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阿里收購餓了么,意味著阿里將進一步整合盒馬、口碑、餓了么三駕“三公里”馬車。
阿里收購餓了么,是遲早的事。
這消息,今天(2月26日)下午,終于有人捅開了。
這倒不是說《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料事如神,而是早在2017年8月,阿里扶持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時,就有市場傳聞,阿里將最終全資收購餓了么。
原因是在2016年底就有傳聞爆出,餓了么因為與阿里對賭失敗,將面臨阿里全盤接管,包括創始人張旭豪在內的4個創始人將出局。
現在,貌似傳聞的另一只靴子,即將落地。
01
餓了么一步步滑向阿里懷抱
正所謂字越少,事越大。
今天下午,微信公眾號《丁叔碎語》突發消息,寥寥數十個字,曝光阿里將收購餓了么全部股份。
“阿里收購餓了么,已簽排他,3個月內阿里按95億美元(每股0.6517美元)現金收購餓了么全部股份。”
《零售老板內參》第一時間聯系阿里相關對接人,詢問有關收購的更確切消息。阿里方面提供的信息,基本證實了阿里將全資收購餓了么。雙方將在阿里“三公里理想生活圈”上,擴大覆蓋范圍和服務深度。
這起收購案,坊間已經早有預料和傳聞。
36氪針對2018年大事件預估中,就已將阿里有望最終全資收購餓了么,列入本年度大事件之一。從首次傳出阿里將全盤接管餓了么到今天,時間已經過去14個月之久。
這距離雙方首次牽手,僅僅過去一年。
2015年底,阿里巴巴集團以12.5億美元投資餓了么,占股約27.7%,成為第一大股東。此前不久,美團剛剛合并大眾點評,外賣模式走入新美大、阿里餓了么、百度外賣三足鼎立之勢。阿里二號人物蔡崇信和滴滴創始人程維,都入席餓了么董事會。
2016年底,有傳聞說餓了么與阿里對賭失敗,阿里將全面接管餓了么,對此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回應稱不存在。而據市場傳聞,實際上張旭豪并不甘心,希望通過籌錢以求最后一搏。
2017年5月,餓了么獲得來自阿里和螞蟻金服共同追加的新一輪融資。融資后阿里方占股比例接近33%,已經事實上超過餓了么張旭豪等4人創始團隊。據傳張旭豪本人股份,已不足2%。
2017年8月,事實上掉隊的百度外賣,在阿里的“助攻”下,餓了么一舉收購百度外賣。外界對此一致認為,外賣每年1500億市場,將在美團+大眾點評PK 餓了么+百度外賣之間展開。而對壘的兩家背后,依然是騰訊和阿里的資本作主導。
而就在兩強攻勢持續升溫的當下,有關對張旭豪和餓了么創始團隊的出路猜測,反倒是外界更關切餓了么動態變化的焦點所在。
一方面,餓了么與美團之間,已經陷入“囚徒式困境”,雙方既不能輕易吃掉對方,又不能像百度外賣那樣,輕易退出。對于張旭豪來說,成為阿里事實上的“附屬”,似乎只有俞永福、古永鏘和王興三條路可選。
要么像俞永福那樣,徹底歸入到阿里旗下,自己成為阿里的核心管理團隊;或者像古永鏘那樣,獲得足夠的財富回報后,適當的徹底退出。又或者如他創業至今最大的對手王興,選擇和阿里決裂,投奔騰訊或繼續前趟自己的獨立之路。
不管怎樣,張旭豪的餓了么,在隨后的半年期間,是在一步步滑向阿里的懷抱。
02
餓了么最值錢的是啥
阿里入股餓了么,是全方位的賦能支持。
流量上,餓了么獲得來自淘寶、支付寶APP的獨家外賣入口,5億用戶量為餓了么提供不再發愁的流量資源。
資金上,餓了么還拿到螞蟻對商家和個人的信貸,從資金上扶持餓了么平臺壯大。
只是,拿了太多阿里“好處”的餓了么,根本無法疏解與阿里的未來關系。
不僅阿里已在半年前就成為餓了么第一股東,全面控制了餓了么董事會。對餓了么來說,外賣大戰深不見底的補貼,以及與美團基本不可能拉開膠著狀態的廝殺,都讓餓了么沒有任何辦法,繼續維持下一步的高速前進。
一方面,阿里和螞蟻在半年前的追加入股,已經是餓了么F輪融資。要么上市,要么被阿里收購。持除此之外,餓了么沒法讓早期風投退出。
另一方面,阿里作為第一大股東,根本不缺餓了么上市后的那些融資。張旭豪團隊就算想上市,預計在阿里那里,根本得不到同意。
對阿里來說,餓了么值錢的不是資本市場的估值。而是餓了么這些年來,構建的一條完整的外賣業務鏈路。
相對于餓了么擁有的資產優勢,阿里并不缺錢,不缺流量,不缺技術,只缺一只覆蓋全國的外賣騎手團隊。
恰好,餓了么就有。
來自阿里官方提供給《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的資料顯示,2015年8月,餓了么成立了全國性即時配送體系——蜂鳥配送,專注于即時配送本地生活最后一公里。最新數據顯示,蜂鳥日均配送訂單已達450 萬單,服務覆蓋1200多個大中小城市,已合作商戶數100 萬家,騎手人數300 萬人。在配送品類和時段數據方面,蜂鳥的服務品類涵蓋外賣、商超、鮮花、蛋糕、文件等,提供全段配送。
2017年6月,天貓超市正式對外喊出“三公里理想生活圈”服務。意圖在及時配送的外賣模式下,加大對一二線城市居民“吃喝購”方面,提供快速配送到門的新體驗。
為了這點,當時天貓就追加對國內冷鏈配送商安鮮達的投資。這點,天貓與阿里另一個新零售領頭業務——盒馬,基本具有共同目標。
而隨著即時配送的進一步成熟,新零售和新消費在“三公里近場景”的戰斗,越發明顯。越來越多的新品類,得到消費者的呼應,渴望通過即時配送服務獲得。
還有,餓了么畢竟擁有與美團同等規模數量的餐廳、超市外賣的商家資源。隨著阿里自己的“親兒子”口碑,于今年1月正式從螞蟻體系回歸阿里,阿里新零售在三公里生活圈的布局,已經基本搭建完成。
交易平臺上,阿里擁有四個獨立平臺:天貓超市、盒馬、口碑、餓了么。商家資源上,口碑和餓了么各自都已對接合作千萬級商戶。而在配送團隊上,盒馬、蜂鳥、安鮮達,將形成有效的互補協同。
最后一點,盒馬今年已經正式對外喊出全品類快速配送戰略,正在發力運營淘寶平臺上的“淘鮮達”入口。餓了么的蜂鳥配送大軍,十有八九會陸續對接上來。
畢竟,一只覆蓋全國的外賣配送大軍,阿里從今天起,總算有了。
來源:零售老板內參
作者:萬德乾
提示:
*本文經零售老板內參(ID:lslb168)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9張圖看O2O僅存的生意走到最后帶來了什么
餓了么用兩年的時間成為行業第一,是時候盤點一下它的營銷套路了
九死一生!阿里投資的Bigbasket,如何做到印度生鮮電商老大?
2018 Hello Foods Prize
Hello Foods Prize是一場針對國內食品飲料創意新品的鑒賞大賽,由FBIF組委會策劃主辦,企業及學生均可報名參與。專業組接受在2016年8月1日-2018年2月28日間上市的食品飲料新品,而學生組“新生代”則由在讀大學生進行飲料定題設計。兩個參賽組別最終均要求提供樣品以便評委現場品鑒打分。賽事評審團由來自旺旺、農夫山泉、可口可樂、康師傅、星巴克、樂純、芬美意、利樂、杜邦、益普索、靈笛斯的研發及市場總監組成。參與業內同仁的交流與學習,贏得一份權威的行業背書,收到更多展示新品的機會……迎接真正的創新考驗,您準備好了嗎?
/ 微信群 /
加王淼(Bill Wang)微信:FBIFwan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2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營銷、研發、包裝、代工、餐飲等,關注訂閱號回復“2”可了解群介紹。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