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晨
來源:中國食品報新聞
由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主辦的2017中國果蔬汁產業峰會與中國蛋白飲料發展研討會近日在廣東珠海舉行。會議圍繞“營養多元 提質求真”主題,就果蔬汁與蛋白飲料行業國內外現狀、發展趨勢和生產加工技術等進行了交流討論,并對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的NFC果汁(非濃縮還原果汁)、益生菌發酵果蔬汁飲料、高蛋白含量的植物蛋白飲料等領域相關技術與產品進行了深入探討。會議認為,傳統的大品類飲料面臨巨變;鮮榨低溫果蔬汁、主打“營養多元”的“混搭型”飲品和添加益生菌的飲品,因其更符合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將成為飲料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而產品品質將成為決定品牌成敗的關鍵因素。
多元混搭成亮點
益生菌發酵果蔬汁飲料或將發力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飲料行業已從過去方便、好喝逐漸進入到營養、健康的迭代,尤其隨著國民對營養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對食品的要求從“吃得安全”逐漸轉變到“吃得營養”,由天然原料制作而成的果蔬汁及蛋白飲料因其自帶的健康屬性已成為人們的關注點之一。在天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果蔬與蛋白飲料的營養價值、增強產品功能性、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混搭“超級食物”
上海籠行盛營養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立新在分析國內外果蔬與蛋白飲料產品時表示,歐美與日本地區主打“護眼”功能的系列飲品,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一定功能效應,而這種主題系列的飲料產品在國內尚待開發。唐立新建議,可以在國內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加入“超級食物”元素。他認為,一些“超級水果”如蔓越莓、石榴等活性物質豐富、抗氧化能力強,但口感不佳、不易鮮食,非常適合與大眾果蔬搭配制成口感與營養俱佳的復合超級水果汁。在市場上主打“功能性”,結合細分市場的策略進行銷售,如南美的阿薩伊品牌、日本伊藤園的功能果汁系列等。
混搭益生菌
益生菌的添加不僅能夠增強產品的功能性,其發酵過程還能賦予產品更豐富的口感,滿足消費者對營養和風味的雙重追求。與會專家對此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南昌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熊濤認為,腸道益生菌對人體的功能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與證實,益生菌類產品也受到市場歡迎。我國每年有將近30%的果蔬因為加工不了而浪費掉,提高果蔬加工率是行業當務之急。目前,國內發酵型飲品主要集中在乳品,益生菌發酵果蔬汁飲料可能成為未來發力點。除了與發酵奶制品領域對應的常溫滅菌型、低溫活菌型品類外,帶活菌的果蔬粉、針對兒童市場的活菌性果蔬奶也是非常好的產品形式。熊濤認為,對菌株乃至菌群的篩選是該領域的基礎,而提升產品風味將是未來該領域的研究重點。
科漢森中國區市場經理吳清認為,在消費升級背景下,“高端”與“健康”將成為未來市場主流,提升果汁營養與改善蔬菜汁口感是發展方向,而益生菌在同時滿足這兩種需求的基礎上,還可以提升產品穩定性、改善產品濃稠度等。杜邦營養與健康高級應用專家王德純在提到益生菌在植物蛋白飲料的應用時介紹,杜邦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雙歧桿菌在豆奶中的生長比在牛奶中更好,這可能是因為豆奶中存在一些牛奶中沒有的寡糖類物質,有助于雙歧桿菌的生長繁殖。加上去除脹氣因子等因素,發酵植物蛋白飲料前景可期。在益生菌菌株的選擇上,兩位專家均表示,應當根據原材料的酸度、糖度、終產品澄清度、穩定性等因素綜合考慮。
主打功能與原料
NFC果汁植物蛋白飲料崛起
NFC果汁
圖片來源:十五言
一直以來,NFC果汁以其高品質和原汁原味的特點被國內外市場看好。尼爾森中國快消品行業洞察部副總監黃瓊介紹,目前,中國的果汁人均消費量還比較低,但僅占果汁市場1.1%的NFC果汁全年增幅達到160%以上,市場積極向好,同時面臨著整個飲料品類產品之間、鮮榨果汁店等門店的競爭。
中國農科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員王華、天溢(森美)控股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許彌堅則認為,NFC果汁的原料應更加受到關注。王華介紹,NFC果汁的特點是原料優異、生產技術先進以及需要冷鏈儲運,就目前NFC果汁的最大品類橙汁而言,選擇豐產、穩產、出汁率高、適合加工的專用橙品種決定了NFC橙汁的最終質量。例如在美國、巴西,NFC橙汁都是專用品種的橙子加工而成,其色澤、固酸比、維C含量、揮發性香精油等物質具有標準要求,而國內目前尚缺乏相關標準。NFC果汁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NFC果汁的聲譽和健康發展,應該盡快制定NFC果汁的質量標準,規范市場。許彌堅表示,橙子天然多汁、酸甜可口的特性決定了其大眾身份。未來,NFC果汁產業應當顛覆“最好的果實用于鮮食”的傳統觀念,建立起“原料品質與NFC果汁品質直接相關”的觀點。許彌堅認為,全產業鏈的生產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保證NFC果汁的品質與新鮮度。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侯占群介紹說,蛋白質含量超過常規食品蛋白含量3—5倍的高蛋白食品正在受到關注,其中,植物蛋白的更方便獲取和更好的健康特性逐漸取代過去人們熱衷的動物蛋白,并成為主流。目前,市場需求最大的大豆蛋白,與需求增長最快的豌豆蛋白、大米蛋白等,均是制備植物蛋白飲料的良好原料。國內外已有用大米、玉米、蕎麥、青稞等為原料制成的谷物蛋白飲料,用椰子、松子仁、椰子油等為原料制成的椰子類飲料和以大米、玉米為原料,添加益生菌制成的發酵米露飲料等,提高其蛋白質含量,結合改善其中的脂肪酸組成等,可能成為市場的另一特色賣點。
香港營養學會會長張智良表示,過去5年,植物蛋白飲料是全球飲料行業中增速最快的子行業,環保、植物為主、無乳糖不耐等因素將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張智良建議,通過將蛋白飲料高糖轉變為高蛋白與高鈣的方式,推動植物蛋白飲料進入主食,帶動產業發展。
熱帶地區是世界公認的“好水果產地”,全球消費者對熱帶地區的水果尤其是熱帶獨有的水果情有獨鐘。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松林介紹,近些年,椰子作為熱帶植物的典型代表,椰子水和椰子汁的世界貿易量迅速增加,2015年同比2011年增長超過50%,截止到2016年3月,全球椰子水的銷售額較上年上漲64%。但我國并非椰子原料主產國,原料緊缺恐將成為我國椰子加工產業發展的關鍵制約。此外,國內椰汁產品同質化、低價競爭現象嚴重,名牌產品履被仿冒,原料質量參差不齊與產業標準落后等因素也將影響行業良性發展。趙松林建議,應盡快從制定標準、協調種采確保原料供應、增強行業互動與產學研究和形成產品差異化競爭等方面規范行業發展。
個性化產品流行
選對包裝找準人群滿足不同需求
隨著人們對千篇一律產品形式的厭倦,越來越多的飲料乃至整個快消品行業都開始重視“營銷”環節。與會代表就果蔬與蛋白飲料未來的產品形式也進行了探討。
英敏特北亞地區市場與洞察咨詢師呂雷表示,隨著消費者對更健康、更清潔生活方式的向往,植物成分的產品正在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擇。在此趨勢下,蛋白飲料生產應朝升級健康、豐富選擇以及創新口味的方向提升品質。在營銷上,可以借鑒國外的季節與節日系列、“not milk”與“not cheese”系列等方式滿足消費者社交需求。
黃瓊則認為,400毫升以下的小包裝和600毫升—1升的家庭裝是目前NFC果汁的主流消費區,產業發展可以著力于“找對人群”,通過開發小品種、新口味,增加零售店冷鏈銷售與加強消費者教育,進一步開拓市場。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高彥祥教授表示,目前的果汁市場以常見原料如橙子、蘋果等為主,未來小品種果品將成為果汁市場主導品類。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華欲飛認為,在豆奶、杏仁露等大眾植物蛋白飲料繼續發展的同時,小品種的植物蛋白飲料如腰果奶、火麻子乳等會成為熱點之一。唐立新建議,在做各品類產品時,應當做好人群細分,開辟專門針對女性、兒童以及健身人群等不同需求的產品,滿足不同群體對營養和功能的不同需求。
萬變不離“品質為重”
新技術助力產品升級
植物蛋白飲料目前平穩向好
圖片來源:Food Ingredients First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趙亞利指出,中國蛋白飲料產業經歷30多年的發展,目前平穩向好,不僅形成了以“南椰樹北露露”為代表的產業格局,核桃露等后起之秀也正展露燎原之勢。隨著《國民營養計劃》的發布,果蔬與植物蛋白飲料營養健康的屬性也將進一步得到市場認可。她表示,《人類簡史》中,智人依靠制定規則、團結協作取得最后勝利,這也讓各行各業受到啟發,如何在規則的范圍內發揮力量獲取業績和成長?需要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基礎上做概念營銷,而不是為了概念而做概念。對于每一個產品、每一家企業來說,“踏實認真做好產品”應當永遠是首要任務。針對目前果蔬汁領域出現的不規范現象,除了及時出臺各項標準,企業更應增強自律,以“求真”的品質為行業良性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隋海霞、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殘留審評處處長李富根建議,企業在做好產品的同時,應當關注與產品品質相關的國家標準,如國標對飲料食品接觸材料、原料農殘監管等,尤其關注其更新變化,以便及時調整生產工藝。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助理研究員李湖中介紹,隨著《國民營養計劃》的發布,未來針對食品標簽的完善已經提上議程,更符合營養健康目的的產品應當成為企業努力的方向。
同時,與會專家還介紹了與果蔬與植物蛋白飲料相關的各類新工藝、新技術進展情況。福建農林大學教授陳錦權認為,非熱加工工藝能夠從保留更多營養與還原口感兩方面提升果蔬汁品質,目前,單一的非熱加工技術尚不能完全滿足國標對殺菌的要求,但多項非熱技術的聯用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高彥祥提出,可利用超高壓、脈沖電場等非熱加工工藝,多層隔氧新包裝等創新技術以及減少過度加工和工藝最少化等手段,提升果蔬汁營養品質。除了加工過程的“冷技術”,儲藏與冷鏈物流也是果蔬汁等飲料“鮮”的保證之一。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研發處副處長余月根介紹,中國的低溫果汁飲料和發達國家相比,無論產品品類還是數量都還存在較大差距,而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正在為冷藏果汁行業提供堅實的發展基礎。
清潔標簽也是受到全球關注的產業之一,越來越多的食品生產商開始研發屬于這一領域的新產品。對于自帶天然屬性的果蔬與植物蛋白飲料行業來說,如何減少添加劑的食用,讓產品跟上清潔標簽的步伐,珠海雅富興源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的“富色食品”為產業帶來了新思路。據了解,富色食品本身是天然食材,如胡蘿卜、南瓜、紫甘薯、接骨木莓、藍莓和葡萄、螺旋藻等,通過切塊、煮熟、搗碎、過濾及物理濃縮等方式制成富色食品(或稱之為濃縮果蔬汁),并將這些富色食品應用于其他食品,如飲料、冰淇淋、糕點、糖果等的著色。與食品添加劑天然色素不同的是,在富色食品中,除了食材本身具有的顏色之外,還包括食材營養成分及特征風味。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秘書長程毅介紹,協會去年完成了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的修訂和GB/T 31121標準附錄的梳理,啟動了果蔬汁類及其飲料的風險排查以及監管措施研究項目啟動等工作,并完成了《NFC橙汁》行業標準和《椰子水及其飲料》團體標準的制定。為配合果蔬汁產業的快速發展,“愛健康 喝果汁”微信公號即將上線,幫助企業向消費者傳達更多關于果汁的健康信息。
提示: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原文標題:傳統品類迭代更新 營養健康 多元混搭 飲品順勢而上
*投稿,內容合作,聯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解析全球疲軟果汁市場的下一個百億級增長明星——逆勢增長的冷榨果汁
英諾華市場洞察:2018年全球乳品替代飲料市場將達160億美元
從可口到茅臺,全球夏季即飲市場硝煙彌漫,如何出奇制勝?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將包含全體大會、研發創新A(乳制品、飲料)、研發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創新包裝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論壇。更多信息,請在后臺回復“FBIF”。
/微信群/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wang494859121,申請加入CEO、CMO、首席研發官、食品綜合、功能性食品、特醫、嬰幼兒、啤酒、生產&供應鏈、乳品、營銷、餐飲、飲料、休閑食品、研發、設計、包裝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198.html