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圖投資CEO馮衛東:如何用“資本+產業”雙輪驅動,引領企業發展

    由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辣味產業大會已于9月15日落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多名業內專業人士共同見證了這一盛會。

    在大會現場,我們與天圖資本CEO馮衛東先生進行了一次訪談,以資本視角來審視辣味食品產業的發展現狀、未來走勢。作為一家專注于消費品領域、并成功投資了諸多新消費品牌的專業投資機構,天圖資本無疑對消費品領域的發展趨勢、商業邏輯有著深刻的理解。

    “辣味食品創新,能破解同質化難題”

    就目前而言,辣味食品的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從食品到調味品再到餐飲,甚至是上下游的供應鏈都涵蓋在里面。廣闊的領域也留給了企業們更多施展拳腳的空間。

    但是在現階段,無論是在食品行業浸淫已久的傳統巨頭企業,還是新生代的互聯網企業,都已經下場角逐,競爭已經十分激烈,如何尋找到新的機會、實現彎道超車是每個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在大食品這個領域,我們可以看得到很多休閑食品的味道都差不多,產品同質化比較明顯,但是也能看到新的趨勢。比如我們可以在麻辣的基礎上進行研發,在保持風味的基礎上實現更健康,更有營養,這就是新的創新點。”馮衛東這樣表示。

    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競爭環境下,如果能賦予產品新的創新點,將是行業的一個進化。

    “川調應該走出四川”

    提到辣味食品,首先就會想到四川。近幾年來,隨著火鍋、串串香及川菜餐飲在全國市場的風靡,帶動了一大批川調企業和品牌的崛起,川調已經成為整個調味品行業的最大風口。

    川調屬于復合調味料,在整個復合調料中是規模最大的品類,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數據,2020年整個復合調味料的市場規模接近1500億元,其中火鍋調料和中式復合調料加起來的市場規模為578億元,占整個復合調味料的38.5%。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

    而在火鍋調料和中式復合調味料中,川調又要占據70%左右,如果再加上佐餐菜、辣醬、調味油、蘸料這幾個品類以及餐調定制,整個川調的市場規模將會超過600億元。

    雖然市場巨大,但是競爭卻不小。

    “四川是辣味的大省,它有非常豐富的品類資源,但是在我看來的話,四川的調味品企業眾多,競爭也很激烈。”馮衛東道出了川調市場的現狀,“川調走出四川,面向全國去推廣自己,才能贏得競爭優勢。”

    對于傳統的川調企業而言,通常都是局限在川渝市場進行拓展,這在原先的市場背景下或許問題不大,但是在現在就行不通了,如果川調企業仍然固守在本地,那么其它區域市場就很可能被其它企業所占據。

    在這種情況下,資方的加持是一條出路——加速企業走出四川,迅速發展壯大。

    “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企業就會去尋找更小的細分市場,但是找更小的細分市場,對企業來說不容易做成大的規模。其實反過來講,企業只有上規模了之后才能夠投入更多資源在研發產品上,才能夠做成真正的巨頭。”馮衛東如是說。

    而事實確實也如馮衛東所說——近幾年,一些具有一定實力和基礎的川調企業如天味食品已經在不斷強化全國區域市場的布局,進一步鞏固其市場龍頭地位。

    據天味食品今年半年報顯示,其市場拓展策略是先建立四川和河南的根據地,然后再大力拓展華東和華南市場。數據顯示,華東華南區域七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0.39%和33.23%,近三年更是達到54.52%和49.61%,增長強勁。

    再如烏江涪陵榨菜,近幾年來在夯實華南市場后,華東、華中和西南區域都實現了快速增長,2016-2019四年間的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了33.07%、25.24%和25.83%。

    另一方面,上述兩家企業之所以能夠實現全國市場的快速布局、銷量實現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也依靠資本市場的資金加持,從而直接提升了整個品類競爭的集中度,也使得企業能通過規模化優勢提升自身競爭力,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進化邏輯”:老品類涌現新機會

    “有人說辣味食品是一個新賽道,其實不然,它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因為需求和技術使一些品類進化,老品類出現新的機會。”馮衛東對我們這樣表示。

    以麻辣火鍋底料為例,以前只是存在于供應鏈端的半加工后廚產品,但隨著火鍋餐飲風潮興起、懶人經濟驅動,如今火鍋底料已經成為調味品領域賽道最寬、前景最被看好的品類之一。

    市場賽道寬廣、蛋糕巨大,引得無數攪局者下場角逐:有海底撈在餐飲、火鍋底料業務上“花開兩朵”;新希望通過收購金福猴進軍調味品行業的第一個擴張領域就是火鍋調料;林依倫的“飯爺”品牌也推出了火鍋調料產品;甚至,市值突破5000億的海天味業,也在上月推出了火鍋底料,加入了火鍋底料大戰……

    另外,“無辣不歡”的流行風潮,也讓辣醬、辣條等不同品類的辣味食品擁有了巨大的C端基礎,使得這些傳統品類與線上“擁抱”的頻率更高,提升了品牌與營銷層面的創新力。

    如在辣醬市場,雖然“國民品牌”老干媽在市場上一枝獨秀,其他品牌無法撼動老干媽強大的線下經銷商網絡,但在電商平臺上,它們如雨后春筍般冒芽抽枝。

    除了李錦記、飯掃光、利民等老牌企業,走網紅路線的新式辣醬品牌輪番涌現,包括林依輪的飯爺、張嵩的“嵩二”、岳云鵬的“嗨嗨皮皮”、虎邦辣醬、李子柒辣醬等。

    甚至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相比于很多靠著老字號、口碑做出來的傳統線下辣醬,互聯網時代興起的辣醬更懂得如何營銷、做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銷量前幾名的品牌與排列全國市場占有率前幾位的辣椒醬品牌并不一致,也就是說,后起的互聯網辣椒醬品牌分割傳統辣椒醬的電商市場。

    對此,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白燕曾表示,辣醬市場不少高端品牌現代營銷趨勢已越發明顯。“在傳統銷售模式的基礎上,更多品牌選擇依托‘互聯網+建立全渠道’的營銷模式,再入駐電商平臺或自建網絡商城,符合當下的消費趨勢,大大提升了營銷水平。”

    有效的資本配置驅動行業健康發展

    辣味食品雖說如今成為企業爭相布局的領域,也頗受資本的青睞,但從整個產業來看,也存在較為明顯的“短板”。

    “辣味食品品類太過豐富,這也導致了許多品類的天花板降低,行業的發展速度也會減緩。”馮衛東表示,“在此情況下,資本的適當介入能推動產業的持續發展。”

    “錢意味著調動資源的能力,它能篩選出優秀的企業家,然后把更多的資源配置給優秀的企業家,從而推動行業的發展。”馮衛東解釋到。

    自古商場“長江后浪推前浪”。在不同的時代背景與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發展模式與商業邏輯也有著顯著區別。在低成本的“勞動力紅利時代”,傳統企業通過跑馬圈地拓展市場,以人海戰術構建規模化優勢的競爭壁壘無可厚非。但在“資本+產業”雙輪驅動的時代,伴隨傳統零售“人貨場”要素的邊界逐漸模糊,為消費品企業的產品、渠道的競爭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事實上,從互聯網、新經濟這一塊成長起來的創業者,他們都非常善于利用產業和資本這兩個市場,發展的速度也非常快。”馮衛東表示。

    當然,在馮衛東看來,資本的力量不止于此:“資本本身其實也帶著對產業的理解,像天圖資本持續聚焦研究消費賽道,所以我們對消費品企業、對品牌成長的規律以及商業模式的研究都比較有體系有深度。而這樣的研究是可以幫助消費品企業在戰略制定、運營效率上實現有效的提升。”

    (文章由食評方團隊原創,首發于“第一食品資訊”)

    ·END·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飲料企業競逐“冒泡”的商機,誰是下一個“元氣森林”?

    東鵬特飲頻頻給市場“提神”,全新“醒腦”廣告片夠魔性

    【獨家】天圖投資馮衛東:讓資本助力辣味食品,分享更大的市場“蛋糕”

    市值3703億港元的農夫山泉,變成了大自然的印鈔機?

    助眠飲料成創新風向,這個生意能“躺掙”嗎?

    這些大牌飲料新品是什么style?(半年飲品趨勢盤點)

    月餅玩瘋“跨界聯名”,康師傅、百草味等一眾大牌爭搶中秋營銷檔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96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8日 08:11
    下一篇 2020年9月28日 11: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