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高端餐飲凈雅大酒店,最后一家門店要關了。誰“殺死”了這個28歲的餐飲巨頭?
凈雅的倒閉,震驚了整個餐飲行業。它到底為什么死,該不該死?紅餐網專欄作者楊鐵鋒,講述并分析了他多年來,對這個企業的關注和建議。
我一直認為,凈雅集團是中國餐飲行業的標桿,總裁張永舵是餐飲企業家的英雄。怎么說垮就垮了呢?最近很多人都問我怎么看,我都說:凈雅是值得尊重的。
昔日行業標桿,惹得無數人跑去偷師
菜品人均1000,加上酒水直接翻倍,單桌消費動輒過2萬,如此高消費,凈雅卻還是擁有眾多持卡會員。
十幾年前,凈雅的一舉一動開始成為了我關注、研究高端餐飲的標本。在我的印象里,凈雅的作風是保守的,不喜歡別人觀察自己。它的經營理念和運營方法密不外傳。似乎集團的幾張便簽,都需要有關領導層層把關,嚴格審查。
我以顧客的身份去過幾次凈雅的店面,努力地從一些細枝末節揣摩凈雅的若干個為什么。
▲金寶凈雅大酒店
▲濟南凈雅大酒店
可惜,在很多人還沒看懂摸透的時候,卻收到最后一家門店即將關門的消息。
為上市夢,追求“大躍進”卻暗藏危害
1988年在山東威海正式營業的凈雅,主營牛肉包子,而后轉為經營活海鮮。1998年走進濟南,價格有些小貴,但家庭消費似乎還可以承受,只是后來進京,凈雅開始追求高大上了,中檔消費人群才漸漸遠離了凈雅的臺面。
也許是已經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張永舵很舍得在戰略咨詢上投資。在那些咨詢智庫們的影響下,凈雅的戰略變了,開始具備了“國際化思維”,一年之內要開多少家店便成了規劃的主線。
但我一直對這種做法表示不解,并于2009年8月5日發表了《凈雅集團的“大躍進”隱憂》一文,想著給凈雅提醒。只可惜,這樣的文字張永舵估計不會看到。
▲2009年營業的青島銀海凈雅,已于2015年最后一天關閉
2009年,靜雅集團規劃半年內,在一二三線城市連開17家分店,拓展企業規模,為即將到來的企業上市奠定基礎。但我心里一直想著,大型中餐商業模式要做連鎖經營,異常艱難。
后來,知道張永舵在努力推行中餐菜品的標準化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招兵買馬,加強培訓,用很多業內人士難以理解的創新,創造了許多以往餐飲經營無法理解的傳奇。
▲凈雅陽光海岸海鮮自助餐廳
據說,在凈雅北京黃寺店,人均消費超過700元,一萬平米的經營面積創造了一天銷售100萬元的神話。每平米的銷售收入達到100元!要知道,對于普通餐廳來說,每平米一天能夠賣到30元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但是,從凈雅如今的現狀來看,我當初擔心的隱憂真的發生了。凈雅在不斷往上市靠攏的路上,卻暗藏了重重危機。
造夢卻遭遇“國八條”,病急亂投醫倉促轉型
凈雅的上市夢還在繼續打造,卻不曾料想,“國八條”來了,高端餐飲受到巨大沖擊,許多品牌紛紛應聲倒地。凈雅也不例外,一下子從皇帝的女兒變成了愁嫁的村姑,茫然不知所措。
最讓凈雅陷入困境的是,當時高層并沒有及時作調整,反而是對政策抱著觀望狀態。負責人張桂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國家相關政策出臺之后,集團高層錯判認為,高端餐飲市場不會就此被一棍子打死,凈雅大酒店多年的品牌積累和經營思路不能輕易否定,政府招待和商務招待未來還是凈雅大酒店的主要收入點”。
等到意識到非轉不可的時候,顯然已經遲了。而后,凈雅病急亂投醫,倉促轉型,開發新品牌“么豆撈”,還收購經濟型火鍋品牌、地鐵餐飲公司,收購團膳、低端中餐、機場餐飲等4家餐企,做“天天見面”地鐵餐車。
▲凈雅旗下么豆撈開張當日
應該說,那個時候凈雅的轉型之舉,成為凈雅多米諾骨牌開始倒下的推手。那個羅什么格的專家才急慌慌推行“圍魏救趙”之策,戰略大致可以總結為:
這些戰略看起來似乎可行,其實隱藏著諸多難以施行的問題。
如果可以重來,愿為凈雅開三服藥
野心太大,定位錯誤,不敢直面!我認為這是凈雅犯下的三個最大的錯誤。
如果是今天我們來為凈雅開藥方,也許張永舵從這三方面著手調整,才可能有明顯起色:
1.限制野心,縮小戰線,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凈雅倒下之快,絕對是所有人都無法想象的。我以為,凈雅即使心灰意冷與餐飲揮手告別,也應該是優雅有余,風度翩翩,誰知道卻是員工跳樓,上訪罷工。
在當初轉型的關鍵節點上,凈雅應該是在調整酒店本身的商業模式上做文章,認清服務對象已經發生徹底變化,系統改變服務方法、產品構成、定價方式和售賣形式,從而實現保平爭利,再圖長遠發展。
而凈雅的四面出擊導致了力量的分散,把日趨緊張的資金存量分別投入到了無法預知結果的盒飯、火鍋和地鐵外賣上。得不到有效的資金回流,使得凈雅整體經營進入到惡性循環之中。
2. 聚焦專長,精準定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凈雅的定位之錯,在于無法認知其核心產品。同樣面對轉型,全聚德在經歷了最初的艱難之后,很快穩住了心神,重新改變經營策略,依然活得有滋有味,全聚德的定位就是烤鴨,它用一百多年的時間告訴全世界的顧客自己最擅長的產品是烤鴨。
而凈雅是什么?它是高檔海鮮?還是高端酒店?我們無法得出準確的結論。另一個漸行漸遠的餐飲品牌俏江南已經用結果詮釋這樣的事實:無法說清楚自己是什么餐廳,一定難以走遠。
▲凈雅也許該專攻高端海鮮這個品類
凈雅的專長應該是海鮮,如果聚焦海鮮這個大品類,再去選擇一個細分品,也許是不錯的出路。
3.挖掘內涵,提煉品牌,主動傳播企業正能量。
有誰知道凈雅的品牌主張是什么?凈雅的品牌主張是怎樣詮釋的?當下,凈雅的負面消息遍地都是,為什么凈雅的高層不能出來給大家一個客觀的解釋?
▲凈雅董事長張永舵
失敗并不可怕,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永遠成功。公眾并不是想讓凈雅非要怎樣,只是給大家一個說法而已。或許,一個堅強的張永舵站起來,還會給我們更多的創業者,留下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激勵。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楊鐵鋒原創
并授權首發。
▼
楊鐵鋒,灃之道餐飲店長特訓營總教練,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團成員,著有《海底撈你學得會》、《這樣的店長很搶手》等管理專著,長期聚焦餐飲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設計。
編輯 | 紅餐網_凌凌星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