲。

    其次,餐飲是個苦活。踏踏實實從餐廳經營的每一個細節摸索起太辛苦,但試圖走多少捷徑就意味著未來跌入多少成倍的坑。成功的過程是不斷碰壁,正確利用但不依賴他人的經驗和相關知識,作為對自身發展的引導和助推器,穿什么鞋好走路只有自己穿過了才知道。

    再次,餐飲需要多面手。對經濟發展環境有機敏的觀察,對員工心理和消費者心理有深刻的洞察,對管理藝術有獨到的認識,對發展機遇有果斷的把握,對未來有合理的前瞻,最重要的是對自己所做的”菜”有著最深沉的熱愛!

    最后,做餐飲不能本末倒置。為顧客創造價值(用心做一頓好飯)、打通系統提升運營效率(學習單店運營管理)、建立調動全員積極性的機制(學習員工激勵的機制設計)是皮,學習營銷、菜單、互聯網跨界是毛,本末倒置,不可能贏。

    雞湯雖毒,但不失為苦口良藥。盯著賺錢本身其實賺不到錢,舍得費力做一頓好飯,顧客才會來,口碑才會有,品牌才能積淀形成,賺到錢那只是做事帶來的自然附加,有舍才會有得。看完這些,重新定位自己,你適合做餐飲嗎?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20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2月7日 09:01
    下一篇 2016年12月7日 16:1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