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后回復數字“2”,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來源:北京營養研究院,庶正康訊
亞麻籽是亞麻的種子,其食用歷史源遠流長。早在8000多年前,亞麻籽就被美索不達米亞人用作食物和藥品,中國古代醫家也推崇它為藥食兩用的食材。公元452-536年,藥學家陶宏景在《本草經集注》中寫道:“麻子,味甘平,無毒。主補中益氣,久服肥健不老,治中風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積血,復血脈,久服神仙。”亞麻籽生長于世界各地,但以嚴寒地帶出產的方為上品,其中以加拿大西北部的亞麻籽營養質素為世界之冠。
亞麻籽富含ω-3脂肪酸、可溶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以及木粉素這三種功能成分。研究表明,經常食用亞麻籽可以改善便秘,降低膽固醇水平,控制血糖,預防因炎癥引起的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肥胖、老年癡呆癥以及關節炎。整粒和切割亞麻籽已獲得美國GRAS認可(No.000280)。整粒和切割亞麻籽作為α-亞麻酸和功能性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添加到傳統食物中,以增加ω-3脂肪酸和總膳食纖維的每日攝入量。亞麻籽也可作為粘膠添加到畜禽肉制品中,提供類似添加劑的作用,如凝固性、品質改良性、穩定性、增稠性和膨化性。
ω-3脂肪酸含量最高
眾所周知,海藻和海洋魚類富含ω-3脂肪酸,而作為一種油料作物,亞麻籽不僅富含ω-3脂肪酸,而且有著亮相的脂肪酸配比:飽和脂肪的含量很低,僅為4%,單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中的主要成分)的含量為10%,80%的脂肪為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ω-6脂肪酸為15%,ω-3脂肪酸為67%。另外,富含ω-3脂肪酸α-亞麻酸在10%以上的陸生植物資源有蘇子、亞麻籽、大麻籽、沙棘籽、羅勒籽、橡膠種子、芥籽等,以亞麻籽中的α-亞麻酸占比為最高。換句話說,亞麻籽是α-亞麻酸的主要來源。
ω-6和ω-3脂肪酸同屬人體必需脂肪酸,是構成細胞膜的一部分,擔負著細胞的守門人職責——控制著進出細胞的物質,在細胞代謝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都能轉換成激素類物質,如類花生酸,ω-3脂肪酸代謝生成具有消炎作用的類花生酸,ω-6脂肪酸代謝生成具有促炎作用的類花生酸。這兩種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必須保持一定的平衡。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比例合理時,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發揮正常;當這種平衡被打破時,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就會出現障礙。
膳食纖維及木酚素的良好來源
便秘在現代社會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加拿大的Hill和Selig/Boyle博士針對長期護理中心的調查發現,50%-70%的人伴有消化問題,75%的人至少使用一種瀉藥。兩位博士的研究表明,亞麻籽中含有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有效地調整各年齡段人群的腸蠕動。在食用亞麻籽兩年后,80%的人無需再使用藥物進行倡導護理,灌腸劑使用次數減少35%。
亞麻籽是木酚素的最大來源。亞麻籽中所含有的木酚素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像雌激素一樣在人體和動物細胞中發揮作用,被認為能夠預防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亞麻籽粉和碾碎的亞麻籽分別含有約53000μg/100g和67000μg/100g,是木酚素含量最高的植物。臨床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有助于減輕婦女絕經期的癥狀。另外,木酚素在胃腸道內可轉化為腸內酯和腸二醇,從而抑制人體乳腺癌細胞的生長。臨床研究表明,亞麻籽木酚素能減小乳腺腫瘤的大小和減少其數量。
含有優質蛋白質
亞麻籽中含有的蛋白質是具有高支鏈氨基酸和低芳香族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質,這為有著特殊需要的病人提供了特殊的生理功能,如患有癌癥、燒傷、外傷和肝炎等營養不良的病人。
衛計委發函,亞麻籽坐實食品身份
12月26日,國家衛計委官網發布《關于通報亞麻籽適用標準的函》,明確表示,“經研究,直接食用的亞麻籽適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同時,宜在標簽標示“熟制后食用”等類似消費提示”。至此,亞麻籽的食用依據終于撥開云霧,其食品身份也正式確立。
食用亞麻籽研究情況
一、關于亞麻籽
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又稱胡麻,屬亞麻科亞麻屬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亞麻在我國的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甘肅、陜西、河北、內蒙古、山西、寧夏、青海、新疆、黑龍江、云南和廣西等地。亞麻籽(flaxseed,linseed,semen lini)為亞麻的成熟種子。在我國,亞麻籽主要作為油料用于食用植物油的生產加工。
二、關于直接食用亞麻籽
亞麻籽的主要成分為脂肪、蛋白質、膳食纖維,其他成分還包括礦物質、α-亞麻酸、木酚素、亞麻籽膠、維生素等。科學研究表明,亞麻籽含有生氰糖苷、抗VB6 因子、植酸等有毒物質或抗營養因子。生氰糖苷亦稱氰苷、氰醇苷,可以在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作用下產生氰化物。生亞麻籽中含有不同含量的生氰糖苷,其含量因品種、產地和環境等有較大差異。
三、關于直接食用亞麻籽的安全性評價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為確保我國居民直接食用亞麻籽的安全性,國家衛生計生委委托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成立工作組,收集并分析了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及文獻,對亞麻籽部分主產區進行了調研,對霉變粒、過氧化值、酸價、鉛、黃曲霉毒素B1、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菌群、霉菌、農藥殘留等指標進行了檢測,并對直接食用亞麻籽的安全性進行了評估。
工作組調查研究表明,在甘肅、山西、內蒙古、寧夏、云南、新疆等地有將亞麻籽(粉)作為配料用于加工面制品的習慣,也有將亞麻籽熟制碾碎加鹽后作為佐餐蘸料的習慣。目前為止各地均未曾發現因食用亞麻籽導致的食物中毒。亞麻籽(粉)在國外應用于焙烤、乳制品以及干制面制品等食品行業。2009年,美國FDA已通過了對亞麻籽和亞麻籽粉安全性資料的審查,并作為“一般認為安全”(GRAS)(GRN No.280)管理。
工作組還重點針對食用亞麻籽中生氰糖苷的安全性進行了評估。根據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制定的氰化物健康指導值,依據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居民膳食數據,熟制亞麻籽來源的氰化物對我國一般人群健康風險極低。加熱、微波、烹煮等加工處理方式可降解亞麻籽及制品中生氰糖苷的含量,增加亞麻籽的安全性。基于已有資料,直接食用亞麻籽(粉)是安全的。
四、關于直接食用亞麻籽的管理建議
為確保直接食用亞麻籽的安全性,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結合亞麻籽產品特點及我國居民食用亞麻籽的食用方式、消費量等情況,建議直接食用的亞麻籽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同時建議生產經營企業在直接食用亞麻籽的產品標簽上注明:“熟制后食用”等類似的消費提示。
提示:
*本文經北京營養研究院,庶正康訊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關于中國食用油市場,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糧油包裝設計賞析:一次美而平衡的旅程
科普 | 椰子油是什么?椰子油的MCT能減肥?(最專業解讀)
標志大賞(Marking Awards)(點擊查看)是一項由FBIF發起,專注在食品飲料行業的包裝設計大獎。標志大賞面向全球,致力挖掘和表彰優秀的食品飲料包裝設計,鼓勵本土與國際設計力量的交流。評審團隊由全球知名品牌商及創意機構資深總監組成,規模龐大,背景多元,最大程度保證賽事的完整性與公正性。歡迎品牌商、設計機構、供應商、院校組織和獨立設計師們參與!下載完整參賽指南,請在后臺回復“標志大賞參賽指南”。
/ 微信群 /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FBIFwang,申請加入CEO、CMO、首席研發官、食品綜合、功能性食品、代工、茶飲料、特醫、嬰幼兒、巧克力、啤酒、乳品、營銷、添加劑、餐飲、飲料、休閑食品、寵物食品、研發、設計、包裝、新零售、調味品等微信群。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