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口可樂投資澳洲飲料Made,卡夫亨氏成立食品科技基金,代餐食品Huel獲2600萬美元融資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本文經食品創業第一社群FoodPlus(公眾號ID:FoodPlusHub)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出處。

    01

    大事件&風向標

    可口可樂與澳洲瓶裝商Coca-Cola Amatil共同投資綜合飲料集團Made Group

    信息來源:FoodBev,Foodmag,Made Group官網,食品飲料行業微刊

    據FoodBev 10月4日的報道,可口可樂和其在澳洲的瓶裝飲料公司Coca-Cola Amatil共同完成了對澳大利亞綜合飲料集團Made Group(以下簡稱Made)的股權投資,收購了后者45%的股權。

    Made成立于2005年,公司以增強營養水起家,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涵蓋乳制品、果汁、咖啡等多個領域的綜合飲料集團。當前公司旗下的飲料品牌包括:營養水品牌Nutrient Water 、椰子水品牌Cocobella,酸奶、牛奶和smoothies品牌Rokeby Farms ,冷壓果汁品牌Impressed,冷萃咖啡品牌Schnobs。

    Made旗下的每個品牌均注重產品的天然、健康特點,同時能很好把當下一些流行的健康趨勢融入產品創新中。例如基于澳洲本土的天然材料制作的植物基飲料Impressed,添加益生菌的健康牛奶Filmj?lk等。Made的聯合創始人Luke Marget認為,公司已經建立了一種強大的創新文化,而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快速行動和利用正在出現的健康趨勢的能力。

    Made的一些健康酸奶產品

    圖片來源:Made官網

    Coca-Cola Amatil的董事總經理Alison Watkins表示,收購完成后Made的品牌和業務仍將保持獨立運營——公司的產品味道和配料不會有任何變化,Made集團的創始團隊也將繼續負責這項業務。

    在此基礎上,可口可樂在澳洲的供應鏈、渠道等資源和積累也能幫助Made繼續拓展業務,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具有跨國經驗的綜合飲料巨頭,可口可樂應該能較好地幫助Made打開國際市場。值得注意的是,Made目前主要業務在澳大利亞本土,旗下產品通過coles、Woolworths等零售渠道以及一些獨立經銷商銷售。在2016年,公司也開始向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地區銷售產品。

    此次收購,可以使可口可樂阿瑪提爾公司的產品組合更加豐富,從軟飲料擴大到更健康,高增長的類別。并購后Make集團繼續保持獨立運營,但是可以獲得可口可樂阿瑪提爾公司與可口可樂集團的支持,從而擴大該公司的市場,豐富其分銷渠道。

    可口可樂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家綜合飲料公司,可口可樂澳洲總裁Vamsi Mohan表示,這次收購也是可口可樂向一家“純飲料公司”發展轉型的又一個案例。

    另外,近期的一些收購案例中我們發現,除了更加健康的飲料品類和產品,可口可樂也越發關注在一些特定地域市場有突出表現的品牌。Vamsi Mohan也提到: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為澳洲消費者提供他們真正想要的飲料產品。在全球,可口可樂已經通過并購和自身在洞察、創新方面的積累來重塑品牌。本次的收購是我們在澳洲市場實踐這個理念的直接證據。

    英國代餐食品品牌Huel獲得2600萬美元融資,完全營養食品會成為未來食品的主流方向嗎?

    撰文:海楓

    信息來源:華麗志、Huel官網、FoodPlus往期文章

    Huel漿果口味產品

    圖片來源:Huel官網

    根據華麗志報道,英國代餐食品品牌Huel獲得2600萬美元融資,這也是Huel的首次融資,這輪融資將用于新產品開發和全球化的擴張。

    Huel成立于2015年成立,是由經驗豐富的企業家Julian Hearn和著名營養專家James Collier共同創辦。目前市場已經從歐洲拓展到美國,以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代餐類產品主要以袋裝粉末版為主,分大袋裝和小袋裝,大袋裝產品除了原味之外,還提供了有多種口味選擇,包括香草、咖啡以及漿果,除此以外還有主打運動人群的配方以及無麩質配方,可以說是盡可能滿足不同人群在代餐食品上的需求。

    小袋裝產品則有近十種口味可以選擇,包括摩卡、薄荷巧克力、巧克力、奶糖、菠蘿和椰子、香蕉、Rhubarb and Custard、可可、抹茶(包括真抹茶)、焦糖、草莓。

    Huel在去年年底任命了澳洲早餐品牌Up&Go的前任首席執行官James McMaster為公司CEO,擔任CEO之后也開發了兩款新產品類別,其中一款是麥片產品,另一款是Bar類產品。

    完全營養代餐類食品是一個新興的品類,美國初創公司Soylent是這個領域在全球的開創者,于2013年成立,最開始推出的產品和目前Huel類似,袋裝需要沖泡的代餐粉末,后在2016年推出液體即飲版產品,渠道也從官網走向Amazon.com,以及逐漸走到線下渠道,包括7-11和沃爾瑪。

    中國也有在做同類事情的公司,位于杭州的若飯,在今年上半年獲得1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我們也曾在6月份與若飯做過一次深度訪談,若飯成立于2014年,最早產品是顆粒版的,后推出粉末版產品,在今年年初推出了液體版產品。不過產品在中國市場上的普及程度不如美國Soylent那么廣泛,目前還沒有走向線下渠道。

    完全營養代餐食品在營養教育比較成熟的國外接受程度會比較高一些,這是因為其產品配方完全基于日常所需營養來進行搭配,相比于國內的營養教育沒有那么成熟,對營養知識有較深了解的還是營養師、醫生等專業職業群體。

    這類食物的初創公司在全球逐漸開始找到自己的市場位置,并且產品在大眾群體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步提高,隨著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也需要思考這是否會是未來食物的雛形,未來食物的供給會如何變化?

    和Soylent和若飯不同的地方在于Huel的配方是完全植物成分的,100%素食且對環境和動物友好,對于環境保護以及在可持續發展上,Huel也會更加有優勢一些,而Soylent和若飯一部分核心的蛋白質成分還是來源于牛奶蛋白中的提取物。

    做市場教育的事情永遠是最難的,尤其對于一家創業公司來說,近年來有許多新興的食品品類出現,從風險系數來看,創業公司做市場教育的市場是比較不可控的,但從創造價值來看,做為一個品類的開創者,如果能夠持續保持創新,在市場成熟之后,新品類的開創者也有機會成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類似Soylent這種類型的產品要完全替代現有飲食結構以及飲食習慣是很難的,基本上不可能實現,但成為一種飲食方式有很大可能性,至于會不會成為全民普及的一種飲食方式,這要看是否能夠找到飲食生活中一些場景,比如一天、數天或者一周,有一餐或者好幾餐,普及度夠高,這就會成為一種主流的飲食方式,也會成為龐大的未來食物產業。

    02

    大公司新聞

    咖啡巨頭Lavazza收購瑪氏旗下咖啡業務,咖啡巨頭的又一整合

    信息來源:FoodBusinessNews,Mars Drinks官網,Lavazza官網

    根據Food Business News在10月2日的報道,咖啡巨頭Lavazza宣布同意收購食品巨頭瑪氏旗下的咖啡業務,具體的財務細節并沒公布,本次收購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交割。

    本次收購主要涉及瑪氏在北美、意大利、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地的咖啡業務,也包括美國和英國的相關系統、設備業務。收購的對象包括瑪氏旗下在辦公室咖啡服務和咖啡產品及設備販售的品牌Flavia和Klix。

    當前的咖啡業務主要被劃在瑪氏業務部門Mars Drinks旗下,Mars Drinks主要面向辦公室場景為各類企業用戶提供包括設備租賃、咖啡茶飲產品等解決方案。2017年,Mars Drinks實現了約3.5億美元的營收,就瑪氏集團整體的收入規模而言,其實是一個較小的業務線。

    Mars Drinks主要是為各類企業用戶提供咖啡茶飲等設備和產品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Mars Drinks官網

    據瑪氏的CEO Grant F. Reid表示,這次收購可能從長遠來講對Mars Drinks旗下的品牌和產品更好,尤其是Lavazza本身在業務上的專注度會幫助當前Mars Drinks進一步增長。

    成立于1895年的Lavazza是意大利的咖啡巨頭。當前的主要產品包括咖啡豆、膠囊咖啡及相關咖啡設備、以及各種咖啡周邊產品。除了直接面向C端消費者,Lavazza也針對酒店、餐廳、辦公室等場景提供服務。

    Lavazza旗下的各類咖啡產品

    圖片來源:Lavazza官網

    Lavazza的CEO Antonio Baravalle表示,這次收購主要基于Lavazza在國際市場的拓張策略——增強核心市場的表現,同時與終端消費者有更加緊密的聯系。從業務本身來判斷,Lavazza應該是看中了瑪氏旗下相關品牌和產品在辦公室場景的資源和積累。

    2017年,Lavazza集團的營收約為23億美金,業務覆蓋了全世界超過90個國家和地區。有趣是的,雖然Lavazza的營收是Mars Drinks的6-7倍,但瑪氏和Lavazza都是家族企業。

    從去年開始,咖啡領域的投資、并購案例頻出,咖啡豆品牌、咖啡設備生產商、咖啡連鎖店、綜合咖啡巨頭以及食品飲料巨頭等都紛紛加入這個大局。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第三波咖啡浪潮之后全球范圍還沒涌現新的咖啡潮流趨勢,但從資本和巨頭的角度,雀巢、可口可樂、JAB、星巴克等公司要面臨的,可能是一波整合趨勢——在這整合的背后,是否會誕生新的創新?哪些品牌會消亡?哪些又會成長?哪些細分市場又將被激活?我們期待看到咖啡這個古老而充滿變數的飲料品類在行業整合背后的走向。

    卡夫亨氏設立一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專注突破性的食品科技和技術

    信息來源:FoodNavigator,FoodBusinessNews,Evolv Ventures官方推特

    據Food Navigator在10月5日的報道,卡夫亨氏宣布成立名為Evolv Ventures的投資基金,基金規模為1億美元,專注投資食品行業的科技和技術變革。

    根據Food Business News的報道,卡夫亨氏將在芝加哥成立基金辦公室,同時這只新基金的負責人為Bill Pescatello,是卡夫亨氏從芝加哥風險投資基金Lightbank挖過來的投資人,此前還在Peacock Equity Trust、GE Capital等基金有過從業經驗,在風險投資和基金運作方面有較為資深的經驗。

    卡夫亨氏的CEO Bernardo Hees表示,食品行業新的技術變革將為商業模式的深化創造無窮無盡的新機會,而通過Evolv Ventures,卡夫亨氏希望能和業內最優秀、最具創造力的公司和團隊一起共事。卡夫亨氏也會充分提供自己的資源幫助這些公司取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這只基金并不是卡夫亨氏用投資的方式尋找新增長點的唯一動作。此前,卡夫亨氏已經成立了孵化器Springboard,以此孵化和培育食品行業的新興品牌。

    不過,卡夫亨氏自己也沒有對“食品行業的科技和技術變革”給出更加具體的解釋和概念。但公司表示,基金的投資邏輯將會跳出消費品品牌的衡量維度,專注技術本身,看這些技術是否具有足夠的“前景”和“破壞力”。可以推測,相較于Springboard更加注重創新的品類、品牌和優質的產品,Evolv Ventures則更看重通過技術本身實現行業突破。

    Evolv Ventures目前公開露出的信息并不多,此為其官方推特

    圖片來源:推特

    近年來,食品行業的一些公司確實越發關注相關的技術和科技層面的創新,也通過投資等手段來發現其中的新機會。

    肉類食品巨頭泰森就是一個案例。Tyson Ventures是泰森旗下專注行業投資的風險基金,今年5月,該基金投資了以色列的Future Meat Technologies,這是一家用實驗室細胞培養方式生產人造肉的食物科技公司。此外,Tyson Ventures的投資組合還包括美國科技公司FoodLogiQ,一家專注為食品安全和供應鏈透明化解決方案提供行業平臺服務的公司;以及美國食物設備科技公司Tovala,其生產的智能烤箱能在食物運輸過程中實現對食物的烹飪加熱。

    金寶湯則在2016年投資了美國一家定制化的營養解決方案公司Habit。通用磨坊則投資了知名的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

    Evolv Ventures的負責人Bill Pescatello表示:

    “卡夫亨氏本身在食品行業有深入的洞察,也有數據積累和相應的行業資源,我們期待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成為行業中最具前瞻性、同時也最能提供價值的投資者。

    融資&并購新聞

    印度高端茶葉品牌Vahdam Teas獲得250萬美金B輪融資

    信息來源:FoodBev,Vahdam Teas官網,entrackr

    據FoodBev在10月2日的報道,印度高端茶葉品牌Vahdam Teas獲得250萬美金B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印度投資基金Fireside Ventures領投。

    Vahdam Teas成立于2015年,其品牌的茶葉產品均在印度直采。目前Vahdam Teas與印度7個重點產茶地區(大吉嶺、阿薩姆、阿魯納恰爾邦、喜馬偕爾邦、錫金、比哈爾以及尼泊爾)的175家大種植園和小種植戶合作。

    銷售方面,Vahdam Teas定位全球化的茶葉品牌。目前品牌最大的市場是美國,占了近70%的份額,歐洲緊隨其后,之后還有俄國、中國、臺灣、英國和韓國。有意思的是,印度作為本土只占很小的份額。

    為了適應茶葉出口的需求,Vahdam Teas主要采取線上網絡銷售的方式,目前7個產茶地區的茶葉空運到公司位于德里的倉庫,進行調味和混合,然后立馬真空包裝進行網銷。顧客一下訂單,茶葉立馬派送。一般來說,從發貨到送達美國大約需要4個工作日,送到歐洲、北美或者南非最多6天。

    公司創始人Bala表示,Vahdam Teas追求為每一位消費者提供天然新鮮的茶品。他透露有些茶企業打包完3年陳茶葉然后在包裝外寫上最近日期欺騙消費者。而“剛采下的茶,和陳了一年的茶,口感是完全不一樣的。從收割季到消費者在美國喝到茶飲,中間最少隔了12個月。”為保證消費者喝到最新鮮的茶葉,他們在采茶24-72小時后生產茶飲。

    VahdamTeas提供各種種類及定價的茶葉產品

    圖片來源:VahdamTeas官網

    對品質的堅持、在銷售和運營上的靈活反應讓VahdamTeas取得了階段性成功。據FoodBev的報道,VahdamTeas累計銷量超過1億杯茶,在過去兩年銷量增長超過1,000%。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美國市場的用戶拓展和營銷,也會進一步建立品牌在渠道和分銷上的壁壘。另外,Vahdam Teas目前也在優化和拓展產品結構,計劃在十月中旬推出茶包產品。

    此前,Vahdam Teas曾從Fireside Venture、Singapore Angel Network、 Mumbai Angels以及35個包括Balvinder Kalsi和Anand Ladsariya在內的天使投資者拿到融資。創始人Bala還在Kanwaljit Singh找到了導師。這位導師是Helion Ventures和立頓茶葉前創始人,目前在食品領域投資Paper Boat、YogaBar、DropKaffe等大型食品品牌。

    印度的茶飲市場其實跟中國有很多可以類比的地方:同是茶葉大國、有悠久的種植歷史、人口眾多且對茶相關產品的接受度普遍較高,同是又都面臨著上游茶葉種植、生產分散且不標準化、國內市場品牌化程度低等問題。

    即便是Vahdam Teas這樣標榜印度本土品牌的產品,在印度市場的銷量也遠遠不及國外,在我們此前對中國茶飲市場的研究中,也提到中國國內仍未出現預包裝茶飲品牌的巨頭。我們期待看到中國消費者對品牌價值逐漸認可和在巨頭及創業公司共通的推動下,中國國民級的茶飲品牌的誕生。

    加拿大食品集團Maple Leaf Foods收購加拿大肉類食物品牌VIAU Foods

    信息來源:FoodBev,Maple Leaf Foods官網,VIAU Foods官網

    據FoodBev在10月2日的報道,加拿大食品集團Maple Leaf Foods已經同意以2.15億美元收購加拿大肉類食物品牌VIAU Foods。

    VIAU Foods旗下有多個肉類食品品牌,主要的產品包括香腸、肉排、肉丸以及制作披薩用的配料肉等。公司也是加拿大最大的意大利香腸生產商之一。

    公司的產品除了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預包裝肉類食品,也供給各種餐飲渠道。目前主要覆蓋美國和加拿大等北美市場。

    而Maple Leaf Foods則是加拿大一家食品集團,其對自己的定位是“sustainable protein company(可持續的蛋白質食品公司)”,旗下擁有Maple Leaf、Schneiders、Swift等多個品牌,產品也以肉類食品為主。

    Maple Leaf Foods旗下主品牌Maple Leaf的一些肉類食品

    圖片來源:Maple Leaf官網

    Maple Leaf Foods的CEO Michael McCain表示,收購VIAU主要看中其在品牌、產品創新和品質把控上的積累和實力,另外公司的管理團隊和生產設備也都是不錯的資產。另外,收購可以加強Maple Leaf在高端肉類食品,尤其是意大利香腸等品類上的產能和實力。

    對于被收購的VIAU Foods而言,品牌將繼續保留,但通過收購可以借由Maple Leaf的資源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產品組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這對于品牌當前在美國市場的拓展策略來說也是十分關鍵的。

    04

    一些有趣&值得關注的新產品

    發現了一款來自英國的健康零食——Well&Truly是一款烘焙玉米零食,主打guilty-free的理念。在保留玉米片香脆的口感的同時強調天然、健康、無添加、更低的脂肪、無麩質等特點,目前有芝士、酸奶油和洋蔥、辣椒等口味。目前已經進入英國超過2,000個渠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品牌在今年5月發布新口味后,銷量更是上漲了300%。(信息來源:Food Navigator,Well & Truly官網)

    以涼茶起家的王老吉最近在天貓旗艦店上低調上線了一款“椰柔”生榨椰汁新品。規格為1.23L,每箱6瓶裝定價90元。目前這款產品對外的宣傳并不多,官方也并未強調相關的產品特色和賣點。天貓渠道的銷量并不高,月銷量63筆。從規格上看,這款椰汁應該主要針對家庭和餐飲渠道。

    王老吉此舉應該是在和加多寶長久競爭,以及近年來涼茶市場本身增長疲軟的背景下,通過品類擴張找尋新的增長點的思路。而椰汁背后的植物蛋白飲料品類也確實是一個有潛力的方向。根據界面新聞的相關報道,王老吉內部人透露椰柔椰汁處于市場培育期,目前正在進行全國鋪貨,以華南和華東區域的餐飲渠道為主,但并不知道這款產品未來是否會借助王老吉現有渠道鋪貨。(來源:界面新聞,王老吉天貓官方旗艦店)

    △???

    這個秋天,美國食品巨頭通用磨坊重新推出了曾經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麥片系列Classic Trix Fruity Shapes Cereal。這款麥片產品主打各種有趣的創意水果形狀,在1991年上市,2006年下架,最近一段時間公司曾經收到超過20,000份用戶請求,要求這款Classic Trix旗下的代表性產品上市。

    水果形狀的創意在麥片中并不鮮見,同時也用于很多其他產品,比如Post’s Oreo O’s、General Mills’ French Toast Crunch,以及Kellogg’s Smorz等。(信息來源:Food Business News)

    來源:FoodPlusHub

    作者:袁一鳴

    提示:

    *本文經FoodPlusHub(ID: FoodPlusHub)授權轉載,載請聯絡出處。原文標題:可口可樂投資澳洲飲料Made,代餐食品Huel獲2600萬美元融資,卡夫亨氏成立食品科技基金 | FoodPlus Weekly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6780.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8日 22:55
    下一篇 2018年10月8日 23:5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